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亡国之君和亡国后妃的悲惨命运
盘点古代亡国之君:自杀与被杀
如果把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的命运做成一张图表,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明显的下滑曲线:虽然偶有波动,但是基本上是越来越惨。
秦代以前,亡国之君虽然失去了国家,但不会失去尊严。商汤俘获史上第一个亡国之君夏桀之后,将他流放于南巢。在流放地,夏桀身边还有几个侍臣陪伴,基本上保持了贵族的生活待遇。和夏桀比起来,商纣王性格比较刚烈,于鹿台之上*而死。如果不死,他的下场和夏桀应该一样,止于被流放而已。周武王叹息之余,将纣王的两个儿子武庚、禄父封为诸侯,让他们分邦建国。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虽战乱重重,不断有诸侯被灭国,但是胜利者对亡国之君一般都以礼相待。就拿著名的吴越恩仇来说,勾践卧薪尝胆灭了吴国之后,并没有想杀掉夫差。他的计划是迁夫差于越国东部边陲,封他一百户以养老。倒是夫差自己羞愧难当,自杀而死。
之所以如此优待,是贵族政治的风度使然。在秦始皇以前,中国社会一直是贵族社会,“礼”是政治的最高原则。对贵族们来说,胜利是重要的,风度更为重要。考诸世界历史,欧洲人也是这样做的。欧洲政治中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做过国王的人即使被从王位上推下来,也会受到必要的礼遇。
虽然秦始皇的后代基本都被杀光了,但秦代之后,善待亡国之君的政治传统又一度恢复。比如汉代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下场就比较有面子。曹丕称帝之时,识时务的刘协亲自“劝进”,明智地配合曹丕完成所谓“禅让”仪式,让曹丕避免了篡位的恶名,顺利当了皇帝。过后他被封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仍然可以用汉天子礼乐,甚至行汉正朔。刘协太太平平地当了十四年山阳公后,得以善终,终年五十四岁。死后他不但被谥“孝献皇帝”,还被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他的儿孙刘康等人相继继位,山阳国存在了八十九年,直到永嘉年间被少数民族所灭。对一位亡国之君来说,刘协可谓功德圆满。蜀国末主刘禅和吴国的末代君主孙皓命运也与此大致相类。
曹丕导演“禅让”大戏之时,肯定不会想到,四十五年之后,另一位权臣司马炎以几乎同样的手段,从他侄孙曹奂手中夺取了皇冠。曹丕代汉的成功演出,为后世树立了范本。在这之后,西晋、宋、齐、梁、陈、北周、北齐、隋、五代的梁朝及大宋王朝,都照葫芦画瓢,将“禅让”剧本搬演了十次。
开始几次,大家都是搬演旧本,规规矩矩,亡国之君都得到了善终。对亡国之君首开杀戒的是南朝宋主刘裕,本来东晋末帝司马德文也很懂事,十分识相地在禅位诏书上签字,又不等刘裕“三让”就搬出皇宫。刘裕也按历代规矩,封了司马德文一个爵位。然而,中国历史的内核在此时悄悄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皇位的争夺者由平民阶层转向了流氓。刘裕是市井无赖出身,根基太浅,士族并不真心拥戴。何况称帝之时,刘裕已经年近七十,司马德文正是年富力强的三十六岁。司马德文的存在,让刘裕不能安枕。即位不久,他派兵将司马德文杀死,接着又对司马一族痛下杀手,几乎夷杀了全族,开后世之君*逊帝及先朝宗室之先河。
从那之后,中国改朝换代的模式发生变化:新皇帝逼旧王朝末帝禅让后,先封前朝末帝为王,然后再找机会暗杀并灭族。南朝的齐王萧道成逼刘裕重孙子刘凖逊位,萧道成的后代萧宝融禅位于梁王萧衍,萧衍的后代萧方智禅位于陈王陈霸先,都是这个做法,一丝不差。陈霸先封萧方智为江阴王,全食一郡。一年之后,陈霸先派亲信前去诛杀萧方智。十六岁的萧方智绕床而跑,边跑边哭喊:“我不愿当皇帝,陈霸先非推我入帝座,现在又要杀我!”士兵追了好几圈,才抓住萧方智的衣裳,把他一刀砍死……
