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号称世界第一的明朝为何要终止20年的大航海
公元1424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去世。在朱棣在位时期,明朝的大航海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新继位的洪熙皇帝朱高炽却对这项运动不感兴趣,朱高炽试图废除这一劳民伤财的运动。但是这位皇帝仅仅在位10个月,便撒手人寰了。郑和希望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会赞同继续航海,但是朱瞻基延续了朱高炽的政策。在朱瞻基在位时期,明朝进行了最后一次航海。在此之后,明朝全面退出了海洋,到了明朝中期,那些大船的建造技术已经失传。
一、朱棣的大航海主要为了两个目的,但是没有为明朝带来经济效益
1402年,燕王朱棣攻陷了明帝国的首都南京,在位仅仅4年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失踪。随后,朱棣在南京登基称帝,为了不留在自己篡位的证据,朱棣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成功,这些是我们大家都知道了。不过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朱棣的一块心病,在南方地区对朱允炆忠心耿耿的人大有人在。朱元璋当年为朱允炆留下来很大的底子,虽然朱棣侥幸成为了皇帝。但是只要朱允炆不死,他就政权合法性就一直存在问题。有消息说朱允炆出现在南洋地区,朱棣的态势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派出了自己亲信太监郑和率领军队到处寻找朱允炆,不过作为一个皇帝,朱棣的这个举动还有另一个用意。
朱棣开展大航海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炫耀中国的强盛,实现所谓的万国来朝。由于蒙古军队的影响,国外很多国家与中国断绝了联系,它们都还以为是蒙古占据着中原。朱棣命令郑和下西洋很大的原因就是向他们宣传中国已经换主人的消息,朱棣希望恢复唐宋时期的繁荣景象。唐朝时期当然是真正的万国来朝,宋朝虽然差点,但是宋朝的海外商业贸易异常强大。朱棣从表面上看也做到了万国来朝,但是意境已经大不相同。明朝的面子是自己花钱买来的,海外来中国的朝贡者,将会得到丰厚的赏赐,回报通常是货物价值的5倍以上。外国人当然又不傻,来的人越多,中国就赔的越多。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最后山残水剩。
二、先后两任皇帝都不赞同继续进行大航海
1424年,统治了中国22年的朱棣去世。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即位时,看到的是父亲留下的一个烂摊子。北京城刚刚建立一半,北方和南方战事不断,最重要的是人民穷苦。朱高炽上台之初就命令正在建造中的航海大船全部停工,他准备彻底废除航海运动。但是他仅仅在位了10个月就去世了,那年轻的儿子朱瞻基继位。朱瞻基是一个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皇帝,他经过反复核算发现,自己爷爷折腾了这么多年的大航海一共花了2000多万两银子,而得到的受益只有不到180万两。赔本的生意自然是不能再干,但是朱瞻基下达了错误了命令,他彻底终结了大航海。由于在船厂已经无法谋生,很多船匠选择了其他职业。到了明朝中期,那种制造航海大船的技术就已经失传,成为了至今很大的遗憾。
在著名的成化时代,那位怕老婆的皇帝朱见深听了那些宦官们的怂恿,再次想恢复大航海。但是很不幸,他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内阁、户部、兵部、工部的联合反对。朱见深派遣太监去索要大航海的图纸,但是硬生生被兵部顶了回去。虽然当时西厂已经不可一世,但朱见深不会因为这么个事情就大开杀戒。其实朱见深是一个懒人,他之所以想恢复大航海只是大脑一热的冲动。过了几天之后,他的那股子新鲜劲过去了,这个事情最终不了了之。在嘉靖皇帝时期,由于争贡事件的发生,明朝完全终止了对外贸易。由于嘉靖时代长达40多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明朝此后的发展。
三、万历时期的航海已经与建国初期完全不同
到了隆庆、万历皇帝在位时期,明朝重新开放了航海,中国重新进入了世界贸易的体系。但是当时明朝对外贸易的格式相比初期已经完全不同,建国初期那种赔本赚吆喝的模式早就被抛弃,现在明朝讲的是在商言商。在明朝国内赋税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明朝*的收入很大一部分依靠这些海外贸易。不过当时的船只吨位大多在1000吨左右,郑和时代那种6、7000吨的巨舰基本看不到。历史给明朝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在明朝终止航海的100年时间里,西方各国这些后起之秀已经建立了自己广阔的殖民地。等明朝重新开始航海时,发现自己的家门口已经全部都是“红毛鬼。”从正统到嘉靖的这一百年时间里,中国丧失的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