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宋国成为战国第八强国 也让其灰飞烟灭
当时间从春秋走到了战国阶段,韩魏赵齐楚燕秦这七个国家成为历史大舞台的主角。不过,除了以上七个大国外,鲁国、卫国、郑国、越国等国家也曾在战国的舞台上亮相。尤其是地处中原的宋国,更是成为大国争抢的焦点。当然,这一切都必须从宋康王说起,也要从宋康王终结。
宋康王也被称为宋王偃、宋献王,是宋剔成君的弟弟。在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宋康王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并在即位十一年后自立为王。对于宋王偃这个人,历朝历代的儒生和史学家将其树立为君主的反面例子,比如射天笞地、夺人发妻、射杀谏臣等事迹来印证宋王偃的“桀宋”恶名。不过,在亚圣孟子看来,经过两次进入宋国后,发现宋王偃实行的是仁政,所谓“重礼爱民,德泽天下”。两种矛盾的观点下,至少能说明宋王偃应当是个个性张扬、富有反传统意识的君主。
宋王偃继承了殷商先辈的传统,对于武力非常推崇。在驱逐了宋剔成君后,宋王偃成为宋国的最后一代国君。宋王偃尝试学习赵武灵王,将国君之位禅让给太子,然后自己做太上皇。当然,后来他又把太子给驱逐了,自己继续当大王。在练出了十万精锐军队后,宋王偃决定将拳头挥舞到周边国家身上。在这一点上,宋王偃和仁义宋襄公可谓两个极端。在武力决定一切的指导方针下,宋国两次帮助齐国进攻魏国。在齐、魏、韩三国大军联合讨伐楚国的时候,宋国趁机拿下了楚国三百里的土地。之后,东征齐国,获得五个城池,再西进魏国,占领两个城池。通过剪灭滕、薛等残留诸侯,将宋国领土深入到今天的山东省南部地区。
这个时候,宋国的领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统治区域包含如今的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从而成为方圆八百里的强国。尽管在面积上略低于九百里的韩国,但是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宋国都要盖过韩国一头,所以有着“五千乘劲宋”的称呼。对于这位战国第八强国,秦国起初采取了拉拢态度,希望借助于宋国来牵制齐国、楚国等国家。由此,秦国、赵国、宋国在战略上结成了同盟,与此相对应的齐国、韩国、魏国则走到了一起。从中可以看出,在战国中期,宋国一定程度上成为左右战国格局的重要力量。
不过,宋国的巅峰实在太短暂了。和战国初期的魏国一样,四战之地的宋国没有战略上的伸缩空间,更是成为大国眼中的要道。宋国不仅交通便利,其陶邑当时和大梁并列的两座商业中心。对于宋国东边的齐国,早就想动宋国这块肥肉了。但是,宋王偃也不是吃素的,两次打退了齐国的军队。直到苏秦的鼓动下,齐闵王第三次攻打宋国。与此同时,宋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持续恶化,而秦国和赵国想要救援,却无奈远水难解近渴。于是在公元前286年,宋国在内乱和外敌的夹击下,国破君亡。
这一年,宋康王出亡,死在魏国的温邑(今河南温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齐国消灭了宋国。但是,拿着这烫手山芋的齐国,无疑成为了各个大国的众矢之的。在一番合纵连横之后,五国伐齐,乐毅带着燕国军队差一点就亡了齐国。由此,这也再次体现了宋国的兴亡对战国格局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