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干过的荒唐事 皇帝与臣子情妇共享
媒体曝光的贪官中,多人共用情妇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实,这种现象古代也有,最有名的大概要数宋朝,居然是皇帝与臣子情妇共享!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如果不当皇帝,那绝对是才子兼风流哥,他的书法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绘画也是风格独具,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在他任上,出了著名的梁山好汉,又经历亡国被俘受折磨而死,所以后世叹其“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更言“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赵佶著名的情妇,当数李师师。李师师是汴京艳妓,才貌双绝,其情人之中,便有北宋文坛上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周邦彦。二人的风流,为后世留下了数首脍炙人口、缠绵悱恻的词篇。
周邦彦少年时放荡不羁,但超爱读书,文采风流,所以是李师师的客人中最中意的。两人本是你吟我唱,才子佳人,琴瑟和谐。因为宋徽宗的介入,周、李二人的鸳鸯梦自然越来越难了。跟领导共情妇本来就脑袋拎在手上,跟领导抢情妇那不是诚心脑袋落地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一阵子,宋徽宗染恙,不能前来与李师师相会。周邦彦瞅准机会,前来探望李师师。正当二人聊得酣畅淋漓之时,忽报圣上驾到。周邦彦无处可逃,只得躲在床底下。
宋徽宗这次驾临,为李师师带来了一个新鲜的橙子,二人聊了一会儿宋徽宗便要回宫。李师师假意挽留道:“现在已经三更了,外面又冷又滑,圣上龙体又没有大好,不如待会儿再回去吧。”宋徽宗因身体还未痊愈,推脱朝中有事,便走了。
躲在床下的周邦彦听到二人的对话,心里如同吃了没熟的柿子一般,又酸又涩。他大笔一挥,填了一首《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李师师觉得周邦彦这首词写得不错,于是自己谱曲成歌,天天练习。
一日,宋徽宗再次驾临李师师处宴饮,酒宴上,李师师一时忘情,竟将这首词唱了出来。宋徽宗听到便问是谁做的,李师师随口说出了周邦彦。宋徽宗顿时明白,那日周邦彦也在屋内。堂堂大宋天子与妓女偷欢之时竟有第三双眼睛旁观,宋徽宗想来就气。而且周邦彦明知师师是天子的人还敢前来私会,简直是胆大妄为。宋徽宗恼羞成怒,当即找人搜罗周邦彦的罪证,将他贬出了京城。
周邦彦被押解出京,李师师前来为他置酒送别。席间,周邦彦写了首《兰陵王》来表达对李师师依依不舍的心情。李师师送别归来,宋徽宗已经久待了。宋徽宗问她了哪里,李师师毫不避讳的回答去送周邦彦了。说着,便将周邦彦写的《兰陵王》唱给宋徽宗听:“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唱到动情之处,竟泣不成声。
宋徽宗见李师师哭得可怜,又听这词写得悲伤,不禁有些凄然。想来周邦彦不过是个不懂事的书生,并没有要冒犯自己的意思。前些天在气头上,对周邦彦的处置过于严厉了。于是,他连忙下旨,将周邦彦招了回来。
宋徽宗也是个爱才之人,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他见周邦彦文采那么好,竟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两人每日谈诗论词,竟成了心意相通的文友。不仅前面的旧账一笔勾销,而且宋徽宗还封周邦彦做了大晟府(国家最高音乐机构)的大晟乐正。从此,周邦彦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过上了上宠下捧,衣食无忧的悠闲创作生活。
周邦彦身处北宋末世,国力衰弱,内忧外患,农民起义频发。但纵观周邦彦的作品,却丝毫见不到忧国忧民的哀怨与愤懑。他的词作虽流露了淡淡的愁绪,也不过是文辞华美的情调,“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最能印证周邦彦的词风。
这一切真要感谢李师师,若不是她当年的巧妙周旋,恐怕周邦彦就没有那么悠闲的创作环境了,有可能一生颠沛流离,怀才不遇,过着受人排挤的压抑日子。那么,他的词风或许又会是另一番模样,我们也就不会欣赏到那一首首精雕细琢,音韵婉转的词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