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为李宸妃平反昭雪?狸猫换太子不攻自破
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电视剧《包青天》,“狸猫换太子”这一情节也是最受关注的。故事很精彩,然与史实出入较多,有许多想象和拼凑的成分。历史上刘后过世、宋仁宗亲政的明道二年(1033年),包拯刚中进士不久,而且因为父母年高,朝廷任命他为大理评事、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的职务,他都辞不赴任,一直在家侍奉双亲。直到景祐三年(1036年),包拯才出来做官,担任天长(今安徽天长市)知县这样一个小官,根本没有机会和能力去审理这样一个大案。不过故事与历史的巧合是,宋仁宗的确不是刘后所生,他的母亲也的确姓李,宋仁宗也的确曾为自己的身世而大动干戈。
宸妃姓李,原本是刘德妃的侍儿,她生得花容月貌,却是庄重少言,她的进幸也没有什么戏剧性的情节,等到怀孕后,与其说是喜坏了宋真宗,倒不如说是喜坏了刘德妃。刘德妃当时已被立为皇后,膝下无子,经过宋真宗同意,把襁褓中的宋仁宗赵祯立为己子。为了弄假成真,掩人耳目,她把婴儿赵祯从他母亲的怀抱里夺走,交给了淑妃抚育。这样,仁宗小时同生母同居一宫,却是母不认子,子不认母,活活地割断了他们间的血肉联系。
天圣九年(1031),李婉仪病危,刘太后晋升她为“宸妃”。一年后,就去世了。本来刘太后想用普通宫人的礼仪来安葬她。但是在当朝宰相吕夷简的劝说下,采用一品仪殡葬于洪福寺,在皇仪殿举行,丧礼举行得格外隆重,众宫女恸哭致哀,送葬队伍竟“繁华辉焕,蜿蜒三十余里”。
然而,在公元1033年,六十五岁的刘太后也走完了自己生命的历程。临终时,她留下遗诏:“尊杨太妃为皇太后,与皇帝同议军国重事。”当时,仁宗已经二十四岁。皇帝已成年,为何要女后相继听政?这下激怒了一班元老重臣,仁宗的叔父八大王元俨直接吐露了当年的真相。仁宗听后,号啕大哭,下哀痛之诏自责,并派兵包围了刘太后娘亲的府第。身为天子,不能保护自己的母亲;身为人子,不能孝敬自己的生母一天,让母亲含恨而死。真是震惊,悲痛,愤恨!
仁宗决定重葬他的生母,尊宸妃为皇后,谥章懿,亲临殡仪之所祭告。待开棺考察之时,李宸妃安详恬静,栩栩如生,身着皇后礼服,没有鸩杀、残害或者虐待的迹象。这时仁宗才下令解除对刘姓戚属的包围,在焚香泣告生母李太后的同时,也祭奠了养母刘太后。
所以,仁宗生母之谜已经解开。可以肯定的是:包公与李宸妃的平反昭雪毫无关系;李宸妃也不曾流落民间。至于刘德妃把仁宗收为己子,是使用狸猫换太子手法、移花接木手法,还是正常的过继承嗣,则永远是一个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