这种先封后杀的把戏一直足足玩了八次,到了五代时期,那些末代皇帝才算回过味儿来。五代时期的末代皇帝中有两位是自杀而死,免得受二茬罪。后梁末帝朱友贞是国破后自刎而死,后唐末帝李从珂是国亡后*而死,都算是比较明智。
不过,被直接杀死,还算不上末代皇帝中最惨的下场,最惨的是像北宋徽、钦二帝那样在无比屈辱的流放中受尽折磨后死去。被流放到北方边地后,赵氏父子倒是“经得住打击”,选择了顽强地活着。他们被关押在一座小院里,在朔风沙尘中吃着不堪下咽的食物,靠回忆往事过活。徽宗在恶劣的环境中患了重病,双目失明,忍受了九年俘虏生涯后凄惨去世。而赵桓在黑龙江的冰天雪地里足足受了三十五年的罪,才在绝望中死去。
盘点亡国后妃的悲惨命运:或*做妓女或*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辛弃疾词《摸鱼儿》所咏佳人,早化尘埃,但她们的特殊身份——后妃,却让人遐想,引人探究:她们的花容月貌,神秘生活,悲欢离合,命运浮沉……
(一)
后妃知多少,恐怕也算历史难题之一。尽管她们的“另一半”(其实是阴阳严重失衡不成比例的)——历代帝王,其人头经缜密的史学家数清了,凡五百五十九,可后妃数量却是糊涂账。按儒家经典《周礼》规定(据郑玄注),天子的妻妾标准数为一百二十一人,外加各色美女千余名;而《新唐书·后妃列传》明文记载,皇帝后妃分为八级共一百二十二人。据此推算,后妃总数应是帝王数的一百二十多倍。实际上,帝王受原始的性冲动驱使,他们恨不得占尽天下美色,因而往往“超标”;其实,选进皇帝后宫的美女,不管有没有小老婆的身份,每一个都是天子的性奴,只要老倌有性趣,你就应当“招之即来”。若按“佳丽三千”计,则历代后妃总数可达一百六十多万。像“游荡无度”的后赵皇帝石虎,“夺人妻女,十万盈宫”,更是令人瞠目。
个别帝王好男色,再玩玩同性恋什么的,则为后妃史增添了另类的一页——我们还是专说后妃。数以万计的佳丽围着皇帝一个雄性转,谁不巴望“幸”运降临?肾虚阴亏的皇帝,实在是有心无力,不说上床,就是“目淫”——挨个扫视一遍,也准把他累得头晕眼花,当场休克,且留下永久的审美疲劳后遗症。
在男权主导、皇权至高无上的社会,即令得宠的后妃,命运也不一定好到哪里去。君王一翻脸,立马就叫你从天堂掉入地狱,他们一般不大顾念糟糠情,就是新欢,也可以弃之如敝屣。那个在荧屏上热播过的所谓“汉武大帝”刘彻,就亲自致死和杀害三位夫人:首任皇后陈阿娇,遗弃幽闭致死;二任皇后卫子夫,逼迫自杀;钩弋夫人死得更冤,因为她的儿子弗陵被立为太子,她就必须先于老皇帝而死(刘皇帝担心他死后年轻的妃子染指刘氏*)。阿娇被遗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她完不成生育龙种的“政治任务”,而钩弋被处死的原因恰恰是她生出了接班人,总之,生育不生育都可能成为女人的“罪名”,这就是皇帝的硬道理。底下容我摭拾一些亡国后妃故事,看看她们的命运悲歌。
(二)
先秦两汉的亡国后妃。
夏、商、西周三代的灭亡,分别和三个绝色美女的名字连在一起。
夏桀征伐施部落。施部落酋长向夏*求和,献出美女,她被称为“妹喜”。夏桀对她十分宠爱。《列女传·夏桀妹喜传》说,桀“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置妹喜于膝上,听用其言”。《帝王世纪》则称,妹喜喜欢听“裂缯之声”,夏桀就把缯帛撕裂,以博得她的欢笑。荒唐乖张之举,常使妹喜欢笑不已。民众困苦不堪,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说: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一起灭亡!商汤看到夏桀已处于众叛亲离的末日,遂起兵伐桀。夏桀溃败,匆忙逃奔,后死于南巢。妹喜,做了暴君夏桀的牺牲品,也成了红颜祸水的第一例证。
