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垮塌 慈禧晚年新政改革内幕

慈禧晚年对大清朝随后推进的每一项改革,都是在慈禧的推动、支持、关照和默许下逐渐推进的,其中的许多措施,不仅实现了百日维新的目标,而且完全超过了当时康梁的胆识。

1900年,慈禧纵容义和团导致京城“人头滚滚,尸积如丘”的惨状,确实是其一生“罪不容诛”的证据之一。用义和团来排外,这是慈禧的利令智昏所在。她轻信了刚毅等人的胡言乱语,也有逞“灭杀洋人嚣张之气”的一时之勇,但就此说她仅有“妇人之见”恐非事实。但随着“法术不破金身”等“谎言”的破灭,慈禧清醒了过来,义和团很快也从“执干戈以卫*”的“义民”回归为“妖言惑众”的“拳匪”,成了八国联军与清军的共同敌人,身份转变之快,外界始料未及。第二年的1月7日,惊魂未定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新任直隶总督袁世凯的陪同下,从保定回到了一片瓦砾的北京城。

慈禧在“西狩”之中就已经反思自己的行为了。是被打怕了,还是幡然醒悟了,史家每个人有自己的解释。总之,清朝随后推进的每一项改革,都是在慈禧的推动、支持、关照和默许下逐渐推进的,其中的许多措施,不仅实现了百日维新的目标,而且完全超过了当时康梁的胆识。例如:

1900年12月,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变法诏书》:“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其改革内容为“参酌中西要政,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并说“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这对官僚大帝国的批评可谓切中肯綮。慈禧晚年的这番振作革新,往往被教科书一笔带过。

1901年7月,清廷明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2月,破除满汉不通婚禁令,禁止妇女缠足。

1905年9月,清朝废止绵延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12月,下达“考察政治谕”,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分赴东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

1906年9月,慈禧发布立宪诏书,这是其一生可能最具重大意义的决定。慈禧同意仿照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似乎有些出人意料,但此举在慈禧看来,可使君权永固。

1907年8月,宣布筹备在*设资政院,各省设谘议局。

1908年8月,《钦定宪法大纲》颁布。

可见,帝国最后十年的新政改革,内容包括教育、经济、法制、军事、政体等诸多领域,其广度与深度都远远超过此前康梁的戊戌维新……只是,历史给慈禧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这个宪法大纲颁布的两个月后,光绪和74岁的慈禧相继死去。

美国的政治学者亨廷顿曾经说:“处于权威危机中的统治者将会迅速地变成真诚的改革者,他对改革的真诚来源于他对保住权威的真诚,保住权力的真诚。”经过历次战争洗礼、列强的欺凌、沸腾的民怨、革命党人的起义以及立宪派的改革驱动,我们似乎没有理由怀疑由晚清上层推动的新政改革的真诚,但问题是:改革的最终结果为什么会事与愿违?不仅君权不能永固,反而换来清帝国大厦的瞬间倾塌?

原因有二:

其一,改革过于激进。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步伐“太猛”。因为受局势的刺激,无论是民间的立宪人士还是朝中的官僚,他们的立宪主张变得陡然激进起来,开始向政治改革的主持者施加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日俄战争后,清帝国先是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接着又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确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日本一个小国都花了20年的时间酝酿才出台了一部帝国宪法,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却想用九年时间过渡到宪政国家,这无疑是一个激进的改革方案。然而,排满主义的革命派已经连9年也等不及了。

其二,在于*无强力人物,政权出现真空化。慈禧突然死亡后,“王朝失去了一个最能干的人物”,“失去了维系这个解体的国家的强手”。摄政王载沣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有书有富贵,无事小神仙”,这是载沣写过的一副对联,也是他性格的写照。其胞弟载涛这样评价他:“遇争优柔寡断”,“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决难胜任”。就是这个载沣,唯恐大权旁落,极力防范袁世凯坐大,将他排斥出去,政治真空由大批从日本归来的军事留学人员填补。殊不知,这些年轻人更容易接受革命思潮的影响,并不能效忠帝国,甚至在成为军方高级将领之前,他们中的很多人就已经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排满学说了。

总之,当权力出现真空之际,一个小小的“保路”竟然升级为政治冲突,最终酿成了民变并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激进与真空,使“保路”成了压断帝国命运的最后一根稻草。新政的改革加速了清*的灭亡,对于大众百姓来说是个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