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为太原文庙亲自选址 倡导集资不动用公款
清光绪七年(1881年)12月24日,时年44岁的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也就是在这一年,汾河决堤,原在城西县前街(即今府西街西段)一带的太原府城之文庙,毁于大水。
府城缙绅学士,集聚府衙请求太原知府出面重建。太原知府把府城众文士的联名书上呈山西巡抚张之洞,请巡抚大人定夺。当时张之洞就任抚台不久,为稳定太原文人之心,便决心重建一座规模更大的文庙。他倡导集资,并亲自选址,没有动用公款,于同治年间焚毁的崇善寺废墟之地,很快建起一座规模宏伟的新文庙。新建的文庙,占地13000多平方米,由亭、殿、门、庑、祠组成三进院落,利用前崇善寺未毁的零星建筑,较之原庙更为庄重、婉雅、俊逸。
公元1919年(民国8年),太原文庙被辟为省图书博物馆。1927年又易名为“山西省民众教育馆”。在这一期间,供奉孔子的大成殿,改作“古代礼物乐器陈列室”,威严肃穆的大成门,改成“礼堂讲演厅”。其它殿宇或为阅览室,或为书库,或为其他活动室和陈列室。
公元1937年,日军进攻太原。太原沦陷之后,伪太原市*又把文庙更名为“山西省新民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