妲己是有苏氏的女儿。据《史记》记载,纣王征伐有苏部落,俘获到美艳的妲己为妾。纣王非常宠爱她,在卫州设“酒池肉林”,沉溺于声色犬马,不理朝政,致使原本国力强大的商王朝为周所灭。于是,妲己就成了商朝灭亡的祸首。实际上,在京都郊外牧野进行的商周命运大决战中,纣王虽有兵数十万,却纷纷阵前倒戈,投向周营。可见纣王早已人心丧尽,成了孤家寡人。纣王自知大势已去,自.焚而死。妲己据说是被俘后砍了脑袋。因为容颜太妖娆,梨花带雨,让人不忍下手,故有“太公蒙面以斩妲己”的说法。
西周末代国君幽王姬国涅,王后申氏,是申国国君的女儿,史称“申后”。申后生子宜臼,立为太子。公元前779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褒国,褒人献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爱之如掌上明珠,立为妃,宠冠六宫。褒姒性情忧郁,笑颜极为稀罕,偶露笑容,更加艳丽迷人。
周幽王为博宠妃一笑,竟拿十万火急的军事警报和部队集结作儿戏,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一幕。褒姒生子伯服,幽王对她更加宠爱,废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宜臼出奔到申国,申后被*。公元前771年,申后的父亲申侯与犬戎联兵攻周,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杀,褒姒被掳(一说被杀),宫中士卒嫔妃,死者不计其数。西周遂亡。《小雅》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真是厚诬女人了。
春秋战国,列国纷争,国灭国兴,政权更迭频繁,亡国后妃多多。我们只选取一个知名度最高的西施做典型。吴越争霸,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在吴国过了十年奴隶生活。勾践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他卧薪尝胆,明耻教战,一方面训练军队,一方面用美人计,将夫差送进温柔乡,使其从思想上解除武装。美人计的主角是倾国倾城的西施。夫差一见西施,果然大喜,宠爱无比,在姑苏台特为修筑豪华的馆娃宫,纵情玩乐。一切都如勾践君臣所料,夫差兵败身死,勾践复仇成功。西施的下落,说法不一:作为“战利品”重回勾践手中,供其享用;与昔日情人范蠡泛舟太湖,续写浪漫的爱情传奇;勾践夫人出于强烈的嫉妒心将其处死,理由当然是“美女祸国”。唐代罗隐对“祸水”说大不以为然,写诗为西施鸣不平:“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必怨西施。西施若解亡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秦王朝二世而亡,没有一个“导亡”的女性。阿房宫美女如云,那些没有生育的多被秦始皇带到墓穴里(陪葬)了,活着的则成了汉王刘邦的胜利果,接着更强力的楚霸王杀到,又从刘邦手中抢夺了大部分,满载而归,衣锦还乡去也。
白云苍狗,历史的风云变幻莫测。项羽称王东归,向乡人炫耀似乎还是昨日,今夜就该他演出霸王别姬的悲情一幕。太史公对虞姬的记述太过简单,也就虞姬很美丽,颇得项羽宠爱和她跟着项羽唱垓下歌这么点信息,并无一字提及虞姬之死。虞姬自杀之说,见于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所引《楚汉春秋》有虞姬和的歌词:“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诗一出,虞姬刚烈美丽的形象得以凸显,自杀身亡也渐成不易之论。不过虞姬之死,却另有一说。《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八说:“虞姬冢在县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依此说,则项羽是杀虞姬的凶手。虞姬的命运令人感叹唏嘘。不管她当时是否自杀,后世都要让她一次次挥起宝剑自刎。传统的历史观和道德观需要这样的典型:轻贱自己,以死殉夫,节义双全,道德完美。这才是理想的女人。
