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汉朝诸侯王有多无耻 奸庶母霸弟媳淫亲女!
刘定国荒淫无耻,先是通奸庶母,进而霸占弟媳,最后连三个女儿也不放过,威逼奸淫,伤风败德。
汉武帝刘彻在对匈奴用兵的同时,丝毫没有放松对国内的控制。对外用兵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对内控制是为了加强*集权。一个“主权”,一个“集权”,构成武帝思想的两大核心。说到底,他是要通过维护主权和加强集权,开疆拓土,安定国民,以使自己的皇权统治更加稳固和长远。
汉朝前期,地方诸侯王的*一直是相当强大 的。汉高祖刘邦开国以后,兼而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封了许多同姓诸侯王和异姓诸侯王。各个诸侯王拥有自己的土地,自设官吏,自建军队,自定政策,自收赋税,从而成为割据一方、目无*的土皇上,把诸侯国变成“国中之国”,动辄谋反,企图独立。
汉高祖生前意识到这种分封制的弊端,花了很大的精力平定了韩信、彭越、黥布等异姓诸侯王的*,临死时留下遗嘱:“非刘氏不得封王”。高后吕雉专权期间,违背汉高祖的遗嘱,大封吕氏子侄为王,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吕氏外戚集团,险些断送了刘汉*。从汉文帝开始,遵从汉高祖遗嘱,只封同姓王,不封异姓王。
即便如此,同姓王同样存在野心,时时想着独立,常与朝廷分庭抗礼,汉景帝时爆发的吴楚七国之乱便是证明。汉武帝即位后,诸侯王的*大大削弱,但以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为代表的诸侯王,仍有相当大的实力和能量,他们一旦发难,极有可能成为又一次“七国之乱”。
因此,如何进一步削弱诸侯,这是武帝不能不考虑的一件大事。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提出“推恩策”的建议,一下子解决了武帝的难题。主父偃,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早年学习纵横术,后来见儒学开始走红,便又改弦更张,攻读儒家经典。
他的家境相寒,常年破衣烂裳,邋里邋遢,加之身材低矮,长相丑陋,因此屡遭周围人的耻笑。游学燕(今北京)、赵(今河北)一带,还是遭人白眼,没奈何只好远往长安,寻求发迹的出路。他在长安投奔到卫青门下。卫青见其口才不错,谈论《易经》《春秋》等亦有独到之处,所以便向武帝推荐。
武帝忙于他事,未予理会。主父偃滞留长安,生活潦倒,再次遭到周围人的耻笑,好不狼狈。困窘中破罐子破摔,斗胆上书武帝,论述九件事情,其中八件讲律令,一件讲战争,反对用兵匈奴,说:“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易。此臣之所以大恐,百姓之所以疾苦也。”武帝很长时间没有听过这样的反面意见了,所以亲自召见主父偃。主父偃应对武帝提问,回答得体,大合武帝心意。武帝一高兴,遂任命他为郎中。
主父偃时来运转,索性再上几道奏书,或者面见武帝,畅说朝政之弊,提出改革建议。武帝发现此人具有真才实学,连着提拔他为谒者,为中郎,为中大夫。主父偃一年中四次升官,陡地红起来了。主父偃提出的改革建议,最重要的就是“推恩策”。这是专门针对诸侯王的。
他说:“古时候诸侯的土地不过方圆百里,天子易于控制。而现在的诸侯大多是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俨然成了‘国中之国’。这样一来,诸侯骄妄奢侈,容易产生淫乱之心。天子如果加强管制,他们就会勾结起来,共同对抗朝廷。如果朝廷按照法律加以制裁,他们就会狗急跳墙,发动叛逆。景皇帝时吴楚七国之乱,不就是前车之鉴 吗?”
