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实武则天 与太宗政治联姻 与高宗早就生

贞观时期的武则天在后宫日子并不好过

《武媚娘传奇》将武则天描写成李世民最宠爱的妃嫔,其实有些失实。根据史书记载,贞观十一年(637年),武则天14岁时,唐太宗“闻其美”,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武则天的母亲知道女儿要入宫了,未来的日子不会好过,所以很痛苦。武则天反而安慰母亲说,“侍奉的圣明天子,岂知非福?”

那么唐太宗是怎么知道武则天的呢?那要从其父武士彟说起。武士彟是唐高祖李渊的老臣,当初追随李渊从太原起兵,打下天下,成为名副其实的开国功臣。在李渊的武德时期,武士彟官运亨通,做到工部尚书,三品大员。后来武士彟被派去扬州任扬州长史,在扬州任上,发生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成为皇帝。

作为李渊的老臣,武士彟与李世民在政治上并非同一阵营,因此李世民对这批武德老臣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压。玄武门之变后,武士彟一直在地方做都督,虽然仍保持三品级别,但再也没有增加一点点。要知道,在*任三品尚书和在地方任三品都督,在政治地位上差距是很大的。贞观九年,唐高祖李渊病死。武士彟也因悲痛暴病而死。我认为,武士彟之所以会和李渊同一年去世,除了悲痛老友身亡外,自己处境不如意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武士彟的死,在官场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它让唐太宗意识到对随父亲打天下的那些太原功臣应该更好一些。因此唐太宗对武家作出了一个姿态——娶武则天进宫。但武则天入宫,仅仅被封为五品才人。唐太宗的妃子有很多等级,从正一品到正八品,但从史料记载来看,才人是现有资料记载中最低的一等,由此可见武则天在宫中地位并不高。要知道武则天的出身其实相当高,父亲曾是三品大员,而且还被封为应国公,同期入宫的妃嫔从家世来看根本比不上她,但这些人地位不少都高过武则天。从贞观十一年入宫,到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去世,武则天都只是五品才人,没有一丝升迁。

由此可见,武则天在太宗时期的后宫,日子并不好过,和唐太宗之间也真的没有那么多的事,没有那么多的感情。武则天入宫,更多的只是和唐太宗之间的一个政治联姻,表姿态的成分居多。我们也可以看到,史书上,贞观时期关于武则天的记载几乎没有。

武则天与太子李治关系早已不一般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唐高宗李治即位。按惯例,前任皇帝的嫔妃如有子女就跟子女去过,如无子女就一律出家做尼姑,出家地就在唐太宗庙旁的感业寺。武则天没有子嗣,也在此出家。永徽元年(650年),唐高宗到感业寺祭祀唐太宗,见到了武则天,两人相视而泣。要知道当时并不是只有高宗和武则天两人,包括大臣、妃嫔等很多人都在场。

这一对哭引发了大家无尽的想象。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两人感情很深。有多深?没有文字记载。但史学家研究到这个情节时,却无法否认,只能认定两人的关系早已很不一般了。于是大家进一步推测,武则天和高宗李治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亲密?根据推论,只可能是在太宗病重时期,高宗作为太子天天要探视皇帝。武则天作为才人要伺候皇帝,只有在这时两人才有可能接触比较多。后来太宗认为太子辛苦,令其常住太极殿,使李治有了与武则天24小时接触的机会。

有不少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是武则天勾引了太子,但我认为武则天和太子一开始主动者只能是太子。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李治已经是太子,未来的皇帝,武则天却是唐太宗的才人,未来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她要是能攀上现在的太子、未来的皇上,当然她是愿意的。可太子愿意吗?太子愿意不愿意才是关键!两人地位悬殊太大,如贸然勾引或者跟太子企图建立什么关系,这太危险了。如果太子不高兴,那武则天小命都难保。所以,只有优势一方主动,这个事情才能做成。所以《唐会要》也记载,李治见到武则天,喜之。

高宗不是始乱终弃的人,他是真重视感情。要知道在感业寺中,如果高宗不想见武则天,武则天肯定见不了他,可他见了武则天,武则天哭,他也跟着哭,说明那段恋情他没有忘,而且现在没人管得了他了,他可以完成这段没有完成的恋情。

