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废黜的唐朝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究竟为何被废

李承乾(619年—645年),是李世民的大儿子,为长孙皇后所生。因为生于承乾殿,李世民为其取名“承乾”,意思是希望他能承继王业,掌管乾坤。由此可见李世民最初对这个长子的厚爱。不过,那时候,李渊还在执政,李世民尚未*,取这样一个名字,多少暴露了李世民的一些野心。

唐高祖武德三年,即620年,刚1岁的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武德九年,李世民登基做皇上,很快立李承乾为皇太子,那年他刚刚八岁,堪称那个时代最耀眼、最有前途的“官二代”。

李承乾年幼的时候,曾有过一段金色童年。那时候,他聪明智慧,乖巧听话,深得李世民喜爱。特别是贞观九年,李渊去世,李世民需要守孝,不能处理政务,李承乾代替父亲掌管朝政,表现出超过其年龄的成熟和睿智,也展现了他独当一面的能力。据史书记载:他“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因此,李世民对他非常赞赏,也把大唐帝国的未来寄托在他的身上,对他青睐有加,倍加珍惜,刻意培养。

然而,这一切,随着时间的发展,很快就发生了转变,李承乾的人生之路,突然拐了一个弯,发展到了另外一个方向。

一切貌似始于他那次“失足”,其实那不过是一次意外事件。在那次事件中,李承乾突然“摔倒”,变成了一个“瘸子”,从此之后,他的政治生涯,也开始走上来了“瘸腿之路”。

有人说,李世民慢慢地不喜欢李承乾,转而喜欢李泰,与李承乾变成了“瘸子”有关。这种说法,虽然看似牵强,但有一定道理。在太子之位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李承乾的那条“瘸腿”,自然也会成为他的一个“短板”。因为,一个“瘸子”是缺乏帝王之相的。

事实上,李世民之所以不再喜欢李承乾,其实在根源在“瘸腿”之外,主要是因为李承乾的“双面人格”、“同性恋情结”和“超级不务正业”。

李承乾的“双面人格”,至成年时已经养成,最典型特征是做人有两面性:A面和B面。

A面:处理政务时,必然正襟危坐,格外严肃,言必称家国,行必称忠孝。

B面:回到住处时,像脱缰的野马,狎戏作乐,毫无拘束,毫无节制。

A面:当手下大臣向其提建议或忠告时,正襟危坐,格外虔诚,深刻检讨。

B面:回来之后,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寻找机会,对提建议和意见的人打击报复。

A面:当父亲李世民训斥其行为不轨时,当即认错,表示痛改前非,绝不再犯。

B面:当脱离父亲视线后,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继续胡作非为。总之一句话,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李承乾的同性恋情结,想来很有意思。不知道从何时起,他恋上了在东宫唱戏的一个少年男子,两人朝夕相伴,有了断袖之情。长时间沉溺其中,导致李承乾荒废政务,而且面黄肌瘦。李世民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恼怒,下令将其同性恋伙伴处死。

“同床好友”被处死后,李承乾如丧考妣,顿时感觉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他命人为其性伙伴画像,悬挂高堂之中,白天晚上观看,对像垂泪。他还命人为其在花园中修建坟墓,树立纪念碑,声称死后也要和他葬在一起。不仅如此,他还对父亲实行消极抵抗政策,以生病为由,不问政事,不上朝点卯,甚至长达几个月不出东宫。

李承乾的“不务正业”,与一般人不同,有人不务正业,可以干点别的事情,而他简直就是胡闹。他从小喜欢突厥语言,也喜欢穿突厥人的衣服,内心特别崇拜突厥的颉利可汗。因此,没事的时候,他便和同伴一起,穿上颉利可汗的衣服,玩突厥人的游戏。

他的这一行为,类似当今国家*的孩子特别喜欢和崇拜日本鬼子,没事的时候,扮演日本天皇,搞什么死啦死啦的游戏。这可真够胡闹的。

对李承乾的这些做派,李世民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渐渐地对他越来越烦,离他越来越远;而李承乾呢,看到父亲不再喜欢自己,而是越来越喜欢李泰,不检讨自己的过失,改正自己的错误,反而越来越嫉恨父亲和弟弟李泰。他认为,自己的同性恋伙伴之死等事件,都是李泰捣的鬼。

这样以来,李承乾的不满情绪日重,终于有一天,在手下人的教唆下,试图效法自己的父亲,将自己的亲兄弟干掉。然而,他错了。谋反的结果,不仅没有杀死李泰,反而自己被废为庶人,差一点弄个非正常死亡。

长子李承乾的谋反,对李世民打击很大,其伤害程度,远远大于东征高丽无功而返。因为,在他的心中,对李承乾寄予了太多希望,而他又是让他如此失望。可以说,李承乾的谋反,宣告了他对子女教育的彻底失败。

李承乾最终闹到这种程度,与其自身不争气有关,但与李世民教导无方也有一定关系。李承乾年幼时,李世民长年在外征战,导致儿子缺少父爱,是其堕落原因之一。李承乾长大后,看到他不务正业,胡作非为,李世民仅仅是简单地训斥教育,不是耐心细致地引导,而且慢慢疏远李承乾,也是促使其沿着错误道路越走越远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值得很多当家长的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