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对天下影响最大的女人竟然是她!

她是明朝的“白素贞”,不是因为她是一条白蛇,还是因为她率领着一只叫“白杆兵”的军队,同时她字“素贞”。她叫秦良玉。她是明朝末年战功赫赫的大猛女,军事统帅、民族英雄、军事家。她和她的“白杆兵”参加过平播、援辽、平奢、勤王、抗清、讨逆等等诸多战役。

她战功赫赫,一介女流,四十多年里,她靠战功做官至大明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忠贞侯、一品诰命夫人。她死后,还被南明朝廷追谥曰“忠贞”。《明史》中这样记载她:“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她和她的白杆兵凶悍到清兵听到都得打哆嗦!秦良玉一生戎马,兵锋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大半个中国被她打遍了。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女子。

秦良玉的娘家出自著名的忠州秦氏家族,始祖秦安司于元朝时期从湖北麻城县迁入四川境内,后裔分散居住于忠县等地。她的父亲秦葵是位具有爱国思想的书生,饱读诗书,见多识广,是一方名士,育有三男一女,秦良玉是老三,上有哥哥下有弟弟,秦良玉是家中唯一的女孩,父亲认为她虽是女子,也应习武自卫,研读兵书,以免在兵火战乱中“徒为寇鱼肉”。

从小父亲的教育为这位传奇女子日后的戎马一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万历二十七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起兵*,次年二月朝庭集结大军,兵分八路围剿叛军,石柱宣抚使马千乘率五百精兵参与平叛,秦良玉参与出征。在平叛战争中,秦良玉初露锋芒,“连破金筑七塞,取桑木关,为南川路战功第一”。

万历四十一年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陷,冤死云阳狱中,朝庭因秦良玉屡立战功,下令让她代替马千乘,当了石柱宣抚使,从此秦良玉卸裙钗、易冠带。连她的女侍卫都一身戎装,白杆兵开始威震天下。

在整个明末的天下动荡这一段历史中,秦良玉始终站在明王朝这一边。崇祯二年十二月,清兵绕道喜峰口,攻陷遵化,直逼北京城下,次年又向东攻占永平、滦州、迁安三城,包围北京,崇祯皇帝匆忙下诏征调天下兵马勤王。秦良玉知道了这件事,拿自家积蓄筹集粮饷,火速带兵北上,当时各地先后赶来的十几万官军,均屯驻在蓟门近畿一带,互相观望,畏缩不前。

崇祯三年(1630年),皇太极攻榆关不入,便带兵绕道长城喜峰口入关,攻陷遵化后,进抵北京城外,连克永平四城,再次包围北京。秦良玉得到十万火急的勤王诏书之后,即刻提兵勤王,星夜兼程,直抵宣武门外屯兵,当时,闻诏而至的各路勤王官军共二十万有余,但顾忌清兵凶残,无人敢带头出战。

秦良玉“白杆兵”人数虽然仅有数千,昔日浑河血战,让满洲兵们再也忘不了这些身体矮小手持超长锐矛的士兵。因此,听到白杆兵来了,清兵就开始肝儿颤,一看这些小个子又端着长矛冲上来,满洲兵腿肚子都哆嗦,加上明军中又有孙承宗这样的老将在旁策应,白杆兵战果辉煌,又因为山海关迟迟没能攻下,皇太极担心日后遭首尾夹击,最终皇太极放弃了已经迟到嘴里的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撤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