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朔江的敌后侦察 成为炮兵的“眼睛”

人们常说:炮兵是战争之神。

而侦察兵则是炮兵的眼睛。可以这么说,没有侦察兵,炮弹是打不出去的。

侦察兵要么深入敌后侦察,要么跟随步兵配合作战,要么独立作前进观察,因而在实施中充满惊险和传奇的故事。尤其是在敌后那种危险的环境中侦察,令人心惊肉跳,几乎每前进一步,就多了一个惊险,因此充满了传奇的故事。

在侦察兵的故事中,最吸引人的最有惊险之处莫过于"敌后侦察"。大家也许看过一部黑白电影故事片《侦察兵》,这就是典型的敌后侦察。当然在实际作战中,是没有那么戏剧化的。

朔江的敌后侦察

解放军炮兵第**团在支援陆军第1**师歼灭朔江守敌进攻战斗中,为改善观察条件,派出敌后侦察组。在步兵侦察分队和向导的配合下,利用夜暗潜入坂洋地域,坚持敌后侦察三天三夜,有力地支援了步兵的穿插迂回和纵深战斗。带队的炮二营副营长吴**同志荣获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全组荣立集体一等功。

军事态势

坂洋位于朔江以东四公里。该地区群山环抱,沟深谷窄,洞穴繁多。从平孟至高平的公路穿行其间,蜿蜒曲折。公路北侧是重叠的石山,参差耸立;南侧是绵延起伏的土山,层林茂密。另有二条简易公路,一条通向胡志明展览馆,一条通向让涌。整个地区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素有"天险"之称。

坂洋地域的守敌有越军的一个团部,两个步兵营。其部署:二四六团团部设在坂洋,并有三七高射炮掩护,二营配置在坂洋至溯江南山地域;八五一团一营配置在坂洋至让涌地域;无坐力炮配置在前沿阵地和公路两侧要点上。越军多利用天然石洞、坑道和掩蔽部设置明暗火力点,构成交叉火力网;其阵地前沿及主要道路、山隘口都布有防坦克、防步兵地雷,埋有竹签、铁剌,设有防坦克鹿砦、陷阱等障碍。敌人企图依托工事、障碍,凭险固守,阻止我军前进。

陆军第122师奉命歼灭朔江之敌。师首长决心集中主力分兵2路直插坂洋,首先歼灭坂洋地域之敌,尔后与正面部队配合围歼朔江南山之敌,打通平孟至河安公路。

炮团首长根据战区地形和任务,全面分析、研究,认为按当时的指挥观察难以完成这一任务,其理由是:1、战区山高林密,云多雾大,视度不良,不能直接观察目标区域;2、地图陈旧、误差大,图上量取目标坐标、决定射击诸元的精度没有把握;3、坂洋位于敌纵深内,观目距离远达9公里,无法观察射击效果、修正射击,达不到摧毁的目的。

鉴于上述情况,为改善观察条件,保证射击指挥,有效打击越军,有力支援主力进攻坂洋,炮兵群指决定利用山岳丛林地便于渗透的有利条件,派遣敌后侦察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