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岳飞平反的宰相韩侂胄 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真正给岳飞平反的是宋宁宗时的宰相韩侂(tuō)胄。

在此之前,高宗的儿子孝宗,追复岳飞原官,1179年,又加谥号武穆。但是,尽管孝宗揭露秦桧的种种不是,但没有更改秦桧的爵位和谥号——高宗加封他申王,谥号忠献。

这当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平反。

1204年,宁宗、韩侂胄又追封岳飞为鄂王,随即削去秦桧的王爵,并把谥号改为缪丑。缪丑什么意思呢?荒谬、丑恶之意。贬秦的制词说:“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百年为墟,谁任诸人之责?”

据说,一时间在庙堂和民间传诵,大快人心。

然而,这个给岳飞平反昭雪的人,落得比秦桧还秦桧的下场,被暗杀,下葬后又撬开棺材,把头颅砍下来送给金人,在宋史里被列在《奸臣传》里。

真是戏中有戏,比戏剧还戏剧。若三人在阴间相遇,不知道秦桧、岳飞会对他说些什么。

韩侂胄真的是奸相吗?

韩侂胄来头可不小,祖籍河南安阳,是北宋名臣韩琦之曾孙,母亲为宋高宗吴皇后的妹妹。娶吴皇后的侄女为妻,无子,侄孙女是宋宁宗的恭淑皇后。不仅是官三代,还有皇室背景(外戚身份)。

凭借这两种身份,韩侂胄走入官场。几年后,官至汝州防御使,知阁门事,正五品。

知阁门事是个什么职务呢?就是阁门司的主管,负责朝会、游幸、宴享以及文武官员,外国藩邦朝见等礼仪事务,相当于皇帝办公室主任,还兼有类似于现在*警卫局的一些职责。

要是放在现在,各地官员巴结都来不及,可是在宋朝,文士们却不太买账,说白了,你就是皇帝身边一个哈巴狗,没有什么重要的政务交给你处理,所以,朝臣们大都不拿正眼瞧他。

韩侂胄血气方刚,经常到各个衙门串门,但都被给以脸色,有的官员甚至刻薄地数落他说,这里没你这个接待办主任什么事儿,你该吃吃,该喝喝去,到一边玩耍去。搞得韩侂胄灰头土脸的,很是郁闷。

机会终于来了。

光宗有病,按照宋史记载,八成是心理出了问题,不久病情恶化,大抵是间歇性精神病,长期无法上朝处理政务。光宗的老爹孝宗死后,主持葬礼那天,他精神病发作,无法履职。当时宰相、皇帝的宗室赵汝愚想废掉孝宗,韩侂胄这个皇帝办公室主任一下子就重要起来。他与赵汝愚一拍即合,联手强迫光宗把帝位禅让给他的儿子赵扩,就是宁宗。

才五品的韩侂胄自以为在这次行动中立了大功,加之还有个外戚的身份。哪知赵汝愚根本看不起他,说:“吾宗臣也,汝外戚也,何可以言功?惟爪牙之臣,则当推赏。”

赵汝愚这话说得冠冕堂皇的,我是宗室,你是外戚,做这个事儿,本来就是我们份内事儿,还谈什么功劳?

韩侂胄当时听了这话,可能气得要吐血:牲口,不要功劳,你龟儿子怎么升官当了宰相?老子还是个小小的五品耶。奶奶个熊!

韩侂胄还是升了官,宜州观察使、枢密院都承旨。尽管观察使是个虚职,相当于候补委员,但枢密院都承旨使他可以触及到皇权的中心,掌管枢密院内部事务,检查枢密院主事以下官吏功过及其迁补等事;皇帝处理政务、检阅禁军、接见外国使臣与少数民族首领时,侍立于侧,随事陈奏,或取旨传达有关机构。

(图)朝鲜王朝末期画家蔡龙臣绘制的朱熹画像

机会再一次来了,这次给他造成有机可乘的,是朱熹。

朱熹是宰相赵汝愚集团当的人,被推举为宁宗的侍讲,就是给皇帝讲课的老师。按照规定,单日早晚讲课,双日休息。朱熹请求不分单双日和假日,每天早晚进讲。皇帝刚刚即位,羽翼未丰,只好同意。

皇帝20多岁,你这样高强度地上课,还要处理政务,哪有玩儿的时间?一会儿《论语》,一会儿《大学》,没过多久,皇帝就厌学了。

韩侂胄瞅准了皇帝的心思,在皇帝面前说朱熹的坏话。

这个朱熹就是一个曰老夫子,可能情商有点问题,居然借着给皇帝讲书的机会,多次进札,对朝廷政务多加论议。

对政务有意见也就罢了,但是他老先生不知道哪根筋出了问题,把矛头指向韩侂胄。韩侂胄正和皇帝打得火热,朱熹还没有把《大学》讲完,就被宁宗下诏免去了侍讲,对朝臣说:“朱熹所言,多不可用。”

