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明见春申君讲了什么 春申君的故事分享
“战国四公子”这一称呼的由来是在战国时期,各国为了抵御实力最强大的秦国的进攻,避免被秦国吞并的命运,于是纷纷开始招募天下的能人志士,来壮大自己的实力,而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四位此方面的代表人物的尊称。在这才智卓绝但是有性格各异的四个人中,被后世之人给予一致肯定的是来自楚国的春申君。
春申君,本名叫黄歇,出生于当时的楚国江夏。与其他三个人不同的是,春申君并不是王室贵族的成员。他能够达到其他三人的地位和权势,完全是靠他的聪明才智和奋斗一步步爬上来的。这应该就是后世对他评价最高的原因所在吧。黄歇因见多识广和能言善辩而被楚王所重用,在楚国被秦军几乎攻陷的危急时刻,他上书秦王,晓之以理,动之以理,说服了秦王结盟楚国攻打其他国家的策略,拯救了整个楚国的命运。而后又在楚王病危之际,设计让在秦国当俘虏的太子熊完乔装打扮成车夫顺利返回楚国继承王位。就凭这两件功绩,黄歇足以让后来的楚考烈王对其钦佩不已,楚王因此册封他为丞相,黄歇位极人臣。
在大权在握之后,黄歇开始沉迷女色,骄横跋扈。有一个“汗名见春申君”的典故可以佐证:汉明是黄歇的门客,但是汗明一直等了生意,才见到黄歇。两人见面之后相谈甚欢,春申君便对他说我已经很了解先生了,请您休息吧。汗明感到不安:您见到您和尧比,谁更贤能。黄歇当然说是尧。随后汗明又问他自己和舜比谁更圣明,黄歇说汗明就是舜啊。汗明却说您不如尧,而我不如舜,舜去服侍尧用了三年才相互了解,现在您这么快就了解我了,岂不是说您比尧还圣明,我比舜还贤能吗?黄歇听闻之后,决定每五天便见一次汗明。汗明则用千里马和伯乐的故事想让黄歇举荐他在楚国做官施展抱负。其实汗明是在用讽喻表达对黄歇选拔人材的轻率和不慎重的不满。
总得来说,春申君是一个值得我们钦佩的人,尽管他犯了一些错误,但是这不能抹杀他的功绩和贡献。
楚国春申君是怎样的人
在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中,来自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是非常特别的一个。他不像其他的三位一样,是出生于皇亲贵族,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坐享其成。而他则并不是王室的成员,他能够成为楚国的丞相,被楚考烈王视为自己的亲兄弟,完全是靠他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得来的,因此这样的经历使得在四公子之中,后世对他的评价是最高的,就是这样一个堪称伟大的人,他最后的结局却是四人中最悲惨的。
春申君原名黄歇,出生在当时的楚国江夏,因为他见识广博又能言善辩,因此深受楚顷襄王的重视。他曾经帮助楚国说服了要攻打他们的秦国,让楚国免于灭亡的危险。而后在楚顷襄王病重之时,用计让在秦国做人只得太子熊完假扮成车夫回国顺利继位。而他也在好友秦相范睢的帮助下回到楚国,做了丞相。
在丞相之位上,黄歇仍然做了很多大事。比如出兵解救了被秦军围剿即将灭亡的赵国,派兵消灭了楚国北边的鲁国,使楚国日益强盛。但是手握大权的黄歇逐渐变得骄傲自满,听不进任何的劝告,最终酿成苦果。投靠他的门客中有一个叫李园的人,此人外形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奸诈无比,他为了使自己尽享荣华富贵,把自己貌美如花的妹妹送给了黄歇。他本来就是好色之人,见如此貌美的佳人自然是满心欢喜,不久黄歇便让李园的妹妹怀了孕。而后黄歇听取了李园的建议,把他妹妹送给了一直没有孩子的楚王。而李园在楚王病逝之后,立即派人暗杀了黄歇和他的家属,黄歇就这样被自己的门客给害死了。
纵观春申君黄歇的一生,他建立过卓越的功绩,也曾位极人臣,但是得势之后却放松了警惕,变得骄傲自满,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这最终导致了他被人陷害而死的结局。
春申君列传大概讲了什么
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被无数的后人所推崇和翻阅,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更是被后世的史学家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这本恢弘巨著主要记载了从皇帝时代开始直到作者所生活的汉武帝时代为止长达三千多年的宏大历史,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容。我们取其中的《春申君列传》为代表,来看看这部奇书是如何描绘这位战国时期的人物的。
春申君,本名叫黄歇,是战国时期楚国江夏人,他曾经在楚国陷于秦军的威胁之时以出众的辩论之才出使秦国,并上书秦王陈述了秦楚结盟的优势,最终说服了秦王,挽救了楚国的命运。
之后又在楚王病重之时,用计让在秦国当人质的太子熊完假扮成车夫顺利回到了出国。有了这样两件显赫的功绩之后,黄歇自然深得太子熊完也就是后来的楚考烈王器重,册封他为丞相,黄歇可以说是走到了人生的顶峰。在《春申君烈传》中对于这一部分的描写还是着重在表现他的智谋和胆识,一个说是很肯定他对楚国所做的贡献的。
在担任丞相之后,黄歇开始变得专横跋扈,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整日沉迷于女色,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处理国事。最终导致了他被自己的门客李园陷害至死。在这一阶段,《春申君列传》重点表现他“昏”的一面,说他权力达到顶峰之后变得昏庸无能,骄傲自满。总得来说,本传用前后之间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黄歇从才智卓绝到昏聩的全过程,让人看到了一个完整又清楚的黄歇的形象,不愧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的史诗巨著。