汉帝国,前汉灭于王莽,后汉亡于曹氏,而亡国皇后里居然有王莽和曹操的女儿,这种现象倒是耐人寻味,其政治隐语依然是,为了权柄,为了皇冠,权迷心窍者可以不惜牺牲自己女儿的青春和幸福。女人依然是权力角逐场上的工具。
公元前1年,汉平帝即位,年仅九岁,大司马王莽*。平帝十二岁时,王莽将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以便巩固权势。可是婚礼后不到两年,王莽竟毒死了平帝,立两岁的刘婴为帝。年仅十四岁的王皇后就依制升格为皇太后,拥有了小皇帝嫡母的身份。公元8年,王莽自立为帝,自己的女儿当然也就不能再称“皇帝他妈”——太后了,被改封为“黄皇室主”。但没想到他的女儿竟是一个忠贞不渝的人,对父亲的行为痛斥不已,并屡次拒绝了父亲安排的改嫁他人。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杀死王莽,烧毁宫殿。王皇后却不肯逃走,毅然投向火海,化为灰烬。王姑娘的一生,硬是毁在了她亲爹手里。
另一个经历亡国变故的皇后叫王政君,是小王皇后的姑奶奶。相貌平平的王政君,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中成了太子妃,太子刘奭并不喜欢她,只睡一夜她却怀孕而生子,取名刘骜。刘奭即位,是为元帝。刘骜以长子被立为太子。王政君沾儿子的光,勉强戴上了皇后冠。但元帝宠爱的是傅、冯二妃,王政君徒有皇后尊号,被冷落一边,好在王政君生性柔顺,不是争风吃醋的女人,这个名义皇后还可当下去。元帝病重,打算废黜刘骜,另立傅妃之子刘康为太子。因大臣切谏未果。刘骜保住了太子地位,王政君也保住了皇后的凤冠。元帝卒,刘骜继位为汉成帝,尊王氏为皇太后。其后,王政君又以太皇太后身份见证了哀帝、平帝、“孺子”三朝,曾一度临朝称制,行使皇帝权力,实权渐落其侄王莽之手。王莽觊觎帝位已久,鸩杀平帝,先做“摄皇帝”,而后南面称帝,给太皇太后则送上一个“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的称号。他接着派人向太皇太后索要汉传国玺。王政君指着来人鼻子大骂,宣称她作为“汉室老寡妇”誓死保卫玉玺的决心。当然,汉传国玺最后还得交出。王政君一生经历七朝,历尽沧桑。她亲自选拔培养的“安汉”重臣、最信任的好侄儿王莽,竟成了篡汉逆贼。她对汉朝灭亡还真该负“领导责任”。王莽没要了姑妈的命,也还算给面子。公元13年,王政君忧愤而死,享年八十四岁。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之一,也是少数得以善终的亡国皇后之一。
后汉亡国之君是献帝刘协。刘协作为军阀手中的一块砖,在屈辱中当了三十年的傀儡皇帝,他扛的那面汉帜,早已名存实亡。事实上陪他做了亡国后妃的有伏寿、曹节和董贵人等。
伏寿于公元190年入宫,时汉献帝十一岁,伏寿十五岁。时局板荡,汉室倾颓,伏寿被立为皇后就没过上一天安稳日子。后来曹操总揽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和伏寿的日子更加不好过。汉献帝想恢复皇权,写了一份密诏以集结义士诛杀曹操。消息被曹操获悉,他便加害所有与之相关的人。后宫中的多位妃嫔因此丧命。伏皇后给她父亲写信,要他想办法除掉曹操。曹操闻之大怒,逼汉献帝废了伏皇后。不久,伏寿在幽禁中死去。她生的两位皇子也被毒死,并株连伏后兄弟等百余人丧命。
