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李宗仁为何要提出焦土抗战论致三千平民死伤
李宗仁,生于1891年8月,广西桂林临桂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还是*内“桂系”的首领,曾经担任过中华民国的首任副总统和代总统,*失败后,与夫人前往美国,之后辗转回到北京,受到了*和其他**的热烈欢迎。而当李宗仁将军在美国期间,他与哥伦比亚大学进行合作,由自己口述,唐德刚代笔,形成了《李宗仁回忆录》一书,在这本书中,也涉及到他总结的“焦土抗战论”。
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面对日军侵华的残酷现实,在总结中国军队参与武装抗日斗争的经验,并经过反复的思考和研究后,他提出了“焦土抗战论”。
在这个理论中,他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现状,指出中国处于落后地位,工业和交通设备还没有实现现代化;从战略上讲,如果不顾一切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阵地战,我们肯定是要吃亏的;所以面对日军的进犯,我们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广大地域和人口、山川险阻等条件困扰敌军,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同时在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战,让敌人顾此失彼,疲于奔命,长此以往,日军必败无疑。
对于李宗仁将军的“焦土抗战论”最早出于何处,在国内还有争议,但是他第一次公开提出这一概念是在1936年4月17日发表关于中日问题的谈话中。在这次谈话中,他指出:“宁愿全国化为焦土,亦不屈服之决心,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表现中华民族自存自立之伟大能力与精神,然后中国始有生存可能”;“全在我国大多数军民之能否觉悟,与军政当局之能否领导,上下一致,本焦土抗战之精神,毅然决然为民族解放战争而牺牲之一点而已。”此后,他在很多场所都发表过类似言论;在1937年元旦《东方杂志》上发表了《民族复兴与焦土抗战》一文,再次论述了他的“焦土抗战”思想,并指出:“今日中华民族之唯一的出路,唯有立即对日抗战”。
新桂系军队在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下,与友军并肩作战,并且在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争中对日军造成了巨大打击。但是,“焦土抗战”曾经被进行过曲解,其中造成一次十分严重的后果——长沙文夕大火*。
当1938年底,日军准备进犯长沙后,国军竟然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并最终造成了这一*,长沙古城遭到严重破坏,平民死伤超过3000多人,经济损失更是高达约10亿元!这一案件也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并称为中国抗战史上的三大*之一,令人震惊、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