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 一朵盛开在晚明的伪奇葩

猪八戒,又名猪刚鬣,是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当中唐僧的三个徒弟之一,排行第二,法号“悟能”。他前身本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管理天河水府,也就是传说中王母娘娘用金钗划成的银河。职位相当于现代的水军最高长官。后来因为在工作期间喝酒误事,调戏嫦娥惹怒玉帝,被贬下界。因为错投了母猪胎,成了一只黑野猪,修炼成精,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

然而凡是小说中的人物,几乎都会有原型。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作家不可能在真空条件下去创造一个人物角色,那么好吃懒做、贪图美色的猪八戒的原型会是谁呢?

有人认为猪八戒的原型是印度神话中毗湿奴的第三次化身野猪瓦拉哈。

因为,瓦拉哈和猪八戒,不仅在外貌上一样,他们都是黑野猪,也都有着“猪头人身”的形象,都是跟水相关的神。瓦拉哈是印度神话中的力大无比、将大地从海底拯救上来的水神。而猪八戒是玉皇大帝身边水军最高长官。

另外,佛教在汉朝时就传入中国,到魏晋的时候,各种佛经的翻译活动变多,译本里面传入的一些印度故事,因为非常富有异国色彩,新奇有趣,而中国文人又特别喜欢这些故事中的异域色彩,于是有意或者无意的把它拿来用。那么,从中国古代文学受印度神话的影响方面讲,《西游记》的作者有没有可能是根据瓦拉哈的形象艺术加工成猪八戒呢?毕竟,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综上所述,可以推论出,猪八戒的原型是瓦拉哈。本文为360常识网原创,未经360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虽然以上这种思路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却存在一个问题,因为印度猪神的外貌身份,并有文化传播的历史确实存在,就说猪八戒这个形象是从印度那边传过来的,这种推论有没有可能是忽略了本土文化原创的能力,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情感上,我们中国人都会表示不服,难道猪八戒就没可能是受我们中国古代神话的影响下产生吗?

于是,去扒一扒我国古代神话,似乎也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证明猪八戒有可能是“国产”的。比如说《山海经》中就记载了四十多位“彘身人首”的猪神,他们虽然是猪的身体人的脑袋,和猪八戒的猪头人身完全相反,有一些差异,但是原型并不是要说完全一样才是原型。

其中还有一种说法是,猪八戒的原型是三国时僧人朱士行。因为朱士行是最早到西天取经的和尚,法号八戒,而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朱是国姓,为了避讳,朱八戒而被改为了“猪八戒”,名字完全一样,难道不是是猪八戒的原型吗?

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探寻猪八戒的原型,我们不应该仅仅把眼光放在一些具体的细枝末节上,他的外形外貌等等,还要从它这个形象的内在精神方面进行考察。因为内在形象比外壳更加核心。本文为360常识网原创,未经360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HRgetpages$]

一谈到猪八戒形象大家是不是就会想到好吃懒做、贪图美色这些标签。如果有人说你和猪八戒一样,你就知道他是在骂你,还是在夸你。但其实仔细思考一下猪八戒,尽管他懒惰贪睡,好占小便宜,还喜欢吃东西,似乎总没有吃饱的时候,有着类似诸多的缺点,可是我们并不觉得他很讨厌,相反,觉得他有点可爱,也很亲切。因为,作者在总体上把猪八戒写得本分而老实,取经途中的脏活、重活都是他干的,他在小说中也没有干什么坏事。还经常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作者其实是把他当做一个普通人来写的,有普通人的优点、也有普通人的欲望和缺点。如果扒掉猪八戒身上披着的天蓬元帅的外衣和那猪一样的长相,他实际上就是一个类似于平凡而善良的小市民的人物。

也就是说,作者是把猪八戒当作普通人来写,尽管给他的外貌能力添上了一些奇幻的色彩,我们要探寻的就是这个普通人,晚明普通人身上的特征。而这个普通人身上的特征又巧妙地呼应了晚明的时代精神,那么晚明的时代精神是什么呢?