曹节,曹操次女,汉献帝第二任皇后。公元213年,曹操将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送入宫中,做汉献帝的夫人。第二年,她们都受封为贵人。同年,献帝伏皇后遭曹操废杀,翌年改立曹节为皇后。公元220年,曹丕受禅称帝,派遣使者索取玉玺,曹节将玉玺掷出,大骂:“上天不会保佑你们!”也算她为保卫汉室所作的最后努力吧。汉献帝退位后,被称为山阳公,曹节亦由皇后降为山阳公夫人。刘协死后,三十来岁的山阳公夫人,苦熬二十六年的孀居日子后辞世。她与献帝合葬,所用的车服礼仪皆从汉制。
董氏,汉献帝的宠妃。董氏与刘协是表兄妹,公元196年应召入宫,时年十五六岁,未几封为贵人。公元199年,献帝令董承携密诏出许昌,集结忠臣义士诛曹操。事不谐,曹操杀了董承,还不解恨,向汉献帝提出要杀死董贵人。献帝说董贵人怀孕在身,不能动刑。曹操听说董贵人怀孕,更非斩草除根不可。结果,董贵人被杀,时年约十八岁。
(三)
从三国两晋经南北朝隋唐到五代十国,战乱频,分裂久,王朝变幻有如走马灯,亲历亡国之痛的后妃甚众,只能举类型,选代表性人物。
第一,当了俘虏的后妃。像南朝陈后主宠妃、名字和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连在一起的张丽华,因为绝世美貌,被视为“妲己”,一经抓获,当即斩首,虽然残忍,却也干脆痛快,一死百了。北齐后主高纬左皇后冯小怜,国亡被俘后,高纬要求宇文邕把冯小怜还给他,高纬如此爱美人不爱*,从冯小怜角度想,她未尝不感到些许慰藉,亡国之君毕竟还爱着她。可高纬旋即被杀,等待她的是被当成“礼品”送来送去。而冯小怜的婆婆胡太后,因为年纪偏大失去“礼品”价值,竟沦为长安妓女,屈辱地苟活着。
对亡国后妃而言,最痛苦最难忍受的也许不是砍头的钢刀,而是人格的羞辱和感情的蹂躏。遭受一个个臭男人粗野的发泄,痛苦莫名,若不能心如死灰听任糟践而敢反抗,就会招来更多的折磨。“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的南唐后主李煜,公元975年向宋投降,被宋太祖封为“违命侯”,小周后为郑国夫人,双双软禁于汴梁城。宋太宗赵光义早知小周后的美名,每到命妇入宫参拜皇后的时候,就要将她留在宫中好几天。每当从宋宫中被放回府邸时,小周后总是放声痛哭,大骂李煜之声远播于墙外。李煜只会一首又一首地填写思念故国的词曲,那篇著名的《虞美人》,对故国无尽的思恋引得赵皇帝勃然大怒,认为李煜再也不能留在世上,就立即将他毒死。李煜下葬不久,拒绝入宫的小周后自杀身亡。
面对胜利者居高临下、挑衅侮辱性的发问,面对死亡威胁,如何回答,能否勇敢面对,那是对昨日后妃的智商和骨质含钙量的最好检测。说真的,有些后妃的回答大义凛然,如金石掷地有声,不容辩驳,真让曾经的帝王相形见绌。
以五代前、后蜀两位后妃为例:公元925年,后唐庄宗伐蜀,前蜀后主王衍投降,后唐受降,允以蜀主不死。可就在押解俘虏进京途中,唐帝突然改变主意,令人去诛杀全部俘虏。虽有宅心仁义的唐枢密使张居翰改一字(将“王衍一行”改为“王衍一家”)而救上千人性命的善行,王衍一家被诛杀却无人能救。王衍的母亲徐氏将要被杀时大声说:“我的儿子以一个国家迎降还免不了诛灭全家,你们背信弃义,我断定你们也要遭受这种灾难的!”徐氏以国家信义这个立国之本责问胜者,并断言背信弃义的国家不会有好下场。事实很快就验证了徐氏的预言,仅仅过了十年,后唐即被同样不讲诚信、且是唐主女婿的石敬瑭所灭,末帝李从珂及太后和后妃们*自.焚而死。