武则天靠“小鸟依人”战胜了王皇后

关于武则天二进宫,除了和李治的爱情基础外,另一个作用也不能忽视,那就是王皇后。当时王皇后和萧淑妃争宠,为了对抗萧淑妃,王皇后将武则天接进了宫,令其蓄发还俗,并把她当成礼品送给高宗李治。武则天成功地离间了萧淑妃与皇帝的关系,却给王皇后带来了一个更强大的敌人,以至于最后王皇后和萧淑妃都成为武则天的手下败将。

说起王皇后的来历可不得了,首先,她来自于一等大姓太原王氏。当时天下一等大姓为“崔卢李郑王”,和这五家联姻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最高梦想,甚至其嫁女的吸引力超过了皇室公主。再加上王皇后的家族长辈中有一位是唐高祖李渊同母妹同安公主,因此王皇后在宫中可谓春风得意,趾高气扬,在朝中宰相团队中,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可以说王皇后走的是“上层路线”。

关于王皇后的霸道,史书上也有着不少记载,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则来自《资治通鉴》,记载王皇后被关入冷宫后,有一天李治经过去敲门,王皇后在门里说,皇帝你还记得我?李治说,记得。王皇后马上说,那你把这里改成回心院吧,表示你后悔了。听到这话,李治马上就走了,而且再也没去过。看到这里大家肯定要想,自己还被关着,居然还不忘命令皇帝。可想这个女人有多霸道。

而武则天跟王皇后策略不一样,为什么?武则天是小人物,她能够联络的对象就是后宫低阶层的人,比如宦官、宫女等。在武则天刻意笼络下,后宫所有的人都喜欢她,不喜欢王皇后。武则天走的是“平民路线”。此外,比起王皇后,武则天是一个小鸟依人的类型。虽然武则天当皇帝后表现出了铁血的气质,但在早期,她的形象只能是小鸟依人,因为在后宫中她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唐高宗。她必须让唐高宗觉得自己是需要保护的,在她面前,唐高宗是能够豪情万丈的,只有这样,武则天才有生存和斗争的资本。

最后经过一系列斗争,武则天战胜了王皇后,我归纳了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恋爱战胜了包办婚姻;第二,平民路线战胜了上层路线;第三,小鸟依人战胜了高门显贵。

唐高宗时期的武则天并未真正*

当下,有不少说法称武则天当了皇后以后,变得非常“凶猛”,逐渐架空了唐高宗,掌控了朝廷。真是这样吗?高宗时期,究竟是武则天*还是高宗*,这事说起来挺漫长。

在高宗时期,有一个大臣名叫李义府,因为建议废王立武,被拜为宰相。有不少说法称,李义府和武则天勾结操控朝政,并成为武则天的得力助手。我想说的是,虽然李义府人品不怎么好,他却是皇帝的“老班底”,是李治当晋王时的人,武则天和李义府勾结是很难办到的,因为外廷和后宫是两个系统,朝廷官员没法跟皇宫直接建立关系。如果外廷官员私底下勾结内宫,那是重罪。除非不要小命了,才会出现小说家和电视剧中所说的那样,李义府和武则天勾结操控朝政的情节。此后,李义府因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等罪名,被高宗流放到了巂州,在高宗乾封元年大赦天下时,也没有被赦免,因此忧愤而死。在这一系列处罚李义府的事上,武则天也没能帮上他的忙,只有等高宗死,武则天登基后,才追封李义府为扬州大都督。

李义府是支持废王立武的,而裴行俭因为反对武则天当皇后,被高宗贬到了边疆去当官。后来裴行俭大破突厥、屡立战功,又被召回朝廷任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按理说裴行俭反对武则天当皇后,官不可能越做越大,而事实就是如此了。这些事情说明什么呢?那就是在高宗时期,高宗仍然是一个掌握全盘的人。

宋朝史学家如欧阳修、司马光等为了避免武则天的事情再次发生,故意给高宗脸上抹黑,为的是打击武则天这种现象,而不是根据事实。武则天在高宗时期虽帮助高宗处理过政事,但贯彻的依然是高宗的意志,高宗并没有像史书说的那样被架空,武则天也没能如后世所说的那样一切都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