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的一生中抱憾终身的事情是什么?
宋太祖赵匡胤以职业军人而成为大宋帝国的开创者,职业的敏感令他对国家首都选址上的致命危机看得十分透彻。他也曾试图以迁都洛阳来化解危机,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种种不可预知因素的羁縻下,赵匡胤的努力付与东流,没能化解国家的致命危机,留下了终生憾事。
1、为何迁都?
公元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留大臣沈义伦、王仁瞻留守东京汴梁,自己则率晋王赵光义等群臣前往西京洛阳。此时的宋王朝已经统一了除北汉以外的整个中华,实现了晚唐以来二百多年未有的大一统局面。尽管北方仍有强邻契丹,但北宋开国十六年来,国力日强亦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一手开创北宋基业的赵匡胤却有着一份难得的清醒与忧患,职业的敏感令他深深意识到宋王朝首都的选址存在致命危机,因此赵匡胤提出迁都洛阳。宋太祖迁都洛阳的想法绝非心血来潮,主要基于如下考虑:
第一,幽云十六州的丢失迫使宋太祖必须认真考虑首都的选址。幽云十六州是中原农耕民族赖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历史上,从春秋时的燕、赵开始,幽云十六州历来是阻击南下胡马的地理要冲,故幽云十六州在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公元936年,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之地割让给契丹,中原门户从此洞开。由于没有幽云十六州的战略屏障,中原王朝北部边防长期无险可守,契丹铁骑可以轻易驰驱于坦荡如砥的华北平原,昼夜之间即可饮马黄河,直指汴梁。宋朝开国后,赵匡胤至死不忘收复幽云故地,但鉴于契丹的强大,北宋并无必胜的把握,故赵匡胤对北向用兵一直持谨慎态度。这个微妙的心态进而对首都的选址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如果把北宋王朝比喻成一个家庭,那么幽云十六州就是家的大门;既然大门掌控在别人手中,卧室门就必须要异常坚固,否则家是非法住的。这或许是赵匡胤迁都的潜意识原因。
第二,北宋首都汴梁的选址存在致命劣势。自古以来首都的选址要通盘考虑军事、经济、地理等要素。军事上要求首都所在地既能制内,又利于御外;经济上要能基本解决物质需要;地理位置上要求首都位于王朝管辖范围的中心地区,或有通畅的水陆交通线路通向四面八方,同时要有天然屏障、形势险要。北宋首都汴梁的主要的优势是居“天下之要会”,汴水河渠连接江淮等地,经济富庶,但其缺点是军事上地处平原,无险可守,难以御外。汴梁在历史上历来是四战之地,战国时魏国即定都于此,但熟悉战国历史的人们都知道,魏国的最终亡国,首都汴梁不得地利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汴梁作为经济中心可行,但作为政治军事中心条件尚不完全具备。
第三,洛阳成为首都的先天优势。洛阳的地理位置比开封优越得多。从地形上看,洛阳不仅位居“天下之中”,且坐拥山川之险,四周群山环绕,背负邙山,面临洛水。东有成皋,西有崤函,北通幽燕,南对伊阙,“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同时,洛阳交通便利,漕运便捷,历史上素为建都首选,号称“九朝古都”。正因为如此,宋太祖才有了迁都洛阳的念头,其出发点乃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他认为建都于洛阳,既有利于防守,还可以省去大量冗兵,减轻国家的负担。后来范仲淹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说:“洛阳险固,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既有事必居洛阳。”
第四,省掉冗兵,减轻国家负担。由于开封无险可守,保障首都安全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兵力补足,以代替山河之险。这样,势必造成大量冗兵云集京师。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开封对外来物资运输的依赖,迫使国家不得不把大量财力物力用于运输物资。长此以往,就造成*负担沉重,百姓困于徭役。而迁都洛阳,利用山川形势拱卫首都,就能节省很多兵力。历史上众多朝代之所以定都洛阳是有道理的。
2、反对意见
然而,宋太祖迁都的想法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气得赵匡胤索性住在洛阳不走了。最后,赵匡胤的弟弟——后来的太宗赵光义亲自跑来劝说,针对洛阳利在有险可守的说法,赵光义说:“在德不在险。”史书记载赵匡胤对这句话是默然不答。赵光义离开后,赵匡胤对左右说:“晋王(即赵光义)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5个月后,赵匡胤在烛影斧声中突然辞世,迁都之议遂就此作罢。如果仅从自然条件上比较,洛阳和汴梁作为国都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而满朝文武一致反对迁都,显然有其他原因。这些原因,既有客观的一面,也有主观的一面。
很多大臣认为洛阳由于唐朝后期的连年战乱,城市凋敝,经济困难,军粮不济,实难作为国都。而汴梁乃当时锁控南北水路交通的咽喉、南粮北运的必经之地。五代时,汴梁先后为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国之都,不但城高池深,而且商业繁荣,颇具帝都风范。应该说,这个观点是很客观的。但是,有些大臣持反对意见,就不那么客观了。一是大臣们此安居汴梁多年,田产、地产等主要家当都在此,大都市经济繁荣,生活安逸,大家当然不愿意放弃汴梁良好的生活条件,而迁居比较艰苦的洛阳。二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早有谋位野心,此君作了十几年的开封府尹,培植了大量的亲信*。迁都之议对赵光义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所以他当然要竭力反对。而大臣们不明就里,也帮他制造舆论。5个月后,正值壮年的赵匡胤诡异死亡,从侧面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宋太祖迁都之议乃是打草惊蛇了。
3、严重后果
我们站在后来者的角度就会发现,赵匡胤考虑得比较全面,比群臣和赵光义更有眼光。赵匡胤死后,志大才疏的太宗赵光义上台,只不过他当初他那句“在德不在险”于国于民都狗屁不值。面对契丹、西夏、金等强敌,汴梁如同极易被破门而入的富家庭院,忧患重重。既然汴梁无险可守,保障首都安全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兵力以代替山河之险。北宋初年,全国兵员为37.8万人,其中驻守京城的禁军为19.4万人。仅仅过了几十年,到宋仁宗时期,全国兵员就猛增到125.9万人,禁军达82.6万人。由此可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80万禁军教头,并非虚言。空前庞大的军队消耗了北宋十分之九的财力。赵匡胤“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的预言应验了。
同时,随着冗兵的激增,供养汴梁的物资大大增加,不得不持续不断挖运河、疏通运河。宋太祖意识到京师依赖运河供给并非长久之计,“烦民奉己之事,朕必不为。开导沟洫,以济京邑,盖不获已耳。”但由于迁都计划受阻,运河的开挖和维护便成为北宋自始至终的国家大事,由此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这样,就造成了天下大部分财富集中在汴梁而其他地方却越来越穷困的局面。正如宋太祖所预料的,北宋中期以后,*经常入不敷出,庞大的军费开支使*和人民都喘不过气来,财政上的“积贫”和军事上的“积弱”成为不可挽回的趋势,成为国家灭亡的根本原因。所谓北宋“积贫积弱”,就是如此。总之,想彻底解除北宋的后顾之忧,最好的办法唯有择地迁都,据险固之地而立都。只可惜,宋太祖的远见卓识未能得到多数大臣的理解。于是,先天的不足,再加上后天的懈怠,导致北宋无力阻挡外敌的入侵,公元1127年汴梁被金军攻陷,北宋灭亡。回望这段历史,教训何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