后蜀君主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答宋太祖赵匡胤之问,流传甚广,堪称典型。公元964年,宋发兵击后蜀,蜀军不堪一击,孟昶请降,花蕊夫人作为战俘,与孟昶一起被押解进京。第一次召见,宋太祖竟厉声指责花蕊夫人道:“人说女色是亡国祸水,你倚仗美貌,使孟昶荒于游乐,败了国家,该当何罪?”花蕊夫人面无惧色,坦然陈辞:“做君主的大权在握,不能悉理朝政,强军保国,自己迷恋声色,却将罪名加到宫妃身上,是什么道理?”当场索要纸笔,题诗曰: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述亡国诗》悲愤婉转,不亢不卑,表达了一个有气节的亡国之女深沉的悲哀。花蕊夫人赢了理,却“输”了人,赵皇帝将她据为己有,就像山大王强夺民妇做压寨夫人一样。逾七日,孟昶暴卒,花蕊夫人悲痛欲绝,在宫中挂上孟昶的像,表示怀念。后被赵光义一箭射死,花蕊夫人香消玉殒,她的诗句却成了永恒。可与花蕊夫人答赵皇帝媲美的是黃巢妾答唐僖宗问。公元880年,前方派遣使臣进献黄巢和他家人的头颅以及他的众妾,被黃巢们逼得逃亡四川避难的唐僖宗终于逮着高唱“形势大好”的机会,他亲临成都大玄楼出席庄重的接受仪式。僖宗李儇兴致很高,要秀一把,便从政治高度责问黄巢的众妾:“汝曹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其居首者对曰:“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上不复问,皆戮之于市。人争与之酒,其余皆悲怖昏醉,居首者独不饮不泣,至于就刑,神色肃然。好一个黃巢妾,面对官家咄咄逼人、责以国恩大义的质问,义正辞严,驳得李皇帝哑口无言。黄巢,站在*立场说是叛贼;站在人民立场看,则是*英雄。他正经八百地称过大齐皇帝,他的姬妾自然也算后妃一族。
第二,被杀的后妃。兹举两例:朱温为了称帝,决定灭了唐昭宗。公元904年秋,昭宗正在皇宫安歇,朱温派杀手率一百多人深夜进宫,谎称有急事相奏,欲面见皇帝。昭宗的妃子见来人众多,犹豫中推迟禀报了片刻,立即被杀死。杀手闯入宫内,见到昭仪李渐荣,问皇帝何在。李渐荣大声说:“宁可杀了我们也不能伤害皇帝!”昭宗被杀,昭仪李渐荣为了保护昭宗,伏在昭宗身上,也被杀害。翌日,宰相又假称昭宗何皇后令,宣布昭宗为宫人所害,皇子继位。哀帝尊何皇后为皇太后。朱温正式称帝后,杀何太后于积善宫,并废为庶人。
王淑妃,后唐明宗李嗣源之妃,长相美艳,号“花见羞”。国亡时凭密藏躲过一死,后欲出家为尼,被拒绝。及后汉,曾是后唐将领、做了后汉皇帝的刘知远要杀王淑妃母子。王氏临死前,大声说:“吾家母子何罪?何不留吾儿,使每岁寒食持一盂饭洒明宗坟上。”在场的人听了,一个个都很伤心。王淑妃的无罪辩护,是在对牛弹琴——皇上要杀头便是你有罪的证据;想以留下儿子可以祭奠他父亲(也是刘皇帝昨日的主子)这种孝道亲情来感动皇帝,也注定落空,别人都听得涕不可仰,唯独官家无动于衷。无辜的王淑妃死了,她为挽救儿子生命所表现出的母爱,依然伟大而感人。
第三,由皇太后变为公主。公主是皇帝的女儿,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尽管说“皇帝女儿不愁嫁”,身份极高贵,但女人好像还是更喜欢当皇后。北魏就有一公主,公然鼓动自己的丈夫反叛夺权。事败,法官问她何以谋反,她说:“当公主有啥意思,当皇后才过瘾!”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杨丽华,却经历了由皇后而公主的身份置换。杨丽华系杨坚长女,由太子妃而皇后,顺理成章。宣帝崩,静帝尊杨皇后为皇太后。女婿死未逾三载,杨坚称帝,取天下于孤儿寡母之手。这个“寡母”正是周室皇太后、杨坚自己的女儿。既已改朝换代,再称杨丽华为皇太后就不成体统,隋文帝改封杨丽华为乐平公主。由“皇太后”那么老气的称呼回归为“公主”,一个早上又变嫩了。杨丽华居然不买老爹的账,把送上门的公主金印都扔了出来。杨坚想让女儿改嫁,不从。大业五年(609年),这位颇有个性的亡国皇后逝于河西,时年四十九岁。
第四,再嫁的后妃。可分两种,一是“下嫁”,由后妃变成官员妻;一是“平调”,嫁给另一君王仍做后妃。
北魏孝武帝元修和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皇后高氏姐妹,就是国亡后嫁于他人为妻的。姐俩人生悲剧的总策划总导演是她们的父亲高欢。高欢是曹阿瞒式的权臣奸雄,可玩弄皇帝于股掌之间。