简单粗暴来讲就是物欲横流。

明代从中期以后,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王阳明心学的勃兴,阳明心学的主要含义就是强调人的主观的精神,强调人主观的意志和能动性,也就是说,我想干嘛就干嘛。晚明人因为长期以来遭受程朱理学的压制,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一旦打破精神上的束缚,他们就像脱缰的野马,追求的就不是王阳明一开始所阐明的人的主观精神,而是把它推向极致,表现为对于金钱和色情的追求,对于物质和欲望的追求。

而猪八戒在小说中恰好表现了对于物质和欲望的追求,可以说猪八戒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代表着好吃、懒做、好色。他对食物永远有着极大的热情;也喜欢偷懒,能坐就不会站,能躺就不会坐;遇到危险就想散伙回家,看到美女就会走不动路。同时,追求物欲也是晚明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西游记》成书于明中晚期,那么它必然会和明代中后期的一些现实扯上关系。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作者写的就是晚明人,猪八戒的原型就是追求物欲的晚明人。

总结来说,探寻猪八戒的原型,无论是印度猪神也罢,中国猪神也罢,还是三国时僧人朱士行,或者是某一个晚明普通人也罢,因为都不能回到过去,因此很难找到确证,证明那种说法是对的。因此,以上几种说法都能作为一种可能性,或者说是大胆假设,但仅仅于此,不能再多。本文为360常识网原创,未经360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虽然以上这种思路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却存在一个问题,因为印度猪神的外貌身份,并有文化传播的历史确实存在,就说猪八戒这个形象是从印度那边传过来的,这种推论有没有可能是忽略了本土文化原创的能力,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情感上,我们中国人都会表示不服,难道猪八戒就没可能是受我们中国古代神话的影响下产生吗?

于是,去扒一扒我国古代神话,似乎也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证明猪八戒有可能是“国产”的。比如说《山海经》中就记载了四十多位“彘身人首”的猪神,他们虽然是猪的身体人的脑袋,和猪八戒的猪头人身完全相反,有一些差异,但是原型并不是要说完全一样才是原型。

其中还有一种说法是,猪八戒的原型是三国时僧人朱士行。因为朱士行是最早到西天取经的和尚,法号八戒,而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朱是国姓,为了避讳,朱八戒而被改为了“猪八戒”,名字完全一样,难道不是是猪八戒的原型吗?

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探寻猪八戒的原型,我们不应该仅仅把眼光放在一些具体的细枝末节上,他的外形外貌等等,还要从它这个形象的内在精神方面进行考察。因为内在形象比外壳更加核心。本文为360常识网原创,未经360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HRgetpages$]

一谈到猪八戒形象大家是不是就会想到好吃懒做、贪图美色这些标签。如果有人说你和猪八戒一样,你就知道他是在骂你,还是在夸你。但其实仔细思考一下猪八戒,尽管他懒惰贪睡,好占小便宜,还喜欢吃东西,似乎总没有吃饱的时候,有着类似诸多的缺点,可是我们并不觉得他很讨厌,相反,觉得他有点可爱,也很亲切。因为,作者在总体上把猪八戒写得本分而老实,取经途中的脏活、重活都是他干的,他在小说中也没有干什么坏事。还经常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作者其实是把他当做一个普通人来写的,有普通人的优点、也有普通人的欲望和缺点。如果扒掉猪八戒身上披着的天蓬元帅的外衣和那猪一样的长相,他实际上就是一个类似于平凡而善良的小市民的人物。

也就是说,作者是把猪八戒当作普通人来写,尽管给他的外貌能力添上了一些奇幻的色彩,我们要探寻的就是这个普通人,晚明普通人身上的特征。而这个普通人身上的特征又巧妙地呼应了晚明的时代精神,那么晚明的时代精神是什么呢?

简单粗暴来讲就是物欲横流。

明代从中期以后,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王阳明心学的勃兴,阳明心学的主要含义就是强调人的主观的精神,强调人主观的意志和能动性,也就是说,我想干嘛就干嘛。晚明人因为长期以来遭受程朱理学的压制,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一旦打破精神上的束缚,他们就像脱缰的野马,追求的就不是王阳明一开始所阐明的人的主观精神,而是把它推向极致,表现为对于金钱和色情的追求,对于物质和欲望的追求。

而猪八戒在小说中恰好表现了对于物质和欲望的追求,可以说猪八戒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代表着好吃、懒做、好色。他对食物永远有着极大的热情;也喜欢偷懒,能坐就不会站,能躺就不会坐;遇到危险就想散伙回家,看到美女就会走不动路。同时,追求物欲也是晚明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西游记》成书于明中晚期,那么它必然会和明代中后期的一些现实扯上关系。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作者写的就是晚明人,猪八戒的原型就是追求物欲的晚明人。

总结来说,探寻猪八戒的原型,无论是印度猪神也罢,中国猪神也罢,还是三国时僧人朱士行,或者是某一个晚明普通人也罢,因为都不能回到过去,因此很难找到确证,证明那种说法是对的。因此,以上几种说法都能作为一种可能性,或者说是大胆假设,但仅仅于此,不能再多。本文为360常识网原创,未经360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