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钱塘江溃堤案牵连出的大老虎 王亶望

乾隆四十六年,浙江巡抚王亶望,在海塘工程中弄虚作假,中饱私囊,以至于钱塘江溃堤,杭州百姓死伤惨重。得知实情后的乾隆震怒。乾隆不仅抄了王亶望的家,没收家产折合白银300万两。共判浙江官员,死刑57人,发配56人,778人受到株连,王亶望被斩首。王亶望,山西临汾人,这个人是个血统高贵的官二代,他爹王师做过江苏巡抚,是大清有名的廉政模范。然而,这个官二代并没有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为官清廉出名,儿子当官却贪污送命。

王亶望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举人,他爹再怎么清廉,家里银子还是有的,在关系儿子的前程的大事上,也是肯出血的,再加上老关系老部下还在,老领导的孩子,怎么也照顾一下啊,就花钱捐了个官,直接当县长了。起点高,家世好,县太爷当上后,王亶望又特别会来事,自然官运亨通,想不腾飞都不行,几年之内步步升迁,官至浙江布政使,并曾经暂代浙江巡抚一职。本身自己的顶戴就是买来的,王亶望当然深知银子在官场的杀伤力。他向上爬的秘诀就是用银子开路,行贿送礼,巴结上司。自己付出了银子,自己又不会造银子,自然要加倍的捞回来翻本,这个山西人的后代,自然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升官是为了干什么,发财啊,付出的银子自然要回本咯,当更大的管,挣更多的银子就成了他的理想了。

他被调任甘肃后,权力大了,来银子自然就方便了,搞起了"捐监冒赈"的勾当。所谓"捐监",甘肃自然环境恶劣,为解决粮食歉收问题,官府允许一些有钱有粮的人通过捐粮换取“监生”资格,并可以应试入官,称“监粮”。捐交的谷粮,遇到灾荒用来赈济灾民,是个变通的好政策嘛。

然而,政策的好经却被歪嘴和尚念歪了,王亶望把粮食折成银两,进行"监生"资格拍卖。他向朝廷谎报旱情,编造说把"监粮"用来赈灾了。反正天高皇帝远,乾隆爷还真能来查国粮储备库啊,干吧,监粮变捐纳银两,捐纳银两变成王亶望自己的银子,全部私分,从总督到州县官员人人有份、个个被拖下水,形成了一个塌方式的腐败群体,这样在贪官的逻辑看来,安全啊,甘肃省有一多半大小官员,参与了"捐监冒赈"的贪污侵吞活动。

当然王亶望分得最多,下面官员为了获得更多的好处,拼命给王亶望送银子、送礼物,盖房子,有财大家一起发嘛,可是,这就亏了皇帝老子了,这一切,乾隆被蒙在鼓里,还升王亶望为浙江巡抚。直到有人反映地方官员在浙江海塘工程中弄虚作假,中饱私囊,才引起乾隆的怀疑。不久,乾隆又从来自甘肃的奏报中得知当地并无旱灾。乾隆马上派官员去浙江对王亶望进行严审,王亶望只好招认。乾隆抄了王亶望的家,没收财产折合白银300万两。此案终结时,共判死刑57人,发配56人,还有不少人受到牵连。王亶望最终也落到了被斩首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