元修是北魏王朝最后一任帝王。为了控制元修进而控制北魏朝政,高欢就让元修将自己年约十八岁的大女儿纳为皇后。元修不甘于当傀儡皇帝,于公元534年亲率军兵离开京师洛阳,投奔既为大丞相又是妹夫的宇文泰,去了长安。由于愤恨高欢,元修将皇后高氏弃在洛阳,却带了与他乱伦私通的堂妹平原公主明月。未几,元修即被宇文泰杀害。刚满二十岁就守空床、遭遗弃的高皇后,当然不愿为薄情寡义的元修守节。看着成天以泪洗面、悒郁愁苦的女儿,高欢再度做主,将女儿嫁给献文帝拓跋弘的曾孙、彭城王元韶为王妃。不久,她的弟弟高洋称帝,元韶变成了新王朝的皇亲、皇上的姐夫。不过,让高氏想不到的是,高洋这个大恶棍根本不念手足情,无端欺负“性行温裕”的姐夫元韶,致其活活饿死。本想平静度日的高氏,再度成了寡妇。
年仅十一岁的元善见在高欢的摆布下,成了东魏的孝静帝。元善见的皇后是高欢的二女儿。高洋代东魏自立,降元善见为中山王,姐姐高皇后为王妃,旋即又将元善见杀害。不到三十岁的小高氏,*改嫁给尚书左仆射杨愔。后高演继高洋为帝,他担心其兄高洋倚重的杨愔继续专权,难以驾驭,便将其咔嚓了。高氏姐妹虽然贵为皇后,但并无幸福可言;相反,在国亡和夫君被杀后,*再嫁他人,而她俩非皇帝的丈夫,又被她们亲兄弟送进鬼门关。她们本来就是父亲弄权的工具,加上兄弟毫无人性,所以命运就非常悲苦。
再嫁君王还做后妃的,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羊献容可算典型。年轻貌美的羊献容坐上后位时,“八王之乱”余波未平,她也屡被废立。惠帝被杀,怀帝司马炽继位,尊嫂子羊献容为惠帝皇后。公元311年,匈奴人刘曜攻占晋都洛阳,“纵兵大掠,悉收宫人、珍宝”,同时又“焚烧宫庙,逼辱妃后”,怀帝被俘。羊献容被刘曜接纳,并为其生下三个儿子,一个后来还被刘曜立为太子。公元318年,刘曜称帝后,即立羊氏为皇后。刘曜对羊献容“甚爱宠之”,羊氏尝与闻政事,多有建言。死后,刘曜厚葬之。有一次,刘曜问羊献容:“吾何如司马家儿?”羊献容回答说:“胡可并言?陛下开基之圣主,彼亡国之暗夫,有一妇一子及身三耳,不能庇之。贵为帝王,而妻子辱于凡庶之手。妾尔时实不思生,何图复有今日。妾生于高门,常谓世间男子皆然。自奉巾栉以来,始知天下有丈夫耳!”
羊献容说出这番真心话,会让很多“爱国者”瞧不起她,认为她叛夫当“大奶”,叛国充“汉奸”。不要怪羊氏“不爱国”,只能怪她的前夫白痴,而且性无能。不妨把羊献容和王昭君作个对比:同样是嫁给匈奴人,后者奉旨“和亲”,尽管是公开的小老婆转让,却被称为友好使者;而前者是国家战败不曾自杀却做了俘虏被逼再嫁。离开汉宫的王昭君找到了个人的幸福,我们可以歌颂;羊献容因国灭被俘而意外获得幸福,我们也用不着发狠申斥。“国家不幸献容幸”,说来令人莞尔。
亡国后妃中再嫁次数最多的当推隋炀帝的萧皇后。萧皇后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这位公主不唯美色绝代,且“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所作规劝隋炀帝的《述志赋》颇见才识。她自十三岁被杨广相中做晋王妃后,即不断地*更换身份,历经了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此人杀死杨广后曾称许帝)的淑妃、窦建德(反*武装司令,自称长乐王)的宠妾、两代突厥可汗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唐太宗后宫中的昭容。饱经沧桑的蕭皇后,的确是一个命运奇特的女人。
(四)
宋元明清的亡国后妃。
北宋亡于野性十足的女真人,后妃遭遇极其悲惨。1126年金军攻陷汴京。明年三月,金军将徽、钦二帝和郑皇后以及妃嫔、皇子、公主、宗室、百官等三千余人押送北方。徽、钦二帝被封为屈辱的昏德公、昏德侯。后妃们则遭到了非人的凌辱,赵构母韦后、妻子邢秉懿和姜醉媚、帝姬赵嬛嬛等三百人留洗衣院。所谓“洗衣院”实乃*营,洗衣工即是慰安妇。宋钦宗的朱皇后不堪凌辱,自尽身亡。宋高宗的原配妻子邢氏及赵构的其他妃妾,都被折磨致死。
