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三国魏国武将于禁临阵投敌的行为
于禁,三国时代英雄豪杰,之前曾在王朗麾下任职,后因战功被王朗推荐给了曹操,从此效忠于曹操,归属于魏国*。
但后期与关羽对战时战败,被关羽俘虏,归降了刘备,成为刘备的一员大将,后关羽战死沙场后,于禁辗转从吴国逃回魏国,被曹丕接收,但众人皆瞧不起于禁,认为变节之人实乃小人,众口铄金,议论纷纷,于禁老矣却不断被人评头论足,最后终于因此心结,羞愤致死。
于禁的武力值是非常高强的,与乐进等人被后世评论为魏国的五子良将。其中,于禁在五子中位列第一,可见他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武将、将军,因军功赫赫,战功累累,最终被封为魏国的左将军,名声显赫。在于禁的一生中,在三国的大时代背景中,于禁为魏国贡献良多。
其一,于禁在魏军对抗张绣的战役中,面对对方小人造谣生事,在曹操面前诬告自己,仍能够有理有节,严守军令没有因为此事临阵脱离阵营,以求解释自保,反而认为曹操乃明君,一定能明白自己,同时也会相信自己。在完成了对敌战役部署后,于禁才前来曹操面前解释自己的行为,曹操愈发觉得于禁沉稳,可堪重任。
其二,在官渡之战中,于禁能够坚守阵营,抵抗住袁绍的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在防守的同时寻找合适时机主动进攻,造成袁绍军的严重损失。
其三,于禁在军营中军风正直,从不罔顾军法,一切均严格按照法律行事,信服于人。
于禁厉害吗
于禁,魏国的著名武将,封号左将军,作为五子良将的领头人,武力值定是不容小觑的。那么于禁究竟有多厉害?厉害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上图中可看出,于禁的主要武器有两种,弓箭和长剑,这两种武器既可以作为远攻,又可以近身对敌,可以说互相补助,也可以说于禁的武力值比较均衡,虽然并没有任何一样特别出众,但却能够兼修,实乃不易。
其次,于禁追随曹操征战沙场,大大小小战役不下百十来场,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对抗黄巾军,成功将其收服。另外于禁在官渡之战中的表现也算是可圈可点,成功地牵制了袁绍大部队兵力,为曹操的兵力部署提供了充裕的时间,防守得当之时也不忘趁机进攻,也算是小有所胜。
再者,最为重要的是,于禁的真正厉害之处并在于征伐沙场,而更在于他的治军严明,在他的军营中,人情一概免谈,在军法面前人人平等,没有权贵,也没有低劣之分。在于禁的部队,可以充分看出曹操征战思想的彻底贯彻和执行。昌豨与于禁曾经是旧相识有旧交,但昌豨反叛曹操后,于禁主帅征讨昌豨,将其活着,有人前来劝说于禁应该将昌豨交予曹操亲自处理,但有军法明令,此种归降又再次叛逃之人应就地处置,于禁含着泪将昌豨斩首,严守军法,其治军之严明在五子良将中可做表率。
于禁为什么投降
于禁,作为魏军的五子良将,有名的左将军,却晚年节操不保,在魏国与蜀国的战争中,为了救助曹仁,同庞德一起与蜀国的第一大将关羽阵前对垒,惨败于关羽,当时庞德因誓死不降,被蜀将关羽斩立决,同为魏国的大将,于禁却不同于庞德做法,临阵投降于关羽,降于蜀国。
为何于禁在同伴庞德被杀后,没有立即追随庞德而死,相反却放弃节操,老来背叛曹操,背叛魏国呢?其中是否有着大家不知道的隐情?翻阅历史,得知当时与关羽对战时,于禁不敌于关羽,于禁手下士兵有三万之众,可以推断于禁的投降必定与这些士兵有关,接下来咱们从以下层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从于禁的个性来分析,他是一个武人,既然选定了曹操为其主公,若曹操没有任何对不住、怠慢于禁之处,于禁万不可能临阵投敌的。
第二,于禁曾经阵前斩杀过昌豨,昌豨何人?昌豨与于禁也曾是老相识,并曾经有一定的交情,昌豨初因对战失败被魏国俘虏而投降于曹操,曹操真心对待他,但后期昌豨抓住机会却临阵反戈。于禁这时候对待昌豨的态度为何呢?于禁活捉昌豨后,并没有将其交给曹操,为其求情,而是根据军中法纪规定,将昌豨斩杀于曹军军营前,昌豨死后,于禁痛苦流涕,可见他的心里是极其痛苦的。但即便如此,对待*者,于禁的态度是相当明确的,所以在于禁的心理,他是不赞同临阵投敌行为的。
综合上述两点,于禁投降必是为了保全三万战士,宁愿自己一生背上这洗不脱的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