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病毒是传播途径是什么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我们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些小的微生物也在发生变化,其中有一种变化我们必须关注,那就是病毒,病毒是一种可怕的东西,一旦人体受到病毒的侵犯,那么我们人体就会瘫痪甚至死亡,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甲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手段,希望本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HAV为微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中的嗜肝RNA病毒属(Heparnavirus),该属仅有HAV一个种。

HAV呈球形,直径27-32nm,无包膜,由32个亚单位结构组成20面对称体颗粒。电镜下见实心和空心两种颗粒,实心颗粒为完整的HAV,有传染性; 空心颗粒为未成熟的不含RNA的颗粒,具有抗原性,但无传染性。HAV基因组为单股线状RNA,全长由7478个核苷酸组成。

HA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耐酸碱,室温下可生存1周,干粪中25℃能生存30天。HAV主要由粪-口途径传播

防治原则

HAV的预防应搞好饮食卫生,保护水源,加强粪便管理,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注射丙种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应急预防甲型肝炎有一定效果。我国生产的甲肝活疫苗只注射一次即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基因工程疫苗研制亦已成功。

传播[3] 途径:甲型肝炎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在集体单位如托幼机构,学校和部队中甲型肝炎发病率高。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1988年上海市由于食用受粪便所污染的毛蚶而引起建国以来最大一次甲型肝炎流行,在4个月内共发生31万例。

HAV经口进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约过一周后到达肝脏,随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粪便中。粪便排毒能维持1-2周。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咽部和扁桃体可能是HAV肝外繁殖的部位。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HAV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肝脏损害是HAV感染肝细胞的免疫病理反应所引起的。

疾病治疗

甲型肝炎是自限性疾病,治疗以一般及支持治疗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强调早期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退,可逐步增加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急性黄疸型肝炎宜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起病后3周)满,临床症状消失。血清总胆红素在17.1umol/L以下,ALT在正常值2倍以下时可以出院,但出院后仍应休息1-3月,恢复工作后应定期复查半年-1年。

疾病预后甲型肝炎以急性肝炎为主,无慢性化,预后好。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其他嗜肝病毒时,病情可加重甚至可以发生重型肝炎。重型肝炎约占全部甲肝病例的0.2%-0.4%,病死率高。患过甲肝或隐性感染者,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饮食放方面 ①合理饮食是甲肝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为甲肝患者准备一些增强食欲,有利于病情恢复,营养恰当的饮食。 ②适当的休息,对于甲肝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休息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避免过度劳累,很多的甲肝患者病情复发都是因为不注意休息造成的。③甲肝患者在家中进行调养的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监测病情发展。确保治疗有效。[4]

6临床表现

(1)全身和消化道症状:发热较为常见,但热度不高,38度左右,半数病人伴有乏力、厌油、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全身和消化道症状。急性黄疸型肝炎随着黄疸出现,发热即消退,消化道症状亦减轻,呈现“热退黄疸现”和“症状有所减轻”的肝炎病症的特点。若黄疸与消化道症状继续加重,提示可能发展成重型。

(2)肝区症状和体征:自觉有轻度肝区不适或隐痛,但急性者肝痛较少见。可有肝肿大,体检时在肋缘下可扪及肝脏,肝区有轻度触痛和叩击痛。

(3)黄疸:甲型肝炎患者以急性黄疸型较常见。起病3~7日左右开始出现黄疸,1~2周达高峰,持续2~6周。表现巩膜和厦肤黄染,以巩膜出现最早。黄疸出现前,即有尿色加深,往往是清晨第次尿黄最明显,一般似浓茶样,尿黄显著者如酱油样或血色样。[5]

以上就是甲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手段,大家都了解了吗?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好防范,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保护好我们的身体不受病毒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