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龙汝言 “马屁状元”龙汝言荣宠不绝的秘密

龙汝言,安徽安庆人,大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殿试三甲第一名状元。

史载龙汝言才具平庸,诗词文章写得也很一般,他一生并未做过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因而历史知名度并不高。然而,貌似泛泛之辈的龙汝言却有着令他人羡慕嫉妒的高情商加好运气,堪称有清一代最幸运的人——科场失意的他因一首小诗意外获嘉庆帝的激赏、关注、攫拔,从此其人一直有些晦暗的人生犹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不光连连蟾宫折桂、应考得中,而且在殿试时独占鳌头,一举高中状元。

在嘉庆的殷殷关爱下,龙汝言一扫晦气,接连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从此踏上了一条铺满鲜花与掌声的官场坦途。

发迹前的龙汝言因科场不顺,一直以秀才身份屈身于京师某都统家当家教糊口。恰逢嘉庆皇帝生辰,文武百官们按惯例都要上贺表。都统是满人,又是武夫出身,不耐烦写这样应景的官样文章,于是让龙秀才代写一份凑数上呈了事。

清朝入关后,其历代帝王自幼均努力学习汉文化,因此大都有文采。康熙、乾隆都十分喜爱作诗,乾隆写的诗更是达到惊人的四万余首,居然与《全唐诗》数量相等。数量如此之多,其质量与艺术性也就可想而知了,有几首能流传至今?所以当时的读书人并无几个认真研读过这些“帝诗”。龙汝言是有心人,受到都统委托后,他搬来几册厚厚的康熙、乾隆诗集,从中寻章摘句,移花接木,“康熙加乾隆”凑成了一首长达二百多句的贺寿诗,某都统看都没看就顺手将它献给了嘉庆帝。

嘉庆帝在万千的贺表中偶然发现了某都统献上的那首祝寿集句诗,读着读着,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对诗中句子的出处自然心知肚明,想起与老爷子相处受教的日日夜夜,虽有些酸楚,但心中也十分高兴,于是将某都统招来准备大加褒奖。

都统不敢欺瞒,他据实禀告说贺寿诗是由家中熊孩子的老师龙某某代作。嘉庆闻言不仅没责怪都统,反而欣慰地说道:“南方士子往往不屑于读先皇诗作,此人却熟读若此,乃至于信手拈来皆成章,足见忠君之诚”。嘉庆一高兴,当即传旨赏赐龙汝言一个举人身份,并让他次年和其他举子一起参加会试。

也是该轮到龙汝言发迹了,他用康乾的诗作胡编乱凑的一首所谓贺寿集句诗,却意外获得嘉庆点赞,还被认为其文构思精妙,忠心可鉴,才堪大用,也算走了*运。屡试不第的落魄秀才拥有了翌年参加治科的资格,其实是他有意无意间搔着了嘉庆的痒处。

第二年春季会试结果出来,学养不精的龙汝言再次名落孙山。主考官在汇报工作时竟然受到嘉庆的斥责,末了嘉庆还捎带着叹了口气:“这一科举子们的水准很次,文章质量普遍欠佳”。主考官很是纳闷:这一科举子水平大都很高,文章诗词都作得花团锦簇,而且见解精辟,功底不凡,许多人堪称国家急需的栋梁之才,怎么皇上竟如此不满?退下后主考官拉着近侍太监询问因由,近侍提醒他道:“因寄予殷殷厚望的安徽举子龙汝言落榜,皇上心下不悦,只是不便明言而已。”考官对曰:“龙汝言才智平庸,文章作得空洞无物,见识更是不堪一提,只能算泛泛之作,所以没录取他”。内监说:“皇上曾夸他才华横溢,可堪大用,你却说他文章庸碌,见解鄙陋,不予录取,这不是在说皇上有眼无珠、不能识才吗”?主考闻言大悟,于是将龙汝言这个名字牢牢记在心里。

下届科举即嘉庆十九年春那场会试,主考官领会了皇上意思,想方设法将仍旧表现平平的龙汝言录取。嘉庆看到龙汝言榜上有名,十分欣慰。殿试过后,主考官特地将龙汝言的试卷找出来,将他定为第一名,并连同其他九份优秀试卷呈给皇帝,由他最终定夺。嘉庆暗自拆开第一份试卷,见龙汝言大名赫然在上,于是一言不发,封好后放回原处。到当众公布状元、榜眼、探花的名次时,内监拆封唱号后,龙汝言果然摘得状元桂冠。嘉庆乐呵呵地说:“朕所赏果不谬也”!意思是自己慧眼识材,果然没看错人!“状元哥”龙汝言当即被任命为南书房行走、实录官纂编修等清要显贵的官职。在嘉庆护佑下,龙汝言一路扶摇直上,好不得意。

后记:龙汝言在嘉庆的持续关爱下,升迁不断,赏赐连连,所任官职不仅清闲而且俸禄高,满朝文武均艳羡不已。谁知之后在校订《高宗实录》时,某书吏一时疏忽,将高宗(乾隆庙号)纯皇帝的“纯”字写成“绝”字,担任责任总编辑的龙汝言居然没校出来。将纯皇帝误写作“绝”皇帝,虽是无意犯错,但在当时却是“大不敬”的重罪,按律须严惩。嘉庆一则有些惋惜,二则不忍过于严厉惩罚自己的宠臣龙汝言,于是以“精神不周,办事疏忽”为由,将他革了职,并永不叙用。在当时来说,这种惩处也算格外开恩、格外宽宏了。

龙汝言在家中赋闲一段时间后,嘉庆归天,龙汝言入宫吊念,他如丧考妣,磕头如捣蒜外加涕泗横流,哀痛逾于诸臣,刚继位的道光帝被他感动,认为他对爱新觉罗氏忠贞不二,很有良心,特赏他为内阁中书,后来还让他当过一届会试同考官。龙汝言才具平平,却荣宠不绝,其人情商之高,确实让旁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