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为何不直接杀慈禧?六个字 不想不能不敢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读历史,却常常不知不觉进入一种上帝视觉,替古人担忧,为古人召集,甚至时不时要帮古人作出决策——比如,题目中所言,建议清朝光绪皇帝直接杀了慈禧,然后学习明治天皇,改革维新,开创一个美好的时代。
就算时光倒流,历史重来,光绪和慈禧都重新站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继续扮演角色。光绪会找机会直接干掉慈禧吗?
不会。原因就是六个字:不想、不能、不敢。
首先是不想
光绪和慈禧是什么关系?光绪的父亲是慈禧老公的异母弟弟,光绪的母亲又是慈禧的亲妹妹。这就是说,光绪是慈禧的侄子加外甥。实际上,慈禧在很长的时间,是把光绪当亲儿子看待的。他们之间感情,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得多。
换一个位置想一下:你会为了所谓的国家大事,干掉自己的母亲吗?肯定不会,对吧。光绪也是这样想的。
对于年轻、刚刚走上政坛的光绪来说,母亲是第一位的,国家是第二位的。变法之前,他在给军机四卿之一的杨锐的密诏中说,“今朕问汝:可有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
意思是说,光绪既要变法,“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又不愿得罪慈禧,“有拂圣意”。为了不得罪慈禧,光绪甚至宁愿将此事缓一缓,“候朕熟思,再行办理。”
光绪行事谨小慎微,生怕惹怒慈禧,怎么会想到对她下狠手呢?因此,杨锐也安慰光绪:“太后亲挈大位授之皇上,皇上宜以孝先天下,遇事将顺。变法宜有次第,进退大臣不宜太骤。”建议他先尽孝道,再慢慢变法。
其次是不能
退一步说,如果光绪真的以国家*为念,下了除掉慈禧的决心,就能杀掉慈禧吗?
答案当然是“不”。光绪根本就没有杀掉慈禧的能力。
光绪真要杀慈禧,不可能自己操刀,亲自上阵,而是依靠身边的亲信。可是,那时候,光绪能够信任谁呢?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就算了,他们身份卑微,可能连老佛爷的面都见不了。而且都是一些书生,动动嘴还行,动刀动枪不是他们的强项。在宫内,几乎所有有能力完成这项任务的内臣,包括光绪身边的两个太监大总管,都是慈禧一手提拔使用的,光绪敢去找他们?
其实,就算光绪放下帝王之尊的面子,亲自操刀,也很少有机会杀慈禧。光绪与慈禧虽然同处深宫后院,实际上见面的机会极少。而光绪要见慈禧,是要打报告,经过批准,才能前往慈禧的居处。而在慈禧的住处,太监宫女一堆,怎么下手?
那么,慈禧出门了,有没有刺杀的机会?更不可能。那时候,慈禧身边跟着好几百人,前呼后拥,形成一堵堵肉墙,再猛的刺客,都不会选择这种时机吧?
至于光绪被软禁之后,想走出瀛台一步都不可能,刺杀慈禧更像是天方夜谭。
最后是不敢
再退一步假如光绪拥有了刺杀慈禧的能力,他就会下手吗?
他不敢。
在光绪登上皇帝位置之际,慈禧在清朝政坛的地位已经相当稳固,牢牢把持着朝政。朝廷内外,稍有权力的人,都是她提拔栽培起来的。光绪皇帝真的一刀杀死慈禧,那么,他必将直面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光绪虽然贵为皇帝,可却相当于一个孤家寡人,如何应对这种巨大压力?
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光绪费劲心思杀掉了慈禧;朝政大乱,袁世凯等人以“弑母”“大逆不道”等罪名,将光绪赶*,重新立一个傀儡。光绪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捞着——除了无数让他背负终生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