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之战历史意义:秦国的统一过程有何意义?

秦拔宜阳之战,在秦的统一过程中有重大意义。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大治。周显王三十年(公元前339年),孝公死,子驷立。商鞅被诛,但秦法未败。驷即位的第十三年,秦继齐、魏之后,始称王,是为秦惠王。《史记》说:“其后诸侯皆为王。”秦惠王雄才大略,广揽各国贤才为己用,张仪入秦为相。张仪向秦惠王献计,力主伐韩。“下兵三川(黄河、洛水、伊水一带),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建王业。大臣司马错力主伐蜀,惠王从之。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国益富强。然后,秦大举攻赵,取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攻楚,取汉中。至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王死时,秦已东扩至今宜阳、渑池西部。

秦惠王之子荡即位,是为秦武王。秦武王不悦张仪,张仪离秦去魏,相魏一年而卒。秦以樗里疾为右丞相,甘茂为左丞相。秦武王思张仪之言,谓樗里疾道:“寡人生于西戎,未睹中原之盛。若得通三川,一游巩、洛之间,虽死无恨。”樗里疾道:“王之伐韩,欲取宜阳以通三川之道。然而宜阳路远而险,劳师费财,魏赵必出兵助韩,因此,此事断然不可。”秦武王复问于甘茂,甘茂道:“请让我出使大梁,约魏相助。”武王大悦,使甘茂出使魏国,魏王许诺助秦。

甘茂与樗里疾素来不和,恐樗里疾从中阻挠,先遣副使向寿回奏秦王,而甘茂自己滞留于息壤。秦武王至息壤,甘茂道:“宜阳为县名,其实是个郡。攻伐宜阳,山高路远,必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过去有个与曾参同名同姓的人,他杀了人,先后有三个人告诉曾参之母其子杀人,最后曾母不得不信,逾墙走匿。我没有曾参之贤,大王对我的信任没有曾母对曾参的信任度高。如果我率军攻宜阳,久攻不克,而朝中大臣诋毁我,大王也必然对我生疑。”武王道:“寡人不听人言,请与你结盟。”于是,君臣歃血为盟,藏誓书于息壤,遂发兵五万,使甘茂为大将,向寿副之。宜阳是韩国西部屏障。韩国中后期领土由三部分组成,即上党(今山西南部)、南阳(今济源、焦作)、新郑,宜阳是联结三地的枢纽。宜阳也是二周的门户,宜阳与东、西周一起成为秦东进的障碍,时人苏秦曾说过:“韩东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长阪之塞。”故韩国在宜阳布下了重兵,周王室也暗中相助。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即秦武王三年冬,甘茂兵临宜阳城下,宜阳守军顽强抵抗,秦兵围城五个月,无法攻下该城。右丞相樗里疾进言于秦武王道:“秦师老矣,不撤回,恐有变。”武王召甘茂班师。甘茂乃作书一封,使人送达武王,武王启函视之,书中惟有“息壤”二字。武王大悟,命令大将乌获率兵五万,以助甘茂。韩王亦使大将公叔婴率军救宜阳。甘茂、乌获两军会合,大破公叔婴于宜阳城下,然后,乘胜攻占宜阳,斩杀韩兵六万,降者无数。韩王恐惧,使相国公仲侈持宝器入秦乞和。秦武王大喜,许之。诏甘茂班师,留向寿安抚宜阳地方。

秦取宜阳,韩国断为三,国力大衰。对山东各国而言,宜阳其实也是门户。秦得此城,可以挟二周北攻燕赵,东伐魏齐,南伐宛楚,实施大规模兼并战争。秦对宜阳城进行加固,成为东扩的桥头堡。从此以后,山东六国转入战略防守阶段,直至灭亡。从这个意义上说,秦拔宜阳之战是秦统一六国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