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武则天成为皇后竟因一首宫廷艳曲?
武则天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但其实武则天并不是他的名字,严格意义上说,武则天并非一个人名,而是姓氏和尊号的组合。武则天的闺名,时至今日历史学家们仍在不断地探究中,但她有另外两个名字,一个是她称帝时自创的“武瞾”,一个是她刚入宫时唐太宗所赐的“武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成为皇后的吧。
媚,可作动词,也可作形容词。作为动词时,媚属于贬义,如媚惑、媚上;作为形容词时,媚属于褒义,如《尔雅》称“媚,美也”,《广雅》称“媚,好也”。形容词的媚,多指女子姿态可爱,更侧重于婀娜多姿,惹人喜爱。
武则天就是一个美人坯子。《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载,“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新唐书·则天皇后本纪》载,“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新唐书·后妃传》载,“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父士彟……太宗闻士彟女美,召为才人,方十四”。
从以上史料可知,武则天不仅“美容止”,而且“有色”,唐太宗听说后,便将其纳入后宫,还赐了名号。《新唐书·后妃传》载,武则天入宫后,“既见帝,赐号武媚”。应该说,这是一个充斥着宫闱春色、儿女之情的别致名字。
唐太宗是好色之人,其后宫美女如云,相貌在武则天之上的应不在少数。武则天固然长得标致,又是太原从龙功臣、应国公武士彟的爱女,既有出众美貌,又有身份背景,各方面比较优越,但这不是她被赐号“武媚”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武则天之所以被赐号“武媚”,应该与一首宫廷艳曲有着莫大关系。
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南朝后期的梁、陈时期,宫廷艳曲盛行,其中以《舞媚娘》《玉树后庭花》《伴侣曲》等最为出名。这些曲子,特别是《舞媚娘》,虽然是靡靡之音,无益于朝政和民生,但深受上层社会喜爱,民间传唱也比较广泛。
《舞媚娘》有四个版本,最早为庾信所作。庾信原为南朝梁人,后入西魏、北周,早年在南梁时作《舞媚娘》词:“朝来户前照镜,含笑盈盈自看。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只疑落花谩去,复道春风不还。少年唯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庾信虽然去了北方,但其杰作《舞媚娘》词仍在南朝传唱。
后来,梁覆亡,陈建立,《舞媚娘》成为陈朝宫廷热门曲子。陈后主多才多艺,亲自为《舞媚娘》赋写新词,其一:“楼上多娇艳,当窗并三五。争弄游春陌,相邀开绣户。转态结红裙,含娇拾翠羽。留宾乍拂弦,托意时移柱。”其二:“淇水变新台,春炉当夏开。玉面含羞出,金鞍排夜来。”其三:“春日多风光,寻观向市傍。转身移佩响,牵袖起衣香。”儿女气息越发重了起来。
从词意中不难看出,《舞媚娘》是描写舞女歌伎曼妙秀丽的宫廷艳曲。自南北朝至隋唐,虽然朝代几次更迭,但这支曲子仍久经不衰,明人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乐通二》中称《舞媚娘》等三十七首曲“并周、隋以前之曲,在唐犹盛行”。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引《唐书》云:“高宗永徽末,天下歌《舞媚娘》”。
唐太宗是政治家,也是音乐爱好者,音乐素养颇高。他曾对大臣魏征、杜淹说过“今《玉树》《伴侣》之曲,其声具存,朕能为公奏之”(《贞观政要·礼乐》)的话。在这段话中,唐太宗虽然没有提到《舞媚娘》曲,但从《舞媚娘》曲“在唐犹盛行”的记载看,他本人应该对这首风靡数代的《舞媚娘》曲耳熟能详。
武则天进入后宫,其青春,其美貌,其妩媚,其婀娜,让唐太宗神魂颠倒。出于儿女情长,出于男女暧昧,唐太宗便有意为武则天赐号,而且是一个充满宫闺色彩的别致名字。舞与武谐音,且武媚与妩媚谐音,唐太宗下意识地联想到了耳旁时常萦绕的《舞媚娘》曲,这应该就是武则天被赐号“武媚”的由来。
然而,武则天外表妩媚,内心刚强,唐太宗对她越来越冷淡。后来,唐太宗病重,太子李治前来服侍,便与妩媚的武则天产生情感。这种情感,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肉欲情感,更是一种懦弱性格与刚强性格之间的互补。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为尼不几年,就被高宗李治接入后宫,既恩爱,又依赖。
永徽末年,在高宗的宠爱下,武则天在政治上迅速崛起,并设计害死了王皇后、萧淑妃。当时,高宗有意立武则天为皇后,但遭到多数臣属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一方面拉拢党羽,为其上位摇旗呐喊;一方面另辟渠道,把《舞媚娘》曲演绎为《武媚娘》曲,通过民间传唱,借助民间舆论,以抬高自己的曝光度。《舞媚娘》曲最终成为武则天登上后位的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