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杀功臣的刘邦与朱元璋共同特点 出身底层

朱元璋:位居要职需足够的自信

明朝皇帝的胎记

就一般情况而言,哪个地方出了个人物,比如高官或名人,这地方的人大抵都会感到自豪;要是一不小心出了个皇帝,那就更是无比的荣耀。安徽凤阳出了个朱元璋,这位凤阳老乡和他的子孙后代统治中国长达两百七十六年之久,可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凤阳老乡不但没有一星半点的自豪感,反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幽怨与愤懑。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以前,听唱花鼓的安徽人唱起这支辛酸的歌谣时,就已有以上的不解之处。直到后来,当我走进尘封的明史,走近朱元璋和他的子孙们时,才发现这并非没有原因的空穴来风。翻读厚达数百卷的《明史》,就像鲁迅读史读出的是吃人二字一样,我读出的则是:残忍。

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是彻底的无产阶级,按张敞的说法是:“在参加红巾军以前,如果有谁说太平乡的朱元璋能大富大贵,一定会被人们包括朱元璋自己当做一个天大的笑话。”但时势造英雄,这个凤阳县的青年农民大概敏锐地洞察到了天下即将大乱,很快就要改朝换代的迹象,于是他以农民的狡黠和投机加入了风起云涌的起义队伍。在革命队伍里,朱元璋很快显示出他潜在的能力,并依凭其才能,一步步从下级军官当到高级军官,直到被拥立为威震一方的吴王,再剪灭群雄,定都南京,成为三百年王朝的开创者。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每个新王朝的建立,总是以推翻一个旧王朝为前提的,而推翻的过程中,除了万千黎民死于非命外,总要成就一批开国功臣。只是,这些开国功臣的命运大抵不会太好。原因在于,建立了不世之基业的开国之君不论是为子孙计还是为天下计,总是容不下这些功高震主的大功臣。因此,一个王朝的*一旦坐稳之后,下一个该收拾的人就是这些居功自傲或不居自傲的功臣了--从吴王杀伍子胥到吕后杀韩信,一部二十四史永远被这种宿命式的革命战友在革命成功后的大*染得血腥味儿十足。

宋太祖曾在一个中秋之夜和他的功臣们痛饮时哀叹不已,功臣们问其故。宋太祖说,从前我担心做不了皇帝,现在做了皇帝却又睡不好觉。功臣们再问其故,宋太祖幽幽地说:假使有一天,你们的部下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你们不做皇帝行吗?功臣们惶恐万状,宋太祖于是抛出了如意算盘:你们不如交出兵权,多置良田美宅,君臣无猜,快乐一生。这著名的杯酒释兵权,显然是功臣们最美好的下场了。以至宋人的小说中也总爱说咱大宋朝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诛功臣。

但如同宋太祖这样顾念旧情的君王委实不多。中国历朝历代诛杀功臣最为彻底的,当推西汉和大明。一个非常巧合的事实是:这两个朝代诛杀功臣的最高决策者--刘邦和朱元璋,都出身于底层。

这就让人忍不住要去推测,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个底层出身的最高领袖,是不是出于人性方面的某些原因,而不仅仅是政治考虑,才干出这些令人发指的勾当呢?刘邦的问题不在本文的涉猎之内,姑且不表。但是朱元璋,这个做过乞丐也做过小和尚的安徽农民,显然存在着许多人性的弱点。而且,这些弱点就像某种胎记一样,一直遗传到他的子子孙孙身上。因此,明朝的皇帝们几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残忍、阴暗和恶毒。

大臣上朝前先要与妻子诀别

如前所述,朱元璋出身贫寒,古人说过英雄不问出身,这算不得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且朱元璋继位之初对自己的出身也并不感到耻辱或难为情。《皇明纪略》中说:“太祖开国之初,所降诏书,一则曰朕本淮右小民,一则曰朕本淮右布衣。”但皇帝宝座坐热了大约不免使人头脑发昏,朱元璋开始变得敏感多疑,既怀疑那些出身较高的臣民们背地里嘲笑自己,更无端地觉得手下一起打*的弟兄们这时一个个看上去好像都有另立*的嫌疑。

按理,作为开国之君,应该有宽容和开阔的大气度,唐宗宋祖莫不如此。然而朱元璋总是放心不下自己的*,总要将那些有可能或者有能力的谋反者尽数诛杀才放心。因此朱元璋刻不容缓地动起手来,像削平一段树枝似的,将他看上去不那么顺眼的走狗和良弓统统消灭,无情打击,绝不手软。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猜测,这显然是他人性中的不自信所致:从一个青年农民、混饭和尚到天下一统的大明皇帝,朱元璋的人生角色转换得太过于富有戏剧性,也太突然了些。这就比如一个乞丐偶然间捡到了一枚金元宝,极大的喜悦外,就是疑惧别人会偷走它,抢走它。因而他总是顾虑重重,猜忌连连。最后,在这种近乎于神经变态的境况中裂变成嗜血的杀人狂。仿佛只有这样,他的*才能安稳。本恶的人性,在嗜杀的过程中,肯定感觉到了莫名的快意。

吴晗在《明太祖》一书中说:“在他(指朱元璋--引者注)在位的三十一年中,根据他自己的著作《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的统计,所列凌迟枭首有几千案,弃市以下的有一万多,三编所定算是最宽容的了。所记进士、监生罪名,从一犯到四犯,仍有三百六十四人。最优待的办法是暂赦死刑,仍回原职,戴斩罪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