韦后被金人凌辱十五年,绍兴和议后才放回南宋,高宗尊为韦太后。她在金朝还留下了宋高宗的两个有金人血缘的异父弟。徽宗与郑皇后被流放五国城,郑皇后因不堪折磨,病死,终年五十二岁。
南宋为蒙古人所灭。1276年,元军兵不血刃进入临安,押解宋恭帝及其母全太后等后妃宗室臣民数千人北上大都。太皇太后谢道清被“降封寿春郡夫人”,几年后,生前没有子女的谢道清客死异乡,终年七十四岁。谢道清这个仁弱的女人还曾组织力量抗元,也很难得。全太后则去正智寺出家当了尼姑。相对说来,蒙古人对俘获的太后还比较客气。
临安陷落,南宋军民拥立赵昰为端宗,端宗生母杨淑妃为杨太后,垂帘听政。端宗病死后,陆秀夫立赵昺为帝,杨太后继续垂帘听政。1279年陆秀夫背负帝昺蹈海身亡。杨太后听到帝昺死讯,失声痛哭道:“我忍死至今,只为赵氏一脉,今日无指望了!”随即也跳海自尽。
元朝亡国之君是元顺帝。明军还未打到大都,元顺帝即率后妃安全逃往上都开平。在明军追击下,元顺帝的流亡宫廷又移往应昌。明洪武三年(1370),明军攻克应昌。除皇太子爱猷识腊达里和几十名随从骑马突围之外,包括皇太孙买的里八剌在内的所有后妃、宗王、官员、将士都成了明军的俘虏。同此前一次次被俘后妃北行相反,这一回是向南行。1371年,元廷后妃皇孙被押解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没有举行献俘之礼,对被俘的元廷诸人采取怀柔政策:认为元末帝“知顺天命”,给他加了一个“元顺帝”的称号;封元皇太孙买的里八剌为“崇礼侯”;让元顺帝后妃穿本民族服装晋见马皇后,又在龙山给他们安排宅院居住。朱皇帝的文明政策使被俘后妃免遭厄运。
明朝亡于甲申年(1644)。3月18日,李自成农民军攻破了崇祯的最后一道堡垒——北京皇城。崇祯向后妃传下了他最后一道旨意,让她们自裁。当天夜里,天启帝张皇后自缢;崇祯周皇后自缢。其余妃嫔也多数自尽,有几个不肯自尽的亦被近侍杀死。第二天,崇祯皇帝朱由检蓬头赤足、失魂落魄地从紫禁城来到煤山上,长发覆面,上吊而死。当大兵冲进后宫时,宫人们纷纷逃跑。有一个宫人魏氏大呼:“我们必会受到污辱,有志气的人要早早想出对应的办法!”说完跃入御河而死。在她的带动下,一二百宫人皆跳河而死。
清人进入京城,找到朱由检和周皇后的尸首,用柳木棺收殓之,寄于寺庙。当时清兵入关打着为明报仇的旗号,因此不能不善待明朝皇室。他们给明思宗朱由检赠的谥号是“庄烈愍皇帝”,谥周皇后为“庄烈愍皇后”,并将她与思宗一同葬入已葬田贵妃的思陵。清人此举固然意在笼络人心,毕竟也还抚慰了亡灵。
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是溥仪,清朝被推翻时他还是个孩子。1922年,逊位的溥仪娶了一后一妃。皇后叫郭布罗·婉容,淑妃是文绣。婉容很摩登,喜爱骑马和吃西餐,还跟美国人学英语。溥仪给她起了个洋名——伊丽莎白。国民革命后,溥仪被逐出紫禁城。“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人诱骗下,当了傀儡——伪满皇帝。婉容因与随从私通被打入冷宫,苦熬十四年,死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文绣追求*,很有勇气。她的惊人之举是与溥仪闹离婚,并如愿成功。离婚后,文绣用溥仪所付的赡养费办了一所小学,亲自执教,终身未嫁,直到1950年病故。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当过教师的皇妃。至于“休夫”,在此前的后妃中是绝无仅有的。
岁月不居,历史已经远逝。回望那么多绝代美女的血泪人生,不是如同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的消磨时光,而是从一个侧面揭露那个吃人制度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