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完胜 但真的是北伐吗?

229年春,蜀汉第一次北伐,因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不全线撤军,“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自贬三等,从丞相降为右将军,当然行丞相事,实际权力跟以前一样。

尽管实际权力没有变,但右将军行丞相事,总归不是个办法。我倒不是说诸葛亮有什么官瘾。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拖久了,会招人非议,也会遭到曹魏和东吴嘲笑。

所以,必须要有所建树,搞点军功,以便官复原职。

229年冬,诸葛亮率军围攻陈仓20多天。魏略记载,诸葛亮使用云梯冲车攻城、造百尺井阑(木塔)朝陈仓射击、填堑沟、挖地道等等,啥法子都用尽了,连陈仓里面啥样都没瞄着。

尽管在撤退过程中斩杀了魏将王双,但不足以官复原职。

不要说王双是个小角色,就是陈仓守将费曜也算不上什么重要角色。作为陈仓一个关隘的司令官,费曜仅仅只是个杂号将军。

我确实很纳闷,蜀汉的总司令诸葛亮亲自率军数万进攻陈仓,而曹真遣一个杂号将军拒之,这曹真也太不把蜀汉军放在眼里了吧?

第二年刚开春,诸葛亮再次用兵,遣陈式进攻武都、阴平二郡,他亲自率军进驻建威,以防魏雍州剌史郭淮来袭扰。

郭淮确实率军来了,见前面有诸葛亮的大军挡道,就退兵回去了。

这一次,诸葛亮终于获胜,拿下了二郡,第三次北伐完胜,诸葛亮官复原职。

不过,疑点来了。难道郭淮不救驻扎在武都、阴平二郡的魏军,抑或那里根本就没有曹魏的军队?

刘禅让诸葛亮官复原职的诏书中有一句话,耐人寻味:“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

原来如此,这武都、阴平二郡,是氐、羌人控制的,那里,根本没有曹魏的驻军。难怪郭淮晃了一下,就跑回去了。

那也就是说,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根本没有跟曹魏开战?

暂且不这么下结论,要不然诸葛粉又要开骂了。

先说说武都郡。

武都立郡比较早,秦朝就设立了。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以氐人之地置,治所在武都道(治所在今甘肃省礼县南),领武都道、上禄县、故道、河池县、沮县、平乐道、嘉陵道、循成道、下辨道。王莽改武都郡为乐平郡。两汉之际,武都郡为公孙述所据。东汉前期,罢平乐道、嘉陵道、循成道三道,郡治移至下辨县(县治在今甘肃省成县西北),改属凉州刺史部。汉末,曹操分司州、凉州置雍州,武都郡改属雍州。

那么,曹魏(注意,我说的是曹魏,不是汉朝)占领过武都郡没有呢?换一句华说,曹操派驻军队和郡守到那里去没有?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西征张鲁,“三月,公西征张鲁,至陈仓,将自武都入氐;氐人塞道,先遣张郃、硃灵等攻破之。夏四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氐王窦茂众万余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三国志》)

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曹操是从长安向西,过陈仓、出散关进入武都,然后绕道南郑西面的阳平关。但曹操途径武都时并不顺利,遭到了当地氐人的激烈抵抗。

其实,曹操的目标是张鲁,不是氐人和羌人占据的武都,所以派张郃等开道,攻杀氐人和羌人。

而曹操后来的行为表明,尽管武都地理位置很重要,但汉中之战失利后,曹操不得不放弃武都。因为从汉中撤军,意味着刘备将阻断武都与雍州的联系,不可能孤军守住武都。但曹操又怕刘备以武都为据点威胁关中,于是迁其人五万余口于右扶风小槐里。

这也难怪蜀汉为什么那么厚待马超了,寸功未立,却给了马超极高的政治荣誉。马超在氐人眼里,是神威大将军,氐人可能看在马超的面子上,没有为难诸葛亮的大军。

不为难,不等于不找麻烦。少数民族索要财物,自古如此。尽管有马超的面子,但多多少少也得意思一下。对于诸葛亮来讲,给点财物是小事,但纳入蜀汉的版图多好,武都险要,攻守兼备,而氐人的战斗力,两次借道都摸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