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在历史深处的吴三桂谋士 不为人知的吴三桂
吴三桂一生在明朝、大顺朝和清朝诸政权之间投机取巧、反复无常,堪称明末清初的大阴谋家。然三桂极善笼络人才,身边聚集了大批谋士为其效命,这些淹没在历史深处的阴谋家背后的阴谋家,在三桂反清的过程中推波助澜、出谋划策,在滚滚东去的历史长河中搅起朵朵浪花,亦不失为一景。
1、在吴三桂的众多谋士中,方光琛、刘玄初二人堪称智囊。方光琛是明朝礼部尚书方一藻之子,善谋略,早年曾与吴三桂缔盟为忘形交,后亡命至云南,入吴三桂幕。方光琛为三桂心腹,深受信赖,可谓首席谋士。三桂谋士中最具战略眼光的当属刘玄初,刘玄初原是大西农民军蜀王刘文秀帐下幕客,刘文秀兵败后转为吴三桂谋士,此人极具大局观,眼力深邃,可惜他的很多谋略并未被三桂采纳。
2、吴三桂受封云贵后,*恶性膨胀,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引起了清廷的极大不安。康熙帝亲政后,鉴于历史上的藩镇之祸,更是认为吴三桂及耿精忠、尚可喜三藩不可不撤。康熙十二年春,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尚可喜申请撤藩实际上是害怕位高权重引起朝廷怀疑,最终招来祸事,故以此保全声誉,以求善终。康熙抓住这一难得时机,顺水推舟,乘势作出了令其移藩的决定。
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假意上疏朝廷,请求撤藩,以试探康熙帝态度。对此,刘玄初极力进行劝阻,提醒吴三桂不要自己陷自己于被动的境地,“上久思调王,特难启口,王疏朝上而夕调矣。彼二王辞者自辞,王永镇云南,胡为效之耶?不可。”(皇上很久就想把您调离云南,但特难开口。您上疏,一定会朝上而夕调。尚、耿两王愿辞就让他们辞去,您可永镇云南,为什么非要效法他们呢?您不可上疏!)但吴三桂并没有理会刘玄初的劝谏,反而气冲冲地说,“予疏即上,上必不敢调予;具疏,所以释其疑也。”(我马上就上疏,皇上一定不敢调我。我上疏,是消释朝廷对我的怀疑)。由于这件事,三桂迁怒于刘玄初,让他外任盐井提举。
结果正如刘玄初所料,康熙帝顺势允其撤藩,还派专使至滇,雷厉风行地办理撤藩事宜,由此证明了刘玄初的远见卓识。“未几,有贵州之变,三桂思玄初言,以之留守学士”,很快又把他召了回来。吴三桂还在内心深处始终幻想能与康熙达成某种政治上的妥协,但谋士们却远比他清醒,方光琛一针见血地指出:“王欲不失富家翁乎?一居笼中,烹饪由人矣!”在形势的逼迫下,吴三桂顿生反义。为此,三桂决定先找方光琛筹划。平日,吴三桂待方光琛甚厚,每有余暇,二人经常评论世务,很是融洽。吴三桂第一次找方光琛时,没有明说*;第二次谈话才说出本意,但方光琛不置一词。第三次,吴三桂天刚亮就登门问计。方光琛见吴三桂反意已决,即为三桂分析天下形势,指出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可传檄而定,其余战胜攻取,易如反掌!于是吴三桂决计起兵。由此可见,在举兵*这件大事上,方光琛的意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起兵之初,吴三桂群集众谋士问计,刘玄初分析道:“明亡未久,人心思奋,宜立明后,奉以东征,老臣宿将,无不愿为前驱矣”!建议拥立明朝后裔以争取人心,号召天下。而方光琛则予以反对,“出关乞师,力不足也,此可解(指当初献山海关引清军入关事);至明永历已窜蛮夷中(指南明永历帝在吴三桂大军的追击下逃入缅甸一事),必擒而杀之(指吴三桂进攻缅甸,迫使缅甸献出永历帝及家属一事),此不可解矣。篦子坡之事可一行之(指吴三桂在篦子坡杀害永历帝父子),又再行之乎?”方光琛的话击中了吴三桂心中的痛处,三桂遂不用刘玄初计策,决定自立为王,号令天下,事实证明三桂这招棋完全是一个昏招。后来的事态发展完全验证了刘玄初的预想,吴三桂打出了“大周”年号,显无恢复明室之图,失人望于天下,前明反清*便不愿与其合作。当时著名的大学者顾炎武就指出,“世乏刘荆州,托身焉所保”?吴三桂由此失去了无数相助者,着实可叹可惜。