由此,赵汝愚与韩侂胄之间矛盾公开化。

韩侂胄得到主战派,特别是皇帝最赏识的参知政事京镗的全力支持,赵汝愚被罢相出朝,又被劾曾图谋篡权,庆元二年(1196年)正月在永州郁郁而亡。

韩侂胄*,开始对赵汝愚的理学派进行清算,指示手下搜罗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派罪状。将理学打入“伪学”,朱熹被贬职,*上表认罪,说自己是“草茅贱士”,“章句腐儒,唯知伪学之传,岂适明时之用” 。笼统承认“私敌人之财”、“纳其尼女(包养尼姑)”等等,说要“深省昨非,细寻今是”,表示认真思过、悔过、改过。

朱熹门徒,作鸟兽散。

韩侂胄还不罢休,凡是反对他的,统统打入“伪学派”,一共处理了五十多个厅级以上*。

要说明的是,这些被处理的大臣,并不一定都是主和派。

翦除对手后,韩侂胄开始筹划北伐。北伐得制造舆论,所以把岳飞、秦桧抬出来,给岳飞彻底平反昭雪,将秦桧打入十八层地狱。

对岳飞、秦桧的评价,一直是南宋战和两派争论的焦点。韩侂胄对秦桧的贬抑,实际上也是对主和派*的沉重打击。崇岳贬秦,为北伐作舆论准备。

1206年,在韩侂胄的主持下,南宋正式向金人开战。

这里还要再说说朱熹和另外一个人——辛弃疾。他俩是哥们,众所周知,辛弃疾一贯是立场坚定的主战派,1196年他自上饶迁居铅山县时,朱熹为辛弃疾的斋室写了题词:“克己复礼,夙兴夜寐。”朱熹在死前几个月,还写信给辛弃疾,劝他“克己复礼”。

朱熹啥意思?

这话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个人修养应以集体为重心的原则。也就是说,当个人欲望和社会公允的行为规范发生冲突时,应该克制个人欲望,而选择社会规范——礼。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高举集体主义伟大旗帜。

这话没错啊,就是放在现在,执政党也是很欢迎的。

可别忘了,辛弃疾做梦都想打回去。你看他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这是写他的梦境,多酣畅淋漓,金戈铁马,笑傲沙场。

朱熹要他克制自己的欲望、私利,把他要打回去的想法看成一己之私欲,说白了,就是劝他放弃打回去的念头。当然,朱熹这话,并不意味着他就不想光复国土,只是认为现在国力还弱,需要强国固本。

所以,韩侂胄要北伐,必须打掉朱熹这个思想领袖。

然而,早在宁宗下诏伐金前一月,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已在四川里通金人,图谋叛变割据四川,当“蜀王”,幻想再演绎一曲三国志。这个吴某人派门客去金朝,密约献出关外阶、成、和、凤四州,条件是金朝封他作蜀王。

伐金的主力军分布在江淮、四川,作两翼状。四川这一边出了问题,北伐失利。

朝中主和的官员借机大肆活动,攻击、诋毁以宰相韩侂胄为首的主战派。

礼部侍郎史弥远是朝中主和派的主要代表。1200年韩皇后死,1202年,宁宗立杨氏为后,韩侂胄曾持异议。杨后对韩侂胄多有怨恨,在政治上则和她哥哥杨次山一起,主张和谈。史弥远秘密上书,请杀韩侂胄。杨后又指使皇子询上书,说韩侂胄这么打下去,有亡国的危险。

宁宗不表态,也就是冷处理吧。

杨皇后、杨次山和史弥远秘密勾结,阴谋对韩侂胄暗下毒手。他们指使中军统制、权管殿前司公事夏震等,在韩侂胄上朝时实施暗杀行动,事后才奏报给宁宗。

主和派完全遵照金人的要求,把韩侂胄和另外一个主战派官员苏师旦的头割下,派使臣送到金朝,全部接受金朝提出的条件:增岁币为三十万,犒师银(赔款)三百万两,金军自占领地撤回。

南宋又一次屈膝,算是完成了“和议”。当时太学生作诗讽刺说:“自古和戎有大权,未闻函首可安边。生灵肝脑空涂地,祖父冤*戴天。”

韩侂胄执政前后十四年,权势显赫,曾与赵汝愚一党相互倾轧,发动北伐战争,坚持抗敌,遭受主和派的暗杀。其气节、功绩可圈可点。

但因韩侂胄强力打击道学,长期遭到程、朱门徒的咒骂。元代修《宋史》,特立《道学传》推崇程朱,又依南宋《国史》立《奸臣传》,将韩侂胄与秦桧、贾似道等并列,不免有失公允。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金人反而对韩侂胄极其尊重与崇尚,佩服他的气节,史载:“韩侂胄函首才至虏界,虏之台谏文章言侂胄忠于其国,缪于其身,封为忠缪侯。”

忠缪意思是说,忠心为自己的国家,但对自己考虑得太少。

敌国这么评价,不知道南宋的朝野心里是一番什么滋味。

我个人认为,金人的评价是中肯的,韩侂胄不是奸臣,而是南宋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