清朝历史上114位文科状元为什么只有2位满人

据史料记载,清朝历史上共有114位文科状元,而其中只有2位是满人。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聊聊这事儿。

从顺治三年(1646年4月30日)清廷举行第一次殿试开始,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共259年,这期间清朝一共进行科考112次,点状元114名。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112次科考出了114名状元?状元数怎么会比科考数多呢?每次科考难道不是只有一位状元吗?“多出来”的2位状元是怎么回事儿?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多出来的2位状元正是清朝历史上仅有的2位满人状元。

事实上,清朝科举基本承袭了明制。只在顺治年间有过两次分满汉两榜取士的做法,之后便改为只有一榜。这仅有的两次分满汉两榜取士的做法发生在顺治九年(1652)和顺治十二年(1655),这两次科考各点了两位状元,分满汉两榜:

1652年,满榜状元是麻勒吉(满洲正黄旗人),汉榜状元是邹忠倚(江苏无锡泰伯乡人);1655年满榜状元是图尔宸(满洲正白旗人),汉榜状元是史大成(浙江省鄞县人,清朝浙江第一位状元)。

正是因为1652和1655年进行的这两次科举考试都点了满榜状元和汉榜状元,才导致出现了状元数比科考场数多的现象。因此,麻勒吉和图尔宸便成为了“多出来”的2位状元,也是清朝历史上114位文科状元中仅有的2位满人状元。

那为什么满汉两榜改为一榜之后就再也没有满人状元了呢?是满人考试考不过汉人吗?

其实不是,相比汉人来说,满人和蒙古人参加科考有较易考中的捷径,更容易中状元。这一点其实很容易理解——满人的天下满人考取功名具有先天优势。

既然如此,为什么容易出状元的满人反而只有两位中了状元呢?

真正的原因是清朝统治者不鼓励满人参加科举考试,即便满人参加了科举也不点状元。原来清廷将满汉两榜改为一榜之后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特别鼓励满人、蒙古人参加,把科举入仕之途留给汉人”。到了康熙八年(1669)开始正式规定:“满洲旗人在乡、会试中与汉人一体考试汉文,同榜揭晓,不列第一名。”

估计很多人可能听过“满不点元”、“旗人不占鼎甲”的说法。那么“满不点元”“旗人不占鼎甲”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满不点元”其实就是指“满洲士子不得在乡、会、殿试中拔置第一名”。因为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所以称作“满不点元”。

有了“满不点元”这个规定后,满人就没有再点过状元了。其实不光是状元,殿试头三名一般都只授予汉人,这就又有了“旗人不占鼎甲”的说法。所谓鼎甲就是指“殿试的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古人认为一甲三名犹如一鼎之三足,故称之为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所以,说白了,之所以清朝历史上114位文科状元中只有两位满人主要是因为清廷统治者禁止满人点状元,主要是清廷为了把科举这条步入仕途的通道留给汉人。而清朝统治者这么做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不外乎以下三个:

首先,因为是满人的天下,所以满人进入仕途的方法和捷径很多,因为他们关系多。此时,如果再让满人把持科举,那汉人步入仕途岂不无望?

其次,清朝统治者深知要统治汉人就必须依靠汉人,以汉制汉。所以“满不点元”其实是清廷为了收买天下汉人士子的心,为了笼络汉人中的读书人。这样,他们才会心甘情愿为清廷效力。

第三,汉人的文化制度确实要比满人先进。满人要实现从野蛮到文明的过渡,必须依靠文明程度高于满人的汉人。而这似乎也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定律:先进民族总是为落后民族的武力所征服,而反过来落后民族又被先进民族的文化所同化。

最后,文章写到这相信大家应该都明白为什么清朝历史上只有两位满人状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