春申君的故事分享
在春秋战国这个乱世之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和著名的英雄豪杰。他们要么是才智卓绝的谋士,要么是驰骋战场的将领,他们的故事和传说一直被我们所传颂和讴歌。而有“战国四公子”之称的四位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既有突出的才能,又能够礼贤下士,谦虚待人,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春申君,原名叫黄歇,是楚国江夏人氏,他曾经四处游学,见识非常广博,因为出众的口辩才能而受到楚顷襄王的器重。在当时的局势下,位于西北方的秦国和位于中部的楚国是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彼此都对方虎视眈眈,随时都会爆发大战。终于在公元前298年的时候,秦国派出大军攻打楚国,一路连战连捷,直接打到了当时楚国的都城鄢郢,迫使楚王不得不迁抖到陈县。在这种危难的情况下,楚王派出能言善辩的黄歇出使秦国求和。
在当时,韩国和魏国两国已经被秦军打得连连求饶,秦王就命令大将白起和韩,魏一起进攻楚国。黄歇便上书对秦王说道:秦国如果继续攻打楚国,必然会导致楚国的激烈反抗,秦国到时也会损失惨重。倒不如秦楚结盟,联合攻打其他国家。秦王听从了他的建议,便派使者与楚国结盟,但是要求楚国的太子和黄歇留在秦国作为人质。等到楚顷襄王病重的时候,秦国不允许太子回去继位,黄歇心生一计,让太子打扮成楚国使者的车夫,而自己则留在这里。秦王发现之后,自然是非常恼怒要赐死黄歇。幸亏秦相范睢劝阻了秦王,才使得黄歇保住了一命。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黄歇的临危不惧和忠心,由于他的努力周旋才使得太子能够顺利继位,楚国也避免了一次大乱。
春申君不悟说明了什么道理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抵御强大的秦国的攻势,避免自己被灭亡的结局,纷纷招募天下的贤能之人为自己所用,一时之间,养“士”之风成为了潮流。而被称为”战国四公子“的四人则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同样的任人唯贤,谦恭待人,因此才能被很多贤士所青睐。而在这四个人中,后世评价最高的是来自楚国的春申君。
春申君,原名黄歇,是当时的楚国江夏人氏。他与其他的三位公子不同点主要在于他出身。其他的三个人,都是属于各国的王室家族,从一出生便得到了普通人这辈子都不可能享有的富贵和权势,只有黄歇,他不是属于王室的人,他能够攀升到和其他三人相同的位置,靠的是他的谋略和努力。他曾经以曾经的口才说服了秦王不攻打楚国而和楚结盟,他曾经用计安全地让在秦国当俘虏的太子顺利回到楚国继位。这两件大事足以显示他非凡的才能和智慧,他也被楚王拜为相国,从此大权在握,位极人臣。
在到达了权力的顶峰之后,黄歇渐渐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他开始沉迷于女色,四处搜罗各地的美女来服侍自己,而且他变得自大,任何人的意见都不下去;关于这点,有一个“春申君不悟”的故事可以佐证:有一次,楚国的太子在用梧桐的果实喂养猫头鹰,以为它可以发出凤凰一样优美的声音。春申君看到之后劝诫到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手下的谋士朱英听说之后,对春申君说,你既然知道这件事情,但是你为什么不知道你门下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奸诈凶狠的无耻之徒,但是你却对他们宠爱备至,让他们做高官,吃美酒佳肴,这和朱英做对于太子所做的事情有什么不同呢?春申君并没有听进去,最后自然是被自己的门客陷害而死的结局。春申君最后的结局告诫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用认为自己取得了一点成绩就自鸣得意,目中无人,这样遭殃的只能是自己。
春申君墓位于何处
在春秋战国这个乱世之中,各国出于对抗日益强大的秦国的目的,纷纷招募天下有才能的人,来扩充自己的实力。因此在这个养“士”之风盛行的时期,出现了四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人物,人们称呼他们为“战国四公子”。而在这四个都有出众才能的人中,楚国的春申君是被后世之人评价最高但是也是结局最悲惨的一位。
春申君,原名叫黄歇,出生在楚国江夏。年轻时曾四处游历,因此见多识广,又拥有雄辩之才,因此深得当时的楚顷襄王器重。公元前298年,强大的秦国派兵攻打楚国,很快就把楚军打得丢盔弃甲,楚王甚至落荒而逃。为了挽救出楚国的命运,春申君黄歇被派到秦国求和。春申君不负众望,说服了秦王与楚国结盟的策略,楚国因此逃过一劫。后来当楚顷襄王病危之时,黄歇智献一计让在秦国当人质的太子装扮成车夫安全返回了楚国继位。因为这两件功绩,太子熊完也就是后来的楚考烈王拜黄歇为相,黄歇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峰。
但是在当上丞相之后,黄歇开始变得骄傲,跋扈,不听取任何人的意见,最终被自己的门客李园陷害至死。他为自己的昏聩和目中无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关于黄歇死后被葬在了何地也成为了一个谜题。第一种说法是他被安葬在现今的安徽淮南谢家集区里郢孜镇,这里现在有春申君陵园;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被葬在了现在湖南常德地区。总之要想确定他到底被葬在何处,只能寄希望于今后的考古发掘了。春申君的一生,是功绩显赫的一生,他为楚国立下的功劳无可比拟,但是他也是令人惋惜的一生,如果他能够听取身边人的意见,或许不会落的这么悲惨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