武帝说:“是啊!这确实是朕的心腹之患,只是没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主父偃说:“微臣倒有一法,既可以逐步削弱诸侯,同时又不会惹起太大的风波。”“呃1武帝立刻挺直身子,说:“你倒说说看。”主父偃不慌不忙,有板有眼,说:“如今各诸侯王都有不少儿子,有的甚至多达数十人。可是按照规定,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王位,其他儿子虽然也是骨肉至亲,却连一寸土地也分不到。如果陛下颁布一道诏令,允许诸侯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所有的儿子,就像陛下把土地分封给诸王一样。那么,一方面体现了陛下广施恩德,诸侯儿孙会感谢不尽;另一方面,诸侯国会化大为孝变强为弱。这样一来,他们不可能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自然也就不可能对朝廷构成威胁了。”
“啊!这真是高招,而且不露形迹,就这么办1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立即颁布了“推恩策”,并对带头“推恩”的梁王刘襄、城阳王刘延、赵王刘彭祖等进行表彰。那些分得了土地的诸侯王子弟,统称“王子侯”。
全国的“王子侯”一下子多了起来,而他们占有的地盘很小很小,哪里还有能力对抗朝廷?接着,主父偃又向武帝提出一条建议,说:“现在,地方豪强的*越来越大,兼并土地,鱼肉百姓,隐瞒户口,私吞赋税,家产亿万,也是朝廷一大隐患。”武帝说:“对付豪强,当用何法?”
主父偃说:“茂陵不是正在修建吗?陛下不妨再颁一道诏令,命郡国豪强以及家产在三百万缗以上的富户,徙居茂陵,表面上以示恩宠,实际上是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也。”“好办法!”武帝拍手叫好,果真颁布诏令,批准实行。通过“推恩”和“徙居”,武帝的*集权制大大加强了。武帝认定主父偃是个人才,接着任命他为齐王刘次昌的相国。
这时,他已50多岁,俸禄加上收贿,腰缠万贯,一改昔日的穷酸相,穿红着紫,侍从护拥,称得上是衣锦还乡。当年耻笑他的那些人,刮目相看,齐来巴结。主父偃不屑一顾,说:“我自束发游学,屈指已经40余年。从前时运不济,以致父母弃我,兄弟嫉我,宾朋笑我,那种苦头受够了。
大丈夫在世,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亦属何妨?古人有言,日暮途穷,所以倒行逆施。我正颇作此想哩!”说着,他取出50两黄金置于桌上,说:“诸位原是我的兄弟朋友,还记得过去怎样待我吗?现在,我为齐王相国,不劳诸位费心,你们拿了黄金自去,此后再不必进我大门了。”众人听了,面红耳赤,分金而去。主父偃说到底属于投机取巧、骤然暴发的势利型人物,这决定了他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他在出任齐王相国期间,眼睛却盯着北面的燕王刘定国。刘定国荒淫无耻,先是通奸庶母,进而霸占弟媳,最后连三个女儿也不放过,威逼奸淫,伤风败德。主父偃将情况奏告武帝。武帝大怒,下诏赐死。刘定国自尽,燕国降格为郡。齐王刘次昌和燕王一样,也是淫佚成性,毁乱人伦,冷落王妃,却与庶姐通奸。
主父偃又将情况奏告武帝。武帝即命主父偃鞠查奸情。刘次昌年轻胆小,一遭惊吓,自杀绝命,齐国亦降格为郡。主父偃两次奏告,除去两个诸侯王,未免洋洋得意。不想此举惹恼了赵王刘彭祖。刘彭祖上书奏劾,揭露了主父偃私受大量贿赂的罪行。主父偃的政敌公孙弘等,趁机推波助澜,说:“主父偃小人得志,贪赃枉法,不杀不足以谢天下。”
武帝平生最恨贪婪受贿之人,这时也就顾不了什么君臣情分,命将主父偃斩首,并灭族。主父偃贵盛之时,门客多达千人,及至死时,竟无一人为之收尸。有一农民叫做孔车,出面埋葬了主父偃。武帝听说其事,称赞孔车为忠厚长者,并不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