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三顾茅庐描写详细的原因
玄德写罢,递与诸葛均收了,拜辞出门。
均送出,玄德再三殷勤致意而别。
方上马欲行,忽见童子招手篱外,叫曰:“老先生来也。”
玄德视之,见小桥之西,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
骑着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
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转过小桥,口吟诗一首。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三顾茅庐”这事确实是真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有交代。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国志》的“诸葛亮传”也有交代:“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三国演义》更是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一番,从第三十六回到第三十七回。
足足写了数千字,各种文学手法纷至沓来。
精彩纷呈,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的精彩要打不少折扣。
为什么要把史料上不过二十个字的记录写得这般细致入微?
表层原因很简单,小说家就是想要吸引读者,所以大费笔墨。
技术原因也不复杂,对史上最牛军师出场前进行铺垫、衬托、增强悬念等。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大家注意到没有。
在小说第三十五回,刘玄德跃马檀溪之后。
扣人心弦的追杀情节一过,峰回路转。
画面忽然变得优美、恬静、闲散。
在山林幽深处,刘备遇见了松形鹤骨、弹琴自适的水镜先生。
完全进入了另一种境地,实际上也是进入了中国文化的另一个领域——隐士文化。
高士文化。一向主张积极入世,要伸张正义于天下。
一生为了这个目的四处奔波。
呕心沥血的刘备与超然世外的隐士文化相遇了。
小说并不着急写刘备寻访政治军事能人诸葛亮。
而是先让他和一帮闲来无事的隐居者相遇,并与之发生不算太激烈的摩擦。
例如,一顾茅庐时,刘备在林间遇见崔州平。
后者反对出来承担世务,若不是刘备度量大,估计会吵起来。
二顾茅庐时,在风雪小店中遇见石广元、孟公威。
刘备被这二位很委婉地下了逐客令:“明公请自上马,寻访卧龙。”
接下来遇到的诸葛亮岳父,也是个骑驴赏雪的闲人。
为什么要安排刘备见这些个与治国安邦毫不相关的人物呢?
这种写法其实是为显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表明其既有积极入世的一面。
也有高隐山林、独善其身的一面。
三国文化也不只有征战沙场、足智多谋的一面。
还有飘逸慵懒,清高超脱的一面。
不管是什么时期,中国的文人士大夫。
都会表现出这两种精神面目。这样的三国,才是一个全面而多元的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