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希圣是北大的大神 抗战后为何主张对日言和?
陶希圣是蒋介石的一支“御笔”,曾担任《党军日报》社长、《*日报》主笔。陈布雷评价陶希圣:“锋芒太露。”
陶希圣名汇曾,字希圣,1899年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孔家埠陶胜六湾。9岁时,陶希圣就随其兄入河南的旅汴中学就读。当时正是“废科举、讲新学”的社会运动之中,少年陶希圣所学学业可谓新旧参半,最优秀的当属历史一课,“每值考课,常交头卷,取高分”。
1915年,16岁的陶希圣,在国会*汤贯如、北京大学总务长舒先生帮助下,投考北大预科。尽管历经磨难,但是陶希圣还是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北大预科班。在北大预科期间,陶希圣师从沈尹默、沈兼士等先生。1917年,陶父升任河南省汝阳道道尹,家境有所改观,天资聪慧的陶希圣在北大预科“只是勤学而非苦学”,但每次考试均能名列前茅,1922年北大毕业。
在云雾叠障的中国现代史中,陶希圣无疑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曾经创立著名的“食货学派”,是研究社会经济史最早的大师级人物。1937年时任北大教授的陶希圣弃学从政,进入政坛,并与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出人意料地纠缠在一起,成为某些史学家眼中“首鼠两端的投机文人”或“政治上的投机人物”,甚至是为人不齿的“汉奸”。
1927年1月,陶希圣忽接*军事学校武汉分校来电,聘为政治教官,兼任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政工人员训练委员会常务委员,与*有了实际接触。1927年5月,北伐军唐生智领军北上,继续讨伐北洋军阀残部。驻扎宜昌和沙市的夏斗寅部队,佯称腹背受敌,遭杨森川军攻击,撤退东进,企图乘虚而入武汉。夏斗寅的先头部队,是万耀煌指挥的一个师,迅速进占了纸坊,距武汉不足二十公里。
武汉北伐军*下令,将武汉军政学校师生与农*动讲习所师生,合并为*独立师,与叶挺率领的十一师会合,由武昌出发,西往迎战万耀煌部。但是夏斗寅为保存实力,并不想真打仗,一见武汉出兵,就把武樵公(万耀煌)的部队撤走了。
之后陶希圣随军西进,沿途参加当地革命运动,在咸宁县,碰见开农民大会,农会书记报告会前枪毙五个农会叛徒。“那五个穷困乡民不过是先参加农会,后来不想干了,农会就把他们捉起来,枪毙示众。”陶希圣时为*独立师军法处长、咸宁县*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司法科长,闻之大发雷霆,不准农会书记随便枪毙农民,并警告那个书记,如果得知他还敢枪毙农民,就把他抓起来枪毙。农会书记大吃一惊,急奔武汉,指控陶希圣是“反动军阀”。未出几天,武汉*就派人替换了陶希圣。幸而当时陈独秀的主张仍然主控局面,陶希圣总算留下一条性命。陶希圣对陈独秀终生感激。后来陈独秀出狱,在武汉期间,陶希圣曾悉心照料。
不久,陶希圣被政治总教官恽代英召回军校,被任命为政治部秘书,并在施存统未回武昌之前,代理主任。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宣布“分共”,并通过“取缔*案”。恽代英找到陶希圣,对他说:“今日时局在变化中。程潜主张东征,张发奎主张南下。我们决定将军校改编为教导团,跟随第二方面军南下,回到广州。第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是郭沫若,请你担任教导团政治指导员……”
随着上海“四一二”及武汉“七一五”政变相继发生,*联俄容共之政策,至此均告结束。陶希圣的革命激情亦被严峻的现实所浇灭,孱弱的书生性格再次毕露。
他对妻子坦承:“时局有大变化。我必须隐藏。……度过两三个月,我就可以出头做事。”在福寿庵分租的一间房子里,陶希圣“每日躺在竹床上,把仅余的一部铅印资治通鉴,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偶尔写一篇短文,由妻子万冰如带到粮道街投入邮箱,寄给汉口《*日报》副刊。陶希圣之所以藏匿其身实际上是不愿随军校教导团南下,亦即不愿担任教导团政治指导员。直至有一天《*日报》副刊主编孙伏园在报上寻他,他才走出福寿庵寓所。
1928年春上,陶希圣再次来到上海,一度到南京任总政治部宣传处编纂科长,后改任*陆军军官学校政治总教官,兼任政治部训练科长,然而及至年底,又将所有职务辞去,以卖文为生。不久,陶希圣在沪加入“粤委”顾孟余、陈公博、王法勤等人的“中国*海内外各省市党务改组同志会”,创办《食货》半月刊。陶希圣为办此刊,可谓耗尽心血。他在这个刊物上发表论文36篇,其他7篇,翻译2篇,共计45篇,位居作者之首。在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书店还曾向海内外推出《食货》半月刊影印本,可见其学术价值至今犹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对山河破碎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危急存亡的时刻。大多数人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陶希圣却主张对日停战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