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看千古兴亡英雄事

英雄,无论任何时代都总有点崇敬乃至憧憬的意味。然而当我们细细走进历史,去探究英雄的结局的时候,又未免不会发出阵阵的叹息。西汉初创之际,汉初三杰身上则把这种故事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汉初三杰者,张良、萧何、韩信是也。刘邦这位虽无赖但却也有自知之明的皇帝有一天就进行了一番自我剖解:“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物所以取天下也。”其中有对这三位人臣的赞赏,但也不免充满了自我夸耀的成分。

先来说说张良,本习黄老之术传说中有桥下纳履的谦谦君子,本人生于韩国,一心做着贵族世袭的梦想,却被秦国的一统天下彻底击碎了。带着无比仇恨,得知始皇出游的张良就有了一次冲动,古博浪沙一次锤击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他四处躲藏,后转身想要凭借自己的“太公兵法”投靠景驹,然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正发展义军的刘邦,两人一见如故,精明的有识人之明的张良选定了刘邦,处处为刘邦出谋划策。佐策入关、鸿门斗智、暗渡陈仓、奇谋下邑、虚抚韩彭、劝都关中,一次次的成功,让刘邦终于得以最终走向真正的成功。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

张良说到底是一个智者,他始终清醒地知晓范蠡退隐的故例,所以当刘邦建都关中,天下初定之后,张良就开始凭借着自己一直以来的体弱多病为由,开始多次称病不朝,甚至闭门不出。他在汉初刘邦剪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极少出谋划策,而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也恪守了“疏不间亲”的遗训。公元前197年,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夫人,有改易太子之心。无计可施的吕后最终求救于张良,考虑到太子一位事关重要,而天下初定,民心思安的现实,张良最终谋策与吕后,让请商山四皓出山,最终刘邦一看,无可奈何了,于是张良最终不但赢得了刘邦,甚至还有了吕后的敬重。

面对封赏,张良最终谦让,只留下了自己与刘邦相遇的留地,显然有故念的考量,这点不可谓不明智。何况他已经亲眼目睹了彭越韩信等人的结局,所以隐退是他不二的选择,但吕后对这位恩人显然不想轻易舍弃,于是张良也最终听从吕后安排,就食人间烟火,心却显然已经淡去,最终张良得以安然病逝。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

再说萧何。萧何本为沛县功曹,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对历代法律研习颇多,同时为人随和,结交广泛,后来汉朝的开国将领如夏侯婴、樊哙、曹参、周勃等许多都是其好朋友。刘邦就更不用说了。萧何一见刘邦,就似乎有一种天然的喜欢,当刘邦第一次私放囚犯,妻儿被抓就赖萧何救助。其后萧何更是对刘邦给予了很多帮助,萧何似乎是下定了决心一条道走到黑了。

他遇到饱受辱没的韩信,立刻意识到韩信是个人才,马上就去月下追韩信,其他人立刻就告知刘邦说萧何逃走了,刘邦半信半疑之间,萧何带着韩信已经回来了。结果是萧何的确慧眼识金,韩信不负众望,他最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但韩信从来也没有想到,最终这位一直让自己有成就感的老兄却最终彻底出卖了他。刘邦多次御驾亲征,萧何则负责筹集军粮和后方调度。但善于猜忌的刘邦似乎并不放心这位与自己共患难的老哥哥。多次派人回来探视。好在萧何手下有不错的忠勇之士,三次出谋,甚至不得已让萧何自污,才躲过了劫难。相信萧何当时肯定已经是一头大汗了。

看来当臣子的的确太不容易了,功需立,还不能锋芒太露,否则就吃大亏。萧何总算是有惊无险,战战兢兢地走完了他一生。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人

最后来说韩信。如果说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的功勋的话,那么韩信 也算得上是居功至伟了。然而从小就立下宏志希望出人头地的韩信显然既没有萧何那种躲藏的本领,又没有留侯张良那种退隐的才能,他先开始在刘项二人争执不下,战争处于胶着状态的时候,利用凭借自身优势邀功,自封为齐王,刘邦最终满心不悦地答应了,但却显然就已经为最后的死埋下了祸根。

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他不可替代的作用,平定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然后北服燕国,最终合围楚军,垓下灭项。然而出色的将领毕竟不是杰出的谋略家,他背信杀掉钟离昧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自己的结局。被封为淮阴侯的韩信,开始也常常担心自己会因“兔死狐悲”而灭,于是也学起了装病的老把戏,但心中却显然并不服气。

有一次,拜访樊哙归来,韩信笑着说:我这辈子居然会同樊哙等同列!而在皇帝问及统率兵马问题的时候,他说皇帝只能统辖十万军队,而自己则多多益善。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向韩信辞行,韩信与陈豨说的话显然就开始为自己安排后事,甚至还用内应做他们之间的约定。然而后来当陈豨真的反叛的时候,韩信却再三犹豫不定,并因为得罪小人而被告发,错过了时机,被张良萧何等设计害死。

细察汉初三杰的人生轨迹,我们不难发现,跟对人固然是不错的,但可以共苦的领导能否再次同甘,那就是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而事实上,皇权时代的领导大多是没有容人之度的。自愿离职的范蠡算得上是一位明智的人,最终得以颐养天年,而不舍得放手的文种就几乎是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处死了。

张良选择了有恩于吕,萧何选择了大隐于朝,他们都是隐身的高手,当然最关键的是他们都是文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文人,他们都不能彻底撼动*,而韩信不同,韩信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武将啊,文能兴国,武能安邦,这样的人却丝毫不知道节退,那是个什么概念呀,刘邦不傻,当了皇帝的刘邦更是精明,假惺惺的几滴眼泪流给了项羽,项羽死了,假惺惺的几滴眼泪留给韩信,韩信死了。又惊又喜的刘邦彻底放下心来,然而多年以后,他留下的封王的历史隐患得由他的子孙来承担。一个汉王朝依然不能在历史的反复循环中幸免。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

宋代的赵匡胤倒是聪明,而那些建功立业的将领们也知趣,不费一刀一枪,一场宴会,所有的将领们都自觉自愿地交了兵权,从此颐养天年,得以荣华富贵一生。明朝朱元璋朱棣则借力发难,接连的几个诛杀,顷刻之间,几万颗智慧的头脑堆满了惊异和惊恐的菜市场。同样的历史在清朝也不乏凄厉,吴三桂投降的屁股还没捂热,康熙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伸出长长的刀俎。而在这之前的洪承畴倒是很有自知之明,他选择了致仕退隐,也就得以保全一家。

所以说,千古兴亡是一场看起来不错的豪华梦想,只是谁也不知道,这场梦想的前面,好不容易保全下来的身躯到底等待的是死亡的屠刀,还是活着的希望。在历史中,我们只能看到有着两个大字镌刻,那就是“选择”,时时刻刻,在一个个转瞬即逝的决定命运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因为英雄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