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懿文太子不死 大明王朝会是另一种走向吗?
今天小编不给大家整悲伤的晚清史了,还是让我们回到明史吧。在这里小编要给大家开门见山地抛出一个问题来,即本文的标题——如果懿文太子朱标不死,大明王朝的历史会是另一种走向吗?
看到这,有的读者可能就会拍案而起了。什么!小编这不是在说废话吗?一个该死的人没有死,你说大明历史会不会是另一种走向!而且这个人不是别人,他可是朱元璋最看好的接班人,英年早逝的太子朱标啊!
哈哈,肯定有读者会这么想,其实小编我跟各位的想法一致,朱标若是不死,大明的历史肯定会有所改变,而且整个走向都会有所不同!
言及至此,可能又有一批读者站出来批评小编了。什么!小编你难道不知道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合力推动的吗?你说大明的历史会因为一个人是否早逝而做出改变吗?你这是赤裸裸的历史唯心主义!
哈哈,历史有时候就是很诡异,理不辨不明,现在小编就来说说自己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答案。其实小编认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做个反证,即朱标早逝与不早逝之间,到底会有何不同?
当然,历史上的朱标肯定是早逝了,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洪武二十五年,即公元1392年,朱标病逝。当年八月,被葬于明孝陵的东面。明孝陵本来是朱元璋的陵寝,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没住进明孝陵,旁边的邻居就确定了,而且还是自己的嫡长子。你说朱元璋能不悲哀吗?于是爱子心切的他就给了儿子一个“懿文”的谥号,史称“懿文太子”。
朱标死了,导致的最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朱元璋苦心培养的接班人没了。那时候的朱元璋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在白发人送走黑发人后,朱元璋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即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做了皇太孙。意思是想告诉群臣和诸王子,虽然嫡长子朱标死了,但是朱标的嫡长子才是大明帝国的合法接班人。
而这一决定的后果,大家也都很清楚。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后来他推行削藩的政策,结果等削到他四叔燕王朱棣的时候,燕王反了。经过四年的战争,最终还是让“燕子飞过了南京城”。而朱棣也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成功的藩王。
而朱标若不死,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虽然有的读者可能会说朱允炆的文弱是承袭于朱标,所以朱棣既然能造侄子的反,他也能造哥哥的反。对于这个说法,小编认为朱棣有可能在朱标上台后“一如既往”地*,但是他绝无可能*成功!
为什么小编会如此断言?其实小编是从朱棣*成功的因素中分析得出的。大家都知道,朱棣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成功的藩王,很大一部分原因和他老爹朱元璋大杀功臣有关。
史书记载,当还是燕王的朱棣在北京起兵时,在南京的朱允炆居然无将可派,无奈之下只好起用唯一幸存下来的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后来又派出了坑爹的官二代李景隆继续讨伐。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战局在短短几年就被燕王扭转,南京城破,朱允炆下落不明。
那反过来讲,朱标若是活着,朱元璋就不会对能打仗且有战功的武将大开杀戒了吗?答案很可能是不会。明洪武时期,朱元璋亲手罗织的两个大案,一个是针对文臣集团的“胡惟庸案”,一个是针对武将集团的“蓝玉案”。而“蓝玉案”的爆发背景正是由于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即位的朱允炆年纪弱小,朱元璋为了能让自己的孙子有一个安定的接班环境,于是才对有战功的武将痛下杀手,逐一清除。
“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而前一年太子朱标病逝。在这两起事件之间,朱元璋立了十五岁的朱允炆做了储君。也就是在这段时间,燕王朱棣向老爹朱元璋暗示:“在朝公侯,纵恣不法,将来恐尾大不掉,应妥为处置”。
当然令朱元璋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虽然帮自己孙子清除了武将集团,但是因为没有这些战功卓著的武将庇护,朱允炆的*很快就被他的叔叔夺了去。自此,大明的历史转向了另一个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