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军事家孙武在吴国伐楚胜利后下落如何?

其实,公元前504年的伐楚不能称为伐楚,是楚国经过休整之后,从水路来报复吴国,吴军应是在御敌于国门之外。

孙子随军征伐了吗?这点关乎孙武在破楚之后的去向,历代存在着多种猜测。许多学者认为孙武在伐楚之后,发觉吴王是猜忌之主,遂辞职退隐山林。

而《史记》记载:“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而“南服越人”发生在公元前494年,也就是说,在近十年之后,孙武还在辅佐伍子胥南征。

由此推断,公元前504年的“伐楚”战事,伍子胥、孙武应该都是在随军征战,伍子胥是孙武的“伯乐”兼挚友,只要伍子胥还在,孙武不会弃友而过早退隐。

再说,太子帅军出征,吴王岂能不委派得力将领辅佐?此时军中善战者莫过孙武。所以,孙武与伍子胥一起参与了再次伐楚,并且史书记载:“孙子与有力焉。”――孙子起到了有力作用。

楚国这次是出动的水师,沿阖闾回国的路线,顺长江东下,在鄱阳湖北长江水道遭遇顺江而上迎击的吴国水军。

具体水战经过,史未详载,但吴国水军的操舟技术是北方诸国所不能相较的,双方较量水上功夫没有多大悬念。

还有一条:吴军随战船搭载了大量步兵,当时正值四月,吴军虽逆流而上,但却占有东南风利,水上交战,弓弩为主,占据顺风的吴军弓弩射程远于下风的楚军,近战步卒精于楚兵,兵械,吴国的金钩强于楚军的青铜剑,所以没费多大事便击败了楚国水师。

关键不在水上,吴军出兵,目的并不是单纯击败楚军水师,而是瞄准了大江左侧的番邑,那是楚国安在吴国侧后的一颗钉子,能随时由此出动袭击吴国。

番邑是楚越两国的边境城市,也就是今天江西的波阳县,北面不远就是今天的九江市,紧挨鄱阳湖,是训练水军的天然基地。

吴军迅速击败了楚国水军之后,转身包围了孤悬楚国前沿的番地,立即挥师强攻,一举攻占了番地,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丰硕战果:生擒楚国大夫潘子臣、小惟子等七人,楚国举国轰动,朝野震惊!史载:“楚国大惕,惧亡。”――太恐怖了,准备跑路吧!

楚昭王真被吓跑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么。

不过,导致楚王逃离郢都,却不是南线的水战打得楚国水军没了脾气,真正的大战爆发于吴国的盟国蔡国繁阳,也就是上次吴军伐楚直捣楚都登岸的那个地方。

事情还是楚国自己招来的,楚将子期帅军实施惩罚性报复行动,讨伐与吴国一同侵犯楚都的蔡国,吴军紧急出动沿淮水救援蔡国,准备在淮水与汝水之间截住楚国大军。

吴王阖闾经历兄弟背叛,心态起了微妙的变化,开始注意培养接班人,能在自己有生之年锤炼太子的执政治军能力,刻不容缓,再说也要以军功增强太子的威望,如此才能使吴国的称霸伟业后继有人,逐步登顶。

自公元前504年起,吴王便有意将征伐大权交给了太子终累。

这次带兵攻取番地的是哪位太子?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为夫差,这点有误:《左传》明确记载为吴太子终累,终累是夫差的哥哥,此时太子终累尚在,轮不到名号波公子的夫差出头。

至于为何吴王出征楚国时,夫概私自回国夺位称王,逮捕的却是波公子夫差为质,太子终累去了哪里?因史载不详,不敢妄断,暂时存疑。

阖闾雄心未减,眼睛还是盯着南北诸国,只要是成为霸主途中的障碍,不管哪国,阖闾现在都准备与予军事征服,但阖闾更明白,拳头硬不是万能的,除了军事努力之外,政治上还要给予密切配合才能事半功倍,这次长途远征蔡国,其中的政治成分就要大于军事成分,不给自己的小兄弟撑腰,谁还甘心俯首奉你为老大?

大军北上,统帅是太子终累,前敌主将无疑还是伍子胥、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