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具争议的屠夫天子冉闵真是民族英雄吗
公元350年,一代暴君冉闵登上了帝王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皇帝。冉闵登基后,首先消灭了羯赵,塞外游牧民族在战火中遭到灭顶之灾。
作为中原地区汉人起义的领袖,冉闵于血泊中建立了魏国,史称冉魏王朝,从此,影响中原大地长达135年之久的五胡乱华时代,逐渐走向了日薄西山的归途。
众所周知,五胡乱华无异于神州大地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在这一黑暗的历史背景下,匈奴、鲜卑、羯、羌、氐等五个塞外游牧民族趁中原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大举南下入侵,致使中原大地生灵涂炭,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299年时,中原大地上的汉人总数约有1939万人,然而历经一个多世纪之久的战乱,至冉闵灭羯赵之时,中原汉人仅剩下400万余,近两千万汉人中的四分之三被外族**殆尽,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险些毁于一旦。
久经战乱的中原大地千疮百孔,此时,冉魏政权的建立,不仅给中原汉人一次休养生息再度繁荣的机会,也为华夏后裔保住了最后一条命脉。虽然,冉闵本人在历史上饱受争议,后人对他大肆*胡人的做法也诸多非议,然而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这位以勇猛果敢著称的君王用他的雷霆手段终结了中原大地上的百年战乱,以暴制暴的方式令侵略者闻风丧胆,对汉人来说,他依然称得上是一位于水深火热中拯救万民的民族英雄。
冉闵杀胡令
“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这就是震惊内外的闵冉杀胡令。关于这件事情的史料记载有很多,众说纷纭,看法、评价不一。要想真正了解整个故事的发生始末,就必须完全还原当时事情发生的背景。但是,历史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只能靠史料记载的细碎字句,来推敲故事发展的细枝末节。
或许是应了“赢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关于“杀胡令”事件的记载,无一不在批判冉闵的凶狠残暴,冷酷无情。诚然,不论男女老幼,斩杀二十余万胡人,血洗城池这样的做法确实心狠手辣了点,但是在这血腥的故事背后是否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呢?
生为汉人,却长于胡人间的冉闵,其实一直在胡和汉之间游走,心思飘忽不定,左右摇摆。一则石虎曾宠爱于他,待他不薄;再则自己是汉人,身体里流着的是汉族血统。就在他摇摆不定之际,胡人对他心生猜忌,意欲除之。孙伏都率兵三千于殿中,他感觉自己的性命受到了威胁,决定先采取行动。原本并未打算全城*,但是,当“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的命令下传之后,胡人竞相逃出城去,他才在冲动之下颁布“杀胡令”。当然也有人评价说,这不是他的莽撞之举,而是为了巩固之后的地位的计谋。
不管怎么说,这种毫无道德毫无仁心的种族*,都无法逃脱历史的制裁。
冉闵真的是汉族英雄吗
五胡乱华时代,中原大地上曾出过不少反抗异族侵略的勇士,被称为“屠夫天子”的冉闵便是其中赫赫有名的一位。冉闵作为军人出身的皇帝,以雷霆手段沉重打击了塞外入侵中原之游牧民族的嚣张气焰,在百年战乱中挽救了数百万汉族百姓的生命,保护了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对汉人来说,他是毋庸置疑的民族英雄。
后世有人评价冉闵为暴君,在他与异族交战的过程中,数度发动大规模*,每攻陷一座城池即下令屠尽城中胡人军民,手段未免太过残忍,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这世上还有一个放诸四海皆通用的关键词,叫作“立场”,这就好比日本人至今还在为二战时降临到自己国土上的两颗原子弹耿耿于怀,每每以“受害者”自居,而对于曾经饱受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的中国百姓来说,日本遭受这样的天罚,简直是罪有应得!
同样道理,站在氐、羌,或鲜卑族人的立场来说,他们的族人百姓遭到*流亡的悲惨命运固然值得同情,然而作为侵略者,这些塞外游牧民族在中原大地上也曾疯狂*汉族军民,犯下滔天罪恶,致使近两千万汉人被*得所剩无几!面对异族侵略,中原军民除了奋起反抗,以暴力手段将侵略者赶出家园之外,别无他途,而以暴制暴,虽然不值得提倡,但无可否认,它一直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战争中最能有效地震慑敌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