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无间道 明成祖为何修寺建塔报母恩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建文元年,即公元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四年后,攻破南京,夺取帝位,成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因而也称永乐皇帝。
据有关史料记载,朱棣夺的帝位之后,便在南京中华门外的长干里修建大报恩寺和琉璃塔。建成后的大报恩寺成为江南三大寺之一,全国最大的讲经寺院,为包容各派的佛教义学讲堂,并一度成为管理全国佛教事务的僧录寺所在地。
大报恩寺的琉璃塔,高约七十八米,为当时全国最高的建筑和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以五色琉璃精工砌筑;塔顶悬挂一百四十多盏篝灯,夜晚点燃时,几十里外可见,当时有人称赞琉璃塔“白天似金轮耸云,夜间似华灯耀月”,并被明末清初文人张岱形容为“永乐之大窑器,中国之大古董”。公元1856年,大报恩寺和琉璃塔皆毁于太平天国的“天京事变”之中。
其实,古代皇帝兴建寺庙,多是因为自己笃信佛教而加以推重。但朱棣建寺修塔的目的却有着另一层难以言传的深意。据民国文人张惠衣的《金陵大报恩寺塔志》记载,朱棣建大报恩寺的原因是“欲报高皇帝深恩”,而建大报恩寺的琉璃塔,则是用来“扬先皇太后之德”。要向世人证明自己对朱元璋夫妻怀有深切的感恩之情,也就是说自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亲生儿子,马皇后就是自己的生母。那么,马皇后究竟是朱棣的生母吗?朱棣是朱元璋和马皇后亲生的儿子吗?
朱棣说自己就是孝慈高皇后,即马皇后亲生的儿子。据《明太祖实录》一书记载,朱棣系马皇后嫡出,后来的史籍如《明史》等正史多因循这种说法。但是此书曾经过朱棣下令进行了两次修改,以前的版本全部销毁,因而此书的记载是不足凭信的。由于朱棣修改了《明太祖实录》,因此,他的生母究竟是谁,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至今学术界未有定论。
朱棣出生之时,正值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际。朱元璋尚未建立明朝,而是忙于争夺天下,当时尚无朱棣生母的争论。等到朱棣夺位以后,关于他的生母是谁的问题突然敏感起来。自永乐年间以来,直到如今,各种官方史书和野史上都对朱棣生母问题有所记载和猜测。可见,朱棣的生母问题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对于实行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的明朝来说,这关系到嫡庶问题,并进而关系到帝位的合法性问题。对于后世的人们而言,明白这个问题,也就多少会对明初的政治情势有所了解。那么,朱棣的生母究竟是谁呢?
历史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朱棣的生母是蒙古人洪吉喇氏。洪吉喇氏是元顺帝的第三福晋,是太师洪吉喇特托克托的女儿。元顺帝败,朱元璋入大都见洪吉喇氏年轻貌美,就留在身边。然而她入明宫时就已经怀孕,所生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所以朱棣即元顺帝的遗腹子。其实这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徐达攻陷大都是元朝至正二十八年,即公元1368年,而朱棣生于元朝至正二十年,即公元1360年,两者相差达八年之久,朱棣怎么可能是蒙古人洪吉喇氏所生呢?
而史学界最普遍的一种观点是,朱棣的生母是个高丽人,李姓,封贡妃。证据是《南京太常寺志》所记载一句话:“右一位贡妃生成祖文皇帝”。后来有史料称,明朝弘光时期的礼部尚书钱谦益和大理寺左丞李清经过实地察看,证明明成祖朱棣的生母就是贡妃。当时,钱谦益和李清二人利用职务之便,于弘光元年元旦利用祭祀孝陵的时机,悄然打开孝陵寝殿,“入视果然,乃信”。
历史上还有一首诗记载了朱棣生母身后之事:“高皇配在天,御幄神所栖。众妃位东序,一妃独在西。”众妃在东,为何只有“一妃独在西”呢?其实,“西”就是“右”,可见,这“独在西”的“一妃”正是《南京太常寺志》中所记载的“生成祖文皇帝”的“右一位贡妃”。“成祖重所生,嫔德莫敢齐。”说明成祖非常重视他的生母,其他的妃嫔没有能够跟他生母相比的,他非常的重视他的生母,下边说:“一见异千闻!实录安可稽?”由此不难看出,朱棣是清楚的知道谁是自己的生身之母的。
那么,朱棣既然知道自己的生母是一位高丽的贡妃,自己有一半朝鲜的血统,为什么还要说自己是马皇后亲生,甚至不惜花费巨资修建大报恩寺和琉璃塔,高调宣扬自己要报恩于马皇后呢?这自然事关嫡出还是庶出的重大问题。
中国古代正妻生的儿子称嫡子,非正妻生的儿子称庶子。正妻被称为嫡母,其它的妾被称为庶母。而对帝王家来说,嫡子和庶子在名份上则更有重大的差别。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皇帝死了,皇位要由嫡长子继承。即使嫡长子死得早,如果嫡长子有儿子,也要由嫡长子的嫡长子来继承,其它庶子则不得觊觎。
明朝当然也不例外,皇位继承制为嫡长子继承制,只有嫡子继承皇位才能深孚人心,否则会危及皇权的稳定。因此,朱元璋死后便将皇位传给了皇孙朱允炆。而朱棣经过“靖难之役”的军事政变夺得皇位之后,为了表明自己不是篡权夺位,而是名正言顺地的继位,便抬高自己为马皇后所生。所以,朱棣不惜花费巨资建寺修塔,“扬先皇太后之德”,表面上一切打上“报母恩”的旗号,在纪念自己的生母,而背后之意其实就是为自己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