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号称无敌神军的十万大军 却一夜之间消失?
清朝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拥有三支非常强悍的军队,他们来自于三位高官的麾下,分别是隶属于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以及李鸿章的淮军。在将这场起义运动镇压之后,除了湘军之外的其余两军队都存在了一段时间,例如原先的淮军还在已有的基础上,成立了北洋军,这已经算得上是清末的最强力量了。
不过,在当时*最强的当属湘军,号称“无敌神军”。但是让人感到纳闷的是,这支队伍在得胜后反而迅速的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支十万人众的军队,仿佛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那么他们又是去往何地了呢?
这件事还要从1851年说起,通过宣扬*出身的洪秀全,在广东举行了起义活动,并迅速得到了支持。当时清*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沿海地区,这次起义在最初的时候,并没有对他们造成多少威胁。其实,洪秀全本来是想在广东起义的,但是无奈这一地区的书香气太过浓厚,人们的学识普遍较高,他那一套歪门邪道根本唬不住人,所以只能改为当时文化交流较为闭塞的广西地区。
当时跟随他起义的人大概都没有想到,这个满嘴仁义教条的家伙,居然是个自私自利的小人,他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语而已,传播给众人的教义只是一个用于巩固统治的工具罢了。不过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这个凭借满嘴胡诌起势的太平军,居然迅速壮大起来,一般的军队已经无法将他们镇压。自从他们从永安地域突围后,又迅速占领了湖北的大部分地区。
经过一番苦战,湖北的省会最终被太平军攻占,随后他们顺着长江往东面进发,一路上势如破竹,最后居然还攻下了南京。南京的失守,让清*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他们没想到原本不起眼的一撮起义军,居然可以发展到如今的地步,重要的是南京作为东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一旦失去的话就意味着他们将要失去对东南地区的控制。
此时清军面对太平军已经没哟多少优势,开始节节败退,根本没有了镇压的能力。在这个时候,原先的清朝大军已经基本只是个花架子,战斗力基本为零,他们只好通过依靠地方武装力量,试图来消灭这股已经成了气候的起义军。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曾国藩回到家乡组织军队,但当时因为他一贯的廉政作风,所以在当时腐败极其严重的官场里寸步难行,就连部队的粮食问题都无法解决。
在现实的教导下,曾国藩逐渐领悟了官场的真谛,他开始变得圆滑,成了官场中的老练人物,湘军就是在他的努力下,一步步发展壮大。湘军虽然实力强进,但说起来其实还是私人军队,他们只服从于主将的命令,却不是为清*服务。这支队伍尽管也打过败仗,但是次数不多,而且总能够化险为夷。
洪秀全部,眼看着清*对他们束手无策,觉着天下唾手可得,于是针对于*分配的问题上,出现了很大的争议。他们开始频繁出现内斗,主要将领之间开始互相厮杀,洪秀全的左膀右臂都被他亲自卸掉,在随后的与湘军交手时,迅速落入下风。后来另外两大军队也赶过来夹击太平军,对于军事一窍不通的洪秀全只能胡乱的指挥一气,最后使得军队处于极端被动的局面。
当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城的时候,远在北京的慈禧等人,除了欣喜之外,还有对湘军的隐隐担忧,他们担心有一天曾国藩若是有二心,会对他们皇室动手,谋朝篡位。曾国藩是个聪明人,为了消除他们的这种芥蒂,他先是自裁六万湘军,然后将其中的一部分留下来驻守江南等地,其他的则返回湖南,这批人逐渐湮灭在了人海之中,部分参加了后来的南洋军。
江南的湘军在后来的四十余年里,都严格把持着江南的控制权,在当地为官的大小官员,多半都与他们之间有利益往来。只不过这些人毕竟门路少,也得不到*的支持,发展滞后,慢慢的退下了历史舞台。而淮军逐渐做大,发展成了后来的北洋军为了让这一军事集团独大,因此专门提出了军制改革,在摄政王的支持下,南洋军的实力被迅速削弱,而那些加入其中的湘军尽皆被裁撤,曾经号称最强的湘军,从此完全沦为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