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亡国之君东吴末帝孙皓:只会耍点小聪明

孙皓本无资格继统,然景帝孙休驾崩后,儿子尚幼,兼之蜀汉刚刚灭亡,交趾又有*,群臣觉得,当找个比较老成的人来当皇帝。二十二岁的孙皓,好学又聪明,于是就选定他了。他当皇帝的头几年,着实让那些拥立他的大臣们很有成就感,觉得没选错人啊。他勤于政务、体恤百姓,一时被称令主——贤德的君主——可惜啊,未几年,便露出他粗暴喜杀,沉湎酒色的本性。连当初把自己送上皇位的两位大臣,只因露出后悔拥立他的意思,便被毫不犹豫地干掉了。

写到这,不由得想起,魏蜀吴的开国之君,虽然各有高低,可怎么说也都是雄才大略啊。然他们的子孙,不过两三代之间,就已或庸或暴,一片亡国之像。天不灭曹乎?嘿嘿,天既灭曹、又灭刘、还灭孙。当然,无论君主怎么错聩,仗着那些老臣,好歹还能支持一阵。然老臣们相继去世,东吴便已独木难支了。本来它将步蜀汉之后尘,只因司马篡魏,内部也有些不稳,打不打东吴,分成两派,兼之少数民族又有侵扰,于是并吴的事就搁下了。只是,一旦时机再度成熟,便无放纵之理——唐刘禹锡诗云——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大势已去,孙皓学着刘禅的样子,白车白马,反绑双手,带着棺材——一副甘愿受死的模样,跑来投降了。他没刘禅幸运。投降这事,也讲究个先后顺序。先投降的刘禅封了安乐公,而他,却只被赐为归命侯。公侯伯子男,侯比公低一级啊……不过,与刘禅乐不思蜀成为笑话比,孙皓颇出了点风头。他去拜见晋武帝时,司马炎说,我在朝堂上高这个座位等你已经很久啦……而他答道,我在南方,也设了个座位以等待陛下——亡国之君,勇气确实是可嘉,然细细想来,不过是耍了个小聪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