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德王帝乙简介 帝乙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
帝乙,商朝第30代国王,姓子名羡,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后继位,夏商周断代工程把他的在位时期定为前1101年—前1076年。死后葬于殷。
中文名:子羡
别名:帝乙
职业:商朝君王
父亲:商王文丁
在位时间:26年
所属年代:商代
简介
帝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羡,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后继位,即公元前1101年继位,公元前1076病卒,葬于殷。在位26年,死后由其子辛(即大名鼎鼎的纣王)继位。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又被后人称为帝乙大帝。
生平事绩
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当时,江淮之间的夷族又强盛起来,准备大举进攻商朝。帝乙在位的第九年,出兵征伐岛夷和淮夷,半路上受到孟方(今河南省睢县附近)的截击。帝乙率领诸侯伐讨孟方,得胜。第二年,帝乙继续南下征伐夷族,到达淮水流域的攸国。帝乙和攸侯喜合兵攻伐夷族,于第二年得胜而归,帝乙在位的第十五年,再次率领诸侯南征夷族。
因长子微子启的母亲在当时地位卑贱,所以不能立为嗣,而少子帝辛的母亲为正室,所以转立帝辛为嗣,就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商纣王。
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
帝乙帝辛攻东夷之战
商朝晚期,国势日衰,东方夷人各部趋于强盛,“分迁淮岱,渐居中土”(《后汉书·东夷传》),不断侵袭商统治地区,尤以活动于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的尸方(夷方)及江、淮之间的淮夷为甚,严重威胁商朝后方。
约公元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初,商王帝乙、帝辛(纣王)相继对东方夷人展开了长期的战争。帝乙九年二月,商王得知夷方欲大举攻商,乃率军出征夷方,因中途遭盂方(今河南睢县附近)军截击而回师。帝乙十年二月,商王率大军击败盂方,于九月进至淮水流域的攸国,与攸合兵进攻,大败夷方军。至次年五月返回商都附近,前后费时达260天。帝乙十五年,商王再次率诸侯远征夷方,到达雇(即顾,今山东鄄城东北)、齐(今淄博东北)等地,至次年三月胜利班师。帝辛继位后,因周族崛起,威胁商朝西面,欲移兵攻周,在黎(今山西长治西南)大规模聚集、检阅军队。东夷又乘机大规模攻商,迫使帝辛全力经营东南,连年对东夷用兵。相传商军曾组织象队参战,经多次激烈战斗,终将东夷平定,俘虏众多夷人,以补充奴隶和兵员。帝乙、帝辛攻东夷之战,使商朝国力大损,加速了商的灭亡,故有“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左传·昭公十一年》)之说。另一方面,中原地区先进文化随着战争传播于东方,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起着积极作用。
商帝乙攻人方之战
商王帝乙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帝乙率领商军,进攻人方(黄、泗、淮流域,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的作战。
人方,又称尸方、夷方,生活在东部地区,是夷人的一个方国。它发展迅速,经常进入商境攻掠,与商为敌。武乙(约前12世纪)曾攻打过人方。帝乙时,双方矛盾更为尖锐。帝乙十年,商王征调大量步兵亲自率领,并命东部属国攸国(今安徽宿州附近)国君攸侯喜,率本国军队协同进攻人方。商军从东部重镇大邑商(今河南商丘)东进,到达攸国东部边境城邑永(攸东数十里),以此为前进基地与人方军队交战。帝乙指挥商军列阵缓慢向前推进,进攻人方军队。同时,令两翼实施夹击,一举打败人方。两次攻人方都擒获敌酋,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