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战国诸侯纷纷称王时 他为何他不愿称王?
公元前323,韩、燕皆称王。赵武灵王独不肯,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曰君。
战国时期诸侯称王,主要有以下几个时间点:开始时各诸侯国中仅有楚国、越国及魏国(前344年魏惠王)僭越称王;公元前334年,魏国因屡败于齐国,魏惠王*在徐州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齐国称王,史称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公元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相互称王(五国相王)。
总之一句话,到公元前323年,天下诸侯不论大小强弱,几乎都已经称王,其中甚至包括中山国、宋国等当时的二流国家。而在各国之中,独有赵武灵王不称王。
赵武灵王(前340年—前295年)本名赵雍,他在世时,人们或称其为赵君、或称其为赵主父,就是没有人称其为大王,赵武灵王是赵雍死后,追加的谥号。换句话说,赵雍终其一生不称王(赵武灵王在五国相王后曾短暂称王,但很快又去掉王号)。读史至此,不禁要问:连中山国、宋国这样的二等诸侯都已经称王了,赵武灵王为何不称王?
从前期来看,赵武灵王不称王,可能的确是因为他自己所说的“无其实”。
其一、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26年继位,时年十五岁。按现在的说法,当时的赵武灵王还只是个未成年人,所以,国家大政居多委托于肥义等大臣,赵武灵王本人“无其实”。即便是按照《史记》的说法,赵武灵王当时也不过是位二十三岁的小伙子。
其二、从国家实力来说,赵武灵王继位前后,赵国的国力相当弱。正因为国家实力不济,因而赵肃侯(赵武灵王的老爹)去世时,发生了“五国会葬”之事。
所谓“五国会葬”是指赵肃侯去世时,秦、楚、燕、齐、魏五个国家各派出精兵一万人同来参加葬礼。这五个国家各派出精兵一万人前来,不是因为赵国强盛大家给面子,也不是因为赵肃侯有何公德大家给面子,而是因为五国都想在葬礼上趁机发难,牟取利益。五国敢于借机出兵赵国,主要原因是赵国实力不济,在诸国眼里,当时的赵国是可以任意拿捏的软柿子。
其三、战事不利,处处被动挨打。据史料记载,在赵武灵王宣布不称王前后,赵国与其他诸侯国发生的较大战事主要有五次,而这五次战事,最终都以赵国战败告终。这五次战事分别是:赵肃侯二十二年(前328),赵疵与秦军交战,失败,秦军在河西杀死赵疵,夺取了赵国的蔺和离石两地;赵肃侯二十三年(前327),韩举与齐军、魏军作战,战死在桑丘;赵武灵王九年(前316),赵国与韩、魏一起进攻秦国,结果被秦国打得大败;同年,齐国在观泽打败赵军;赵武灵王十年(前315),秦军夺取赵国的中都和西阳。
另外,赵国在此期间还不时受到周边的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的骚扰,即便是邻境较小的中山国此时竟然也敢时常进犯。
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对赵国来说简直就是如鲠在喉,是赵国的心腹之患。但此时的赵国不仅没有实力拔去这根骨刺,反而还不是被这根骨刺调戏。
所有这一切表明,赵武灵王当时说“无其实,敢处其名乎”绝不是简单的一句谦逊之词,而是他切实认识到赵国当时的状况,因此坚决不称王。
不过,令人困惑的是,赵国在经过胡服骑射之后,国力逐渐强盛,军事实力上也超过同期的魏韩燕等国,甚至隐隐然能与强秦相抗衡,赵武灵王为何还是不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