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常识 饭后护肝2诀窍
养肝护肝要从小事做起,比如吃饭2个小诀窍就能做到!想知道如何养肝?看下面怎么说吧:
肝脏是一个脆弱的器官,如果保护不好便可能致病。病毒侵入肝脏后,肝脏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肝细胞变性肿胀,肝脏内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导致肝脏肿大,正常功能衰退。大部分肝病可治愈,但少数迁延不愈,变成慢性肝炎。
肝脏的保养很重要,专家建议要在生活中学会养肝护肝。饭后养肝护肝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肝病患者应忌饱餐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因为人体胃肠道所吸收的各种物质,包括营养物质和毒素等,经胃肠道的血管系统,由肝脏的门脉进入肝脏内进行分解、合成及解毒。肝病后,为维持肝细胞的代谢和细胞修复、再生,必须供给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但必须适量,俗语说“物极必反”,如果饮食过量,不仅增加了肝脏及其他脏器的负担,而且导致物质吸收过剩,出现脂肪肝、高血脂等并发症,久则会出现肝硬化,因此肝病患者应忌饱餐。
2、饭后静坐休息10-30分钟
专家提醒大家,吃完饭后静坐休息10-30分钟的时间,再去睡午觉、散步或是做别的事情。这对人们肝脏的保养,尤其是有肝病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肝脏是人体造血和用血的重要器官,身体内的营养成分也是要借助血液经由肠道经过静脉运送到肝脏的。但是,当人们在吃完饭后,尤其是午饭,因为午饭吃得一般都比较多,身体内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内参与食物消化的活动,而且,有数据能够说明,当身体由躺下到站立,流入肝脏的血流量就要减少30%,如果再行走、运动,血液就又会有一部分流向手足,此时,流入肝脏的血流量就要减少50%以上。
如果肝脏处在供血量不足的情况之中,它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对肝脏的不同程度的损害。对于患有肝病的朋友,因为他们的肝脏本身的运转能力、抵抗损伤的能力都较平常人要弱一些,所以更要注意不能在刚吃饱饭后就做别的事情,可以像专家建议的闭目养神10-30分钟,努力在肝脏细胞被损害的时候,尽可能使血液多流向肝脏,供给肝细胞氧和营养成分。
最不靠谱的长寿误区
不少医学家提倡“中和以养生”,即无论饮食起居、思虑情感等身心活动,都要有所节制,恰到好处。“能中和者必久寿”,只有保持不偏不倚的和谐状态,才能延年益寿。
劳动者一定能长寿?
资料表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生存能”,其释放速度快慢与寿命长短相关联,释放越慢则寿命越长,反之则越短。剧烈的体能消耗加快了生命过程,加速了身体某些重要器官的“磨损”和“创伤”,会导致早衰发生。
足够的证据表明,过度运动也会对身体造成损伤。流行病专家调查了2500名从事长跑运动的男女,一年后,1/3以上的人因肌肉拉伤等原因缩短或放弃了这项运动,1/7的人由于运动过量而引起损伤,不得不进行治疗。
因此,许多学者提出了新口号——“生命在于运动加静养”。众多以终生静养为主的作家、画家、科学家、作曲家等长寿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吃素者一定能长寿?
营养学家认为,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有两种。一种是完全蛋白质,又称优质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氨基酸在内的所有氨基酸,奶类、精肉、禽蛋和鱼虾等动物性食物是此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另一种是不完全或半完全蛋白质,所含氨基酸数量不足,而且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植物性蛋白质即属此类。如果长期吃素,完全蛋白质得不到及时与足够的补充,则会引起血浆蛋白降低、体重减轻、贫血、浮肿、免疫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骨折不愈合等。
低胆固醇者一定长寿?
很多中老年人为预防动脉硬化症,对动物内脏、蛋黄、肥肉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敬而远之。但有人指出,对胆固醇不必“闻风丧胆”。一是胆固醇有好坏之分,其中的高密度胆固醇是良性胆固醇,可预防动脉硬化发生。因此,在胆固醇总量内,如果高密度胆固醇占大多数,即使胆固醇含量高也不会导致动脉硬化。反之,如果低密度胆固醇含量占大多数,即使胆固醇总量不高也可以导致动脉硬化。
二是胆固醇对人体有重要和必需的一面。如类固醇激素、性激素、皮质激素、维生素D等,这些维持人体正常生理与代谢功能的重要物质,其合成的原料就是胆固醇。另外,人体的免疫功能只有在胆固醇的参与下才能发挥作用。实验证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与癌症的发病率呈反比例关系,尤其是食道癌、直肠癌、淋巴瘤等。长期不吃高胆固醇含量食物的人,由于血液中胆固醇过低,其癌症的发病机会是胆固醇正常人的3倍。
刷牙不彻底会减寿13年
美国科学家称,刷牙不彻底导致的牙菌斑、牙周炎问题可能加大患癌症死亡的风险。一项研究更显示,严重的牙菌斑、口腔细菌问题会将患癌死亡的风险增加80%,可能减少13年寿命。
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11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称,刷牙不彻底导致的牙菌斑、牙周炎问题可能加大患癌症死亡的风险。据报道,五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有口腔感染和发炎症状。一项研究更显示,严重的牙菌斑、口腔细菌问题会将患癌死亡的风险增加80%,可能减少13年寿命。
据报道,牙周病会导致口臭、牙龈出血、严重则致龋齿、退缩龈以及牙齿脱落等。科学家称这与一系列慢性疾病有关,如心脏病的部分病因是由牙龈开始出现的炎症进入血管导致的。
瑞典科学家所做的类似研究称,口腔卫生不良可能意味着同时拥有其他一些容易引致癌症的生活习惯。
瑞典科学家从1985年开始进行了一项长达24年的研究,他们在斯德哥尔摩随机抽取了1390名成年人进行了体检,研究起步时所有被调查者的年龄在30-40岁,科学家将他们有可能引起癌症的生活习惯(如吸烟等)记录在案,包括口腔健康情况,被调查者中没有人有严重的牙周病,但牙齿和牙龈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牙菌斑问题。
至2009年,已有58人死亡,其中1/3是女性,35%因患癌症而死。研究中,男性平均死亡年龄为60岁,女性则为61岁,这些死者中,女性比预期寿命短13年,男性短8.5年,所以他们被视作过早死亡。研究中女性主要是因乳腺癌死亡,男性所患的癌症种类却不相同。去除其他因素(如是否吸烟)的影响,患有牙菌斑、牙周炎和过早死亡间的相关性仍然较高。
结语:我们能活多久不是取决于上帝,而是由自己决定的。一个人如果每天抽烟、酗酒,还妄想谈什么健康、长寿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文章原载于《都市健康人》,作者:卢色、楼雨、计在线,刊期:2012.10,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