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文化 锡伯族的弓箭文化是怎么来的
锡伯族传统弓箭文化
锡伯族自古以来就是个能骑善射的民族,射箭活动在锡伯族文化中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了,被视为是锡伯族的民族象征。传统的弓箭文化体现了锡伯族人的民族文化特色。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锡伯族传统的弓箭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吧。
中国箭乡——*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这里的锡伯族是1764年自东北屯垦戍边而来的清朝锡伯八旗军民的后裔。
锡伯族史称东胡、鲜卑、室韦,在历史中素以“骑射民族”著称,《史记》曾对东胡记述道:“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力士能贯弓,尽为甲骑。”《魏书》中对鲜卑曾记载道:“俗善骑射,以战死为荣,特产角端弓。”《旧唐书》对室韦记载:“室韦兵器有角弓楛矢,尤善射”。清朝时期清*曾经利用这股“骑射力量”出征云南,驱逐缅甸入侵之敌;出征西北,平息准噶尔部的*;出征四川,征服了大小金川的土司*。十九世纪,又相继歼灭*张格尔叛匪收复*四城、粉碎伊犁苏丹汗、抵抗沙俄入侵。
锡伯族人的一生都是在弓箭的陪伴下度过的。旧时村村有箭场,家家有弓箭,视“神箭手”为无尚的荣耀。家中降生男孩,门口定要用红绳挂一小弓箭,祝愿孩子成为一名勇敢善射的男儿。在男孩出生的第三天长辈要向天、地和东西南北方向各射一箭,祝福后人日后能顶天立地,立身四方;到了四、五岁时父母要给儿子制作一把小的弓箭,进行放弓射箭的早期训练;到了十五六岁时,在教练的辅导下进行严格的骑射训练,参加民间的各类射箭比赛;满18岁后每年均要参加官方严格的骑射考核,达标者注册为“沃克津”而应征入伍,成为誓守疆土的战士。
锡伯族作为世守边疆的军民,每当地方和边关风云变幻时,便立刻成为英勇的战士,冲向国家所需之地,与敌征战,死后也是伴着自己心爱弓箭一同踏入“天国”的归途,弓箭就是这样陪伴着锡伯族人降生、成长,最后又与锡伯族人的灵魂和白骨熔铸为一体。
弓箭文化孕育了锡伯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后这股“骑射劲军”又纵横于国内外箭坛赛场,为中国和*的射箭运动争得了无数的荣誉,在今日弓箭对于锡伯族来讲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民族的吉祥物和象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