4、反叛之初,吴军势如破竹,各地纷纷起兵响应,倒戈投吴,曾经不可一世的清军望风而逃,一触即溃,皆不敢战。就连北京也出现了杨起隆起义事件,京师亦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一时间,形势对吴三桂显得非常有利。至康熙十三年三月,吴三桂已拥有云、贵、湘、蜀,并深入到湖北巴东、宜都等地。襄阳总兵杨来嘉投降后,江北亦为之震动。
然而吴三桂打到长江边,举足即可渡江,却“至夷陵,驻兵松滋,三月不进。”此时,清军未集,江北已是风声鹤唳,人心不固。如能迅速渡江,独占长江之险,军事主动权将稳操在手,并在政治上进一步扩大影响,动员江北乃至黄河流域的汉官汉将参加,清朝将无法收拾局面,势必继续退至黄河北岸,以图固守。对于吴三桂的停顿不前,吴军的将领、谋士们甚是诧异。原来吴三桂打算以此逼迫清廷放还世子吴应熊,并与之议和划江而治。为此,吴三桂给康熙写去一封信,交给被扣留的礼部侍郎折尔肯和翰林院学士傅达礼,释放他们回去,转呈康熙。
刘玄初正确地指出了当时的形势,写信劝告吴三桂,“愚计此时当直捣黄龙而痛饮矣,乃阻兵不进,河上消摇,坐失机宜,以待四方之兵集,愚不知其为何说也。意者王特送诸大臣入朝为王请乎?诸大臣辱国之臣,救死不暇,乌能为王请也!若曰待世子归乎?愚以为朝廷宁失四海,决不令世子返国也。夫弱者与强者斗,弱者利乘捷,而强者利于角力;富者与贫者讼,贫者乐于速结,而富者乐于持久。今云南一隅之地,不足当东南一郡;而吴越之财货,山陕之武勇,皆云翔猬集于荆、襄、江、汉之间,乃案兵不举,思与久持,是何异弱者与强者角力,而贫者与富者竞财也?噫!惟望天早生圣人以靖中华耳。”
刘玄初的信直接点出了当时的形势和吴三桂的顾虑,希望吴三桂做“圣人”以恢复汉家天下,告诫三桂以云贵一隅之地对抗*,利在速战速决,长久对持势必自取灭亡。但这封信依然没能打动吴三桂,“未几,玄初郁郁而死”。刘玄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人物,他在康熙势必要撤藩,拥立明朝后裔以争取人心,以及吴军战略部署等方面的见解无疑都是非常正确的,特别是他对康熙的想法、举动可谓料事如神。可惜吴三桂并不采纳他的建议,事实上,吴三桂没有真正的雄才伟略,也就是一个阴谋家。除了刘玄初力主迅速渡江北上,其他谋士、将领也提出了“下金陵,扼长江,绝南北通道”,“出巴蜀,据汉中,塞崤函自固”等主张。这些主张各有侧重,但从战略上,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都力主进兵,决不能停顿下来。可惜吴三桂一概不听,就是屯兵不进,由此坐失机宜,给了清廷喘息的机会。吴三桂最终的命运,至此已经注定了!
5、自刘玄初死后,吴军无人再敢在三桂面前提出北进的建议。而稳住了阵脚的康熙帝开始从容调度,迅速展开反击。结果正如刘玄初所料,丧失战略先机的吴军很快陷入了窘境,三桂亦在绝望中病死。直至吴三桂死后,勇将吴国贵才敢指出吴三桂此前的战略失误,“从前所为皆大误也”,“宁进而死,不退而生。”然而此时说这话还有什么用呢?康熙二十年十月,清军攻克昆明,吴三桂孙子吴世璠自杀。三桂首席谋士方光琛束手就擒,被凌迟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