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 溥仪还有多少私产
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清朝皇室拥有的私产不受损失,包括各类文物、银两、珠宝、行宫、庄园等,财物难以计数,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文物。清朝统治期间,几乎将全国的文物一网打尽,尤其是乾隆,搜刮的文物不计其数。这些文物都为内府所有,变成了皇室的私产。
1917年,因为参与张勋复辟,溥仪心虑难安,开始将文物偷运出宫。这批被偷运的文物包括历代书画手卷一千多件,册页、挂轴两百多种,宋元版珍贵图书两百余本。后溥仪被赶出宫,宫内的文物被扣留,可带走的是十一万银两以及大量的珍宝等。被赶出宫的溥仪迁往天津,靠当初偷运的文物生活,为了筹措日常开支,变卖了不少文物。
1935年,剩下的文物和珍宝,被偷运到东北伪满皇宫。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从这70余箱文物珍宝中勉强带走了10余箱,踏上逃亡之路。半途用了部分文物向当地百姓换取食物,搭乘飞机赴沈阳时,又因载重只选带了两皮箱文物和珍宝。而遗弃在伪满皇宫的文物,遭到留守卫兵哄抢,许多传世名作被撕抢毁掉。
同是1945年,溥仪被俄国人俘获,随身的部分文物被收缴。关押期间,溥仪暗藏有小件宝物如珍珠、钻石等数百上千颗,期间为防被俄国人发现,亦丢弃不少。1950年溥仪被引渡回国,上缴了最后的文物和珍宝四百多件,所有私产耗费一尽。溥仪的私产,其实也是公产,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难以计数的文物遭到流失和破坏,最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