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真是“替天行道”?还是另有目的

电视剧中的水泊梁山中,标志性的物件就是那面迎风招展的旗帜,上书四个大字:替天行道。这部名著流传了上百年,我们从小的时候,就受其熏陶,知道那些武艺高强的好汉们,是劫富济贫的侠士,但是时过境迁,当我们真正的品读过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并不是像他们宣扬的那般,他们在多数的情况下,并没有去理睬那些贫苦的百姓,而是为了自己能够获得快活些。

例如智取生辰纲时,他们本就是抱着干一票就跑的目的去的,想着拿了钱之后,能够快活自在的过一辈子,直到后来被朝廷给揭发,他们也没有表现出散财的想法,而是在分完钱财之后,逃之夭夭。还有就是他们梁山军在大败无为军后,一样没有理会当地百姓,而是将所有财物粮食,尽皆带回了山上,根本没有丝毫劫富济贫的意思。

要说起来帮助百姓,有记载的无非也就两回而已,第一次是在打东昌府的时候,梁山军杀进城里后,大开粮仓,拿了一半回山上,剩下的一半则送给了当地的居民。第二次则是在攻打祝家庄的时候,其实本来宋江也是抱着扫荡的念头去的,想要将这个村庄洗劫一空。但是后来在身边众人的建议下,为了能够收买人心,他又决定非但不洗劫他们,反而每户上次一石米粮。那么祝家庄有多少人家呢?据给他们带路的钟离老人说,足足有一两万,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对于刚打了胜仗的梁山军来说,也算不得多,除去金银珠宝不算,他们单是收获的粮食,就足足五千万石,他拿出这一点来,不过是为了作秀,其实对他们所得到的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

就像是你吃烧鸡的时候,会在乎你家的宠物狗拿两块骨头嘬吗?更何况这连骨头都算不上,最多算是身上的鸡毛,可见他们并非真的是大义之人。当然,也有人说我的观点太不讲情面,好汉们也是人,不吃不喝只为了大义那是蠢货的行径。事实上劫富济贫只是梁山对外宣传的口号,真要他们把抢来的东西送给别人,那他们自己岂不是要活活饿死,况且最早在他们出兵的时候,宋江就明确的对众人提示过,拿下这个庄子,其所储备的粮食足够他们吃用个三五年了,从这一点我们就能够看出,他们攻打祝家庄,除却其他因素之外,还有一大原因就是为了缓解他们梁山上的财政赤字。对于这些擅长舞刀弄棒,但对于耕种纺织并不擅长的好汉们,抢掠仍旧是他们吃食的主要来源,这与其他草寇相仿,所以从本质上梁山好汉始终没有脱去山匪这层外衣。

再说回先前分粮一事,其实我个人也认为,梁山军不可能白来一趟,就算是为了生计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带就走,但让人感到失望的是,他们不仅拿了,还拿了九成以上,这种相差极度悬殊的比例,是那些对梁山好汉英雄形象抱有期望的读者,所感到失望的地方。

而且从后文中,宋江还有大笔的银两来疏通朝廷官员,我们就能够看出,梁山实际不缺吃食,甚至还有不少盈余,他们大多情况下只是对钱粮疯狂的贪欲,虽然散财对他们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从心理上却说不过去,因此便像个守财奴一般,守着钱粮不撒手。据上所述,梁山军不但不喜欢劫富济贫,而且善于劫多济少,这不仅是对于那些贫苦百姓,而且在分配钱粮给山寨的人们时,也能够看到他们所贯彻的这种分配方式。

文中有记载,有一次朱贵送来消息称,有客商会在梁山附近经过,于是他们打算在此劫一票。第二天天亮,有人来回报,他们足足收入了二十多车的财物,以及四五十头骡马,可谓是收获丰厚。那么关于这笔巨款又是怎么分配的呢?书中一样有说明,就是其中的一半上交给寨子的仓库中,作为战时储备,用来救急之用,而剩下的一半,则平分给梁山上所有的兄弟姐妹们。

说是平分,其实也并不公平,这剩余的一半,再次分成两份,一份给予当时的十一位统领,他们属于决策层,每个人都能分得不少;而那一半则由其余的梁山民众平分,他们有多少人?足足是决策层的百倍,单是战斗人员就有八百左右,再加上家眷和打杂的,起码也有一千人,总量是相同的,所以他们得到的就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