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究竟该叫赵政还是嬴政 司马迁不该如此糊涂
我们现在熟知的秦始皇,大家称之为“嬴政”,嬴为姓,政为名。其实,这不知是谁引导的,走入了一个误区。为了辨别清楚这件事,我们先来说说当时的姓氏是怎么回事。一、姓氏不是一回事在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指的是族号,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称号。也就是说,居住在一起的这个族群,都姓同一个姓。比如嬴,就是说秦国的大多数都姓嬴。这种生活方式,还是依照夏商周以来传承的远古部落聚居习惯。虽然已经称呼为“秦国”“赵国”等等,但这种传统文化还是依照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风俗。
而“氏”,则是区别身份的标志。它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的符号,是姓的支系。
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姓氏族群里,只有拥有氏的人,才是贵族。根据张亮采编纂的《中国风俗史》第一编《浑朴时代》第六节《名姓氏族之辨》记载:“姓者生也,所以明世系而别种族也;氏者犹家,所以表家门也。故一姓分为数十百氏。”
二、姓氏渊源
关于姓氏,其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年代。
姓始于母系制时代,形成之后比较稳定;氏始于父系时代,常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情况比较复杂。
夏商朝时期,虽然有众多的方国拱卫*之国,但各个氏族聚居在一起的根由,凭的就是血统和姓。就是说,每个方国(其实就是大一点的部落),都同一个姓。随着人数不断扩大,以及地位身份的不同,渐渐演化出了区别于整个族群人的“氏”加以区分。也就等于说,虽然同一个姓,但同一个氏的人群更为亲近。至于氏的来由,多种多样。汉代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说:“盖姓有九,或氏于号。或氏于谥,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氏,并非人人都有,只有贵族才有。或者因为功劳、职位,或者因为居住地、死后的封号等等。
三、称呼的习惯
秦朝之前的历史,被划分为“先秦史”。在那个漫长的时代里,姓氏不是同时使用的。《通志·氏族略》记载:“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又明确指出——先秦时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既然男子称“氏”,而氏又不是人人都有,由此可见,当时的平民地位是极其低下的,一辈子连个称呼都没有。最多只有个名,区别张三李四罢了。
所以,秦始皇是男子,按照以往的习惯,不应该称呼他嬴政。因为,“嬴”是姓。男子应该用氏。
那么,秦始皇的氏是什么呢?
四、关于秦始皇姓氏的说法
最著名的历史著作,当然是《史记》了。我们就从这本著作中,找一下秦始皇的姓氏来由。
在《史记》中,司马迁谈到秦始皇的姓氏,有以下两处:
首先是《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始皇姓嬴。
司马迁引用周孝王的话,说:“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接着,司马迁又说:“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司马迁在《秦本纪》中叙述了秦的世系,包括秦始皇、二世和子婴之后,总结说:“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这个问题,解决了秦始皇的“姓”——嬴——的问题。
再看另外一条关于氏的记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这清清楚楚地说明,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当时被作为人质押在赵国,发现吕不韦的爱妾美貌,便娶了她,生下了秦始皇。因为生在邯郸,是赵国的地盘上,所以,取的名字叫“政”,氏为“赵”。由此看出,秦始皇姓嬴,氏为赵,名为政。依照“男子用氏,女子用姓”的习惯,应该称呼为“赵政”更为贴切。叫他“赵政”,也更能突出他的贵族独特地位。猜测,之所以后来有人称呼他为嬴政,主要是,秦国多赢姓,他是作为秦国君主的身份出现的,为了突出他的“秦”君主的身份。当然,不能说“嬴政”就是错误的。只能说,不符合当时人们的称呼习惯。
五、姓氏合一
直到秦朝统一中国后,才渐渐将姓、氏合二为一。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原有的风俗习惯变得模糊不清,很多礼节都已经破坏,宗法制度渐渐崩溃。战国时期,姓氏制度已经变得十分混乱,“氏”大多转变为“姓”,平民的地位逐渐上升,也有了姓,“百姓”开始成为民众的通称。专家们考证,目前使用的100个汉族大姓,其人数占汉族总人口的约87%。其中的97个姓,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通志·氏族略》记载:“秦灭六国,子孙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所以说,西汉时,姓、氏已经完全融为一体,因此司马迁记录历史时,才不会十分注重两者在先秦时期的区别,以致于出现孔子——“字仲尼,姓孔氏”这种错误的说法。——孔子其实是子姓、孔氏。
再后来,氏反而有了另外的含义,似乎成了女子的专用代号。比如“郭”姓女子出嫁给“王”姓后,称呼为“王郭氏”,将女子的名字渐渐淡化,更加突出嫁给了哪个家族。氏,反过来成为区别婚姻的符号。在以父系制为主的封建社会里,淡化女子的名字,抬高的自然就是男人的统治地位,这是一种对人性的剥夺,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