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舆论逼成皇帝的悲催大帅袁世凯
当然,说他“头脑发晕”显系马后炮,在当时的袁世凯看来,实行君宪乃顺天应人。一者,袁氏虽当了民国首任大总统,骨子里却不信奉*共和那套说辞,总是担心“共和办不下去”。这个“办”字就足以说明共和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后来护国军起义之后,袁世凯在国务会议上抱怨:“余本不主张(帝制),尔等逼余为之。”讨伐起义军时,他也说:“主张君宪正为我国民真正心理之表示,各省投票之时,概听人民*,并不丝毫强制……”
冲昏袁氏头脑的,除了他心中不可测知的皇帝梦,还有当时的舆论。说舆论误导了袁世凯,也并不为过。先说学界。杨度、刘师培、严复等文化名流发起“筹安会”,为恢复帝制做舆论准备。自古而今,想当皇帝的人身边总有一批高手,他们能够说出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让你觉得如果推辞,便有置天下苍生于不顾的愧疚感。
鼓吹帝制的不仅有国内名流,还有国外学者。美国政治学家古德诺在《亚细亚报》上发表《共和与君主论》,称“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不过他也说,改共和为君主应满足几个条件,其中第一条就是“不可引起国民及列强之反对”。但当时的舆论只会让袁世凯觉得,此条件业已完全满足。
次说民间。当时北京出现了各种“请愿团”,“商会请愿团”、“人力车夫请愿团”、“乞丐请愿团”、“妓女请愿团”,足以代表各行各业。这些请愿团的背后,隐藏着京官梁士诒等人的影子,但大总统已经无暇分辨了。
再说报界。据上海《申报》报道:“京中报纸所载,大都请愿代表等千篇一律之文字,其有载反对言论者仅一二家,然亦受对方攻击。”
另外袁世凯比较重视日本人的态度,每天必看日人办的《顺天时报》,由于这份报纸并不配合帝制宣传,急于当太子的袁克定于是花重金雇人假造一份天天鼓吹帝制的的“顺天时报”。后来事情偶然败露,袁世凯大骂袁克定“欺父误国”。
其实,袁太子有点冤,如果“父皇”不渴望被骗,骗局是不会这么成功的。面对铺天盖地的请愿,很难相信袁世凯毫无疑心。但一旦在他那个位置上的人表现出对某种东西的渴望,下面会自动涌出无数配合他演戏的人,时间长了,也许真的分不清哪是真民意哪是假民意了。
所以说,舆论的事,眼见并不一定为实。舆论的“仆”与“主”,往往瞬时颠倒。谋大事者能不谨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