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战国时期赵国政治家蔺相如的历史故事

蔺相如是赵国的一个英雄,他作为一名大臣,为了能够保住和氏璧,从容游走在生死之间,其气魄和胆识都是为人所钦佩的。蔺相如在千百年来都是能臣的优秀代表之一,他能够在三年内,从一个门客晋升为上卿,足以证明其能力和过人的本领。

蔺相如是个有勇有谋的勇士,他出身贫寒,在一个极其重视出身的社会里,蔺相如是不可能有机会崭露头角的,偏偏这时代的号角一吹响,蔺相如就像响应号召般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蔺相如能够出现在赵惠文王的面前,还要多亏缪贤的举荐。这一切都要从那块“和氏璧”说起,秦国听说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也是就给赵国来信,说秦国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这块玉,赵国君臣上下商议,给了秦国未必会割让城池,不给又怕秦军攻打。给不给都是很麻烦的事情,这个时候,缪贤大胆进言,建议赵惠文王让他的门客蔺相如试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赵惠文王在朝堂之上接见了蔺相如。

赵王见到蔺相如就问他,怎么处理和氏璧这件事。蔺相如便给赵王分析,赵王如将和氏璧献给了秦国,而秦国不把城池割让给赵国,秦国在道义上是失信的,而赵国不给秦国和氏璧,也是失信,到底哪一个更理亏,自然不言而喻。两种对策衡量一下,宁可答应它,让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于是,赵王又试探性地问道谁能够担任出使秦国的重任,蔺相如毛遂自荐带着和氏璧就到了秦国。

到了秦国,秦王见着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来,十分高兴。蔺相如献上了和氏璧,把这块宝玉给众人传看,秦王很高兴,但是言语之间却没有要割让城池的意思。蔺相如便趁机对秦昭王说:“这块玉上有一个瑕疵,请让我指给你看。于是,秦王便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迅速退后,怒发冲冠地说:”有瑕疵的不是玉,而是大王的诚信!如果大王要强迫我交出玉,我就和这和氏璧一起葬身于此。“秦王一听,不敢怠慢了蔺相如,要蔺相如提条件,蔺相如说:”赵国为了将和氏璧送到此地,赵王斋戒了五天,按照理解来说,你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设九宾大礼,这样以后我才能心甘情愿将宝玉献给大王。

秦王不敢违背蔺相如的话,于是真的照着他说的话做了。在过去的五天都以隆重的礼节接待蔺相如,相如一见秦王便坦白:”秦国从穆公以来二十多位国君,没有一位能够坚守信约,我怕被秦国欺骗而辜负了赵国,所以叫人先把玉送回去了。如果秦王诚心想和赵国交换,那么秦王请先割让二十座城池,赵国一定派人将玉送来,秦强赵弱,赵国是不会欺骗秦王的。相如自知犯了欺君之罪,请求秦王处罚。“蔺相如说完这番话后,群臣莫不震惊,秦王自觉被赵国玩弄,本想处死蔺相如,但不能为了区区一块玉而伤了两国的和气。于是,秦王也就放过了蔺相如,这样蔺相如安然回到了赵国。

蔺相如甘冒生命危险为国家效命,见其忠勇,而秦王虽然受到蔺相如的欺骗,却能顾全大局对蔺相如以礼相待,表现出了大国君主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