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问题 多国学者拟建“慰安妇”数据库
随着近年日本修改宪法的非和平主义思潮兴起,否认战争罪责的国家路线日益明显,能否正确认识并彻底批判“慰安妇”制度,已成为亚洲甚至世界各国与日本在战争责任问题上角力的焦点。
2月9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侵华战争‘慰安妇’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在上海师范大学开题。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告诉记者,“慰安妇”问题是现代亚洲历史的重要一环,在地缘政治上涉及日本及中国、韩国、朝鲜与东南亚诸国,在学术领域方面与中日关系、战后国际关系、国际法、战争赔偿研究等密切关联。
当代中国学者担当着追问历史真相、谴责反人类罪行的重大责任。从1992年起,苏智良就开始了侵华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并带领团队对各地幸存者进行调查,在文献资料、口述史料、影像资料和前期研究上,做了大量积累工作。课题组将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日军“慰安妇”制度的发生、发展及灭亡,详述受害者的遭遇及受害状况,以文献与口述材料互证的方式,揭露日本*刻意隐瞒这一战争犯罪的实质。该课题还将评价日本*的战争责任,考察战后国际社会和日本*对“慰安妇”问题的态度演变、受害者的*诉求历程,并探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路径可能。
“慰安妇”问题既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随着近年日本右倾化加剧,这一问题成为亚洲地区政治、外交绕不开的问题,而认识、研究、批判这一残酷的战争制度,离不开各国学者的协同合作,其中尤其需要发掘日本*档案、军队文献中的一手资料。课题组成员包括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他们计划对20年中国的田野调查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吸收,尽可能梳理与征引日本一手史料,构筑集全面、客观、多媒体于一体的“慰安妇”问题资料数据集成库。通过多重证据法,依据史料和多种叙事方式,再现即将湮没与消失的日本“慰安妇”制度在中国、朝鲜半岛、东南亚地区发生发展的历史。
在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下,“慰安妇”问题已成为妇女权益及其尊严的国际性*议题。与会专家学者表示,应建设多国学者参与的专题性网站,实现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证据的共享,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和加强社会民众对“慰安妇”问题的关注与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