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信代死讲的是什么故事?纪信是哪里人士

纪信,秦末汉初时期赵国人士,汉族人,家乡位于阆中县,也就是现今的四川西充。他是刘邦手下的一名将领,曾陪同刘邦参与项羽所设的鸿门宴,跟随刘邦起兵反抗秦朝。纪信作为刘邦的部下,对刘邦非常忠诚,曾在项羽出兵攻打荥阳城,全城危机之际,凭借他与刘邦相似的相貌和身形假扮成刘邦,出城向项羽投降,被项羽的军队所擒,以此来解救刘邦的危机。然而很快就被项羽发现前来投降的刘邦并不是真正的刘邦,而是其他人假扮的,面对项羽愤怒的疑问,纪信坦然答之。楚王项羽见纪信为人忠诚,就有意愿招降纪信,但被忠心于刘邦的纪信所拒绝。大怒之下,项羽最终下令对纪信施以火刑处决。

在纪信死后多年,他被郑州人民尊奉为城隍。因此,历史上有个关于纪信的城隍老爷的传说。据传,三华山下有个纪庄村,历史名将纪信就出自这个村庄。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的情况下,曾是县令的纪信也加入了反抗秦朝的起义战争中,投奔到了刘邦帐下,成为刘邦麾下的将领。之后在楚汉双方争锋时,刘邦被困于荥阳城,危急之际,纪信挺身而出,假扮成刘邦出城投降,给了刘邦冲出重围的机会,而自己却被活活烧死了。刘邦在战胜项羽后,念其功劳,就封纪信为督城隍,还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隍庙,供奉他塑像。因此,后人常常称纪信庙为城隍庙,称呼纪信的雕像为城隍老爷。

纪信代死是秦末汉初时期的一个故事,大致内容讲的是刘邦手下的将领纪信在刘邦被楚王项羽围困在荥阳城之内,岌岌可危之时,挺身而出,假扮刘邦出城假意投降,给刘邦制造冲出重围的机会,最后纪信被项羽下令活活烧死。纪信代死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汉朝初期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纪信的人在汉王刘邦的手下做事,是一个对刘邦非常忠诚的将领。在一次汉王刘邦待在荥阳城里时,楚霸王项羽听说这个消息后,就举兵大力进攻荥阳城。经过与楚军的作战,荥阳城内粮食短缺,将士们也因为长时间的作战而显得非常疲累,对于这个情况,刘邦相当着急。

就在荥阳城岌岌可危之际,纪信挺身而出,对刘邦说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让他脱身。在得到刘邦的同意后,就让人写好降书递交给项羽,并告知项羽今晚汉王刘邦会从东门出来投降。半夜,荥阳城内的妇女都相拥出城,而刘邦就趁机从西门逃出城。而纪信则凭借着自身与刘邦相似的相貌和身形假扮成刘邦,坐着汉王的车子出城。楚兵见此以为汉王出城投降了,非常兴奋。然而很快纪信就被项羽发现冒充刘邦,项羽大怒之下下令以火刑处死纪信,纪信就被活活烧死了。后来汉王刘邦大胜项羽之后,因纪信的功劳而封他为督城隍,并下令在全国建立庙宇、制造塑像供奉纪信。纪信诳楚救汉主要是在为解救汉王刘邦的危机,身为刘邦手下将领的纪信假扮成刘邦的样子,出城诓骗楚军,使他们以为汉王出城投降,给刘邦制造了逃出项羽造成的围困之危的机会。

公元前204年的一个夏天,楚霸王项羽进兵攻打汉王刘邦所在的荥阳城,将刘邦围困在了荥阳城。与楚军的作战使得荥阳城的士兵疲累不堪,城内所需的粮食也逐渐短缺,城外又没有援军到来,这些情况使得刘邦所在的荥阳城岌岌可危,情况十分紧急,不容乐观。对此刘邦相当着急,而就在这个时候,纪信向刘邦提出了一个可以让刘邦逃脱项羽围困的办法。纪信的办法在得到刘邦的同意后就立马被实施,书写好降书并派人将降书送给项羽,同是告知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将于今晚从荥阳城的东门出来投降。半夜时分,荥阳城内的妇女们都相继而出,而刘邦则趁此机会穿着平民的衣服在部下们的保护下从荥阳城的西门逃脱。

而另一边纪信则用他与刘邦相似的形貌穿上刘邦的衣服假扮成刘邦,用衣袖遮住自己的脸面,坐着汉王刘邦的大车从东门而出。楚兵见此,果然如纪信所料那般认为是汉王出城投降都非常兴奋。然而纪信骗过了楚兵,但没有骗过项羽,项羽在发现纪信假扮汉王后非常愤怒,大怒之下,命令将纪信处以火刑,因此,纪信最终被楚军活活烧死了。历史上世人为了纪念为主勇于赴死的纪信而建立纪信祠,纪信祠就是现今人们常常提起的城隍庙,城隍两字来源于刘邦赐给纪信的称号,刘邦在战胜项羽后就封纪信为督城隍。纪信祠位于甘肃天水的大城北街的十字路口。

根据《秦州志》上的记载,位于甘肃天水的城隍庙是归那时的成纪县衙治理的,具体的创建年月无从考证。到了明朝初期,成纪县衙被废除,城隍庙被改建为纪信祠。纪信祠门口有一座木质结构的牌坊,使纪信祠显得非常雄伟高大,非常壮观,牌坊的高度为十几米,斗拱满布,排列得非常紧密,看上去就像是个蜂房,看得出来制造的人技艺非常精湛,构思也非常巧妙。除此之外,牌坊上还有木刻的八仙等诸多人物,雕刻得极为逼真自然。还有一幅出自于右任先生之手的“汉忠烈纪将军祠”大匾悬挂在牌坊上,行文流畅飘逸。并且牌坊上还装饰有琉璃瓦,飞檐上还挂着铃铛,使得整座庙宇显得更为气势宏伟,金碧辉煌。

祠内有十几块保留至今的石碑,而大殿内则有着三十多平方米的壁画,非常精美逼真,从中可以看出绘制壁画之人技艺非常精湛,纪信祠的这些都为现今史学家们研究纪信祠的变迁历史提供了证据。纪信祠存在多年,历经明清等多个朝代,曾被修缮多次,在我国解放后,被列为省级文物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