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轶事:一封介绍信带来了黄埔第一将

1924年6月,孙中山在中国*和苏联的帮助下,于广州黄埔长洲岛创建“中国*陆军军官学校”。这个学校有一个更著名的名字——黄埔军校。

从1924年到1949年底,黄埔军校在大陆开办了23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培养出了23万多名毕业生。其中,不少毕业生成为*与*的知名将领。

杜聿明:同时收到国共两党“入党登记表”

1948年,淮海战役快要结束时,*曾以人民解放军中原和华东两司令部的名义,写了一篇800余字的广播稿《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让杜聿明几乎家喻户晓。杜聿明也是黄埔一期出身。

杜聿明是陕西米脂县人,书香门第出身,可他却老想着投笔从戎,干出一番可歌可泣的事业。1923年,杜从榆林中学毕业后,一次无意在《新青年》上看到黄埔军校的招生广告,同时,也在另一份报刊上看到吴佩孚办洛阳军官学校的招生广告。经过慎重考虑,杜聿明选择了黄埔军校。

1924年3月,杜聿明与堂兄杜聿鑫,同乡青年阎揆要、关麟征等11人,从北京取道天津,搭乘英轮南下广州。他们在陕西会馆住下后,随即上街打听招生情况,获悉军校还在招生,但报名者超过1000多人。为了保证被录取,他们决定由杜聿明执笔,给*元老、原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先生写了封信,请求他帮忙做个介绍。原来于右任是杜聿明父亲的同窗好友,又同是早期的同盟会员,感情很深。半个月后,爱惜人才的于右任回信,不但请他们吃饭,还慷慨地写了一封介绍信给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说这里有11位陕西有志青年,前来报考黄埔军校,希望破格录取,以便将来到北方开展工作。

据称,蒋介石收到于右任的介绍信后很高兴,专门找来负责录取工作的人员,当面交代说:“于先生送来的学生理应全部收下!”

4月下旬,黄埔军校举行最后一次补考。也许是因为运气好,也许是于右任的介绍信起了作用,总之4月底放榜,杜聿明等11人全部榜上有名。入校后,杜聿明收到了*和*的入党登记表。那时候,他对于什么是*、什么是*一无所知,只好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他想,“共产”大概就是把家里的财产拿出来分给大家。杜聿明家中比较殷实,有些舍不得“分财”,所以就填写了*的表格。

当然,杜聿明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他加入*的当儿,他的妻子曹秀清正在陕西榆林中学,举着右手向*党旗庄严宣誓呢。他更没有想到,后来他能当上*的大官,1949年却成了*的俘虏,1964年又担任了人民*的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