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陶瓷艺术的顶峰为什么是汝窑?

今天的主角,其实周董在同一首《青花瓷》中已经唱出来了

当然,天青色不是青花的颜色。周董这首《青花瓷》的词作者方文山自己承认。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汝窑天青釉。

和国民瓷器青花瓷不同,汝窑在民间,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

但只要对中国古代瓷器稍微有了解的人心中。

汝窑瓷器都毫无疑问是一种高山仰止的地位。

明清时期,就已经有谚云:

“家有千金,不及汝瓷一片”

为什么这么金贵

因为,它就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顶峰

虽然,按照上期我们介绍的知识,它只是低温软质瓷。

那么,为什么它是古代中国陶瓷艺术的顶峰呢?

还是先说答案:

汝窑瓷器身上体现的是古代中国哲学和审美的最高境界。故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为顶峰。

我们来看汝窑瓷的身世。

我们说的汝窑,严格说来,应该叫“汝官窑”

传说它是艺术皇帝宋徽宗一声令下创造出来的

传说当大臣请宋徽宗指示要烧出什么釉色的瓷器时

徽宗皇帝说: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什么叫“雨过天青云破处”的颜色?

皇帝一声令下,窑工们绞尽脑汁最终造出了汝官窑瓷器

对此徽宗大为满意。

能让大艺术家宋徽宗满意的艺术品,是这样的

实际上,在宋徽宗的哥哥宋哲宗时代,汝窑已经开始烧造了,

但精品大多出自徽宗时代。

自然,贵为官窑,自然是精品。但精品不代表艺术水平高。

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艺术杀手”乾隆爷

乾隆爷一声令下,也造出来了精品瓷器

是啥样呢

一个字:俗

两个字:太俗

大哥,你能稍微上点档次不?能不能别那么暴发户土财主?

这就叫武大郎玩夜猫子,什么人玩什么鸟

当然,除了皇帝的艺术水平不一样,两者诞生的环境是另一个差别巨大的原因:

被业内称为陶瓷“历史高峰”的宋代,

它的根基是:百花齐放。

就如在《清明上河图》系列第四篇中我们提到的,

在宋代流动*而鼓励商业的环境下,全民经商的氛围带来手工业产品的的大发展。

陶瓷业也在全国各地蓬勃兴旺的发展起来。

有统计,1949年后全国发掘的古代窑址遍布19省市自治区170县

其中隋7省10县,

唐12省50县,

宋19省130县,超过10000座。

遍布在全国各地的10000多座瓷窑,又各自发展,形成了宋代的七大窑系。

七大窑系,各有绝活。

定窑系的白瓷

建窑的黑瓷

钧窑系的颜色釉

磁州窑系的釉下彩瓷

龙泉窑系的青瓷

景德镇窑系的青白瓷

耀州窑系的刻划花青瓷

各家各擅胜场,满足了民间多种多样的需求。

在相互竞争中,瓷器制作的技术水平也水涨船高。

最终形成了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

其中汝、官是官窑,其他三个都是民窑。而官窑的工匠还是来自民窑。

但元之后就不同了,陶瓷技术发展得更高了,但明清各地民窑逐渐衰落,只有景德镇御窑厂的高手工匠被皇家垄断,形成了景德镇官窑一枝独秀的局面。

为了维持官窑的优越地位,当时*还限制民窑使用特定原材料和釉色。

明清一连串的高精尖瓷器全是景德镇御窑出品,高温颜色釉、粉彩、五彩、斗彩、珐琅彩……精品全部来自景德镇的官窑,民窑维持在不高的水平面上,民间再无光辉与官窑比肩。

而明清最顶尖的瓷器,也就只能并必须满足皇帝个人的恶趣味。

作为顶峰的汝窑天青釉瓷器,

它的来龙去脉,还得从唐代说起。

上回青花瓷中,我们已经提到,

晚唐时期北方发明出最早的高温硬质瓷:

邢窑白瓷。

而当时和邢窑白瓷并称驰名天下的,

是南方越窑的青瓷,

称为“北白南青”

而越窑青瓷中最为精美的,是“秘色瓷”

晚唐大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这么形容秘色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一直以来秘色瓷因为没有流传存世是实物而扑朔迷离

但,1986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发掘中,

出土了唐代皇家供奉的秘色瓷原件

于是,神秘的秘色瓷重见天日。

从秘色瓷身上,我们已经能看出后来宋代名瓷身上的一些特点了。

一方面,它的造型简洁挺秀,

与之前盛唐时期的繁复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另一方面,它以明净纯洁的单色青翠釉色取胜,不似盛唐时期浓艳色彩和繁复的纹饰。秘色瓷的优点被后来同样出产自浙将北部的宋龙泉窑继承和发展,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瓷器成为后世难以复制的青瓷*。

但秘色瓷的釉色,是青绿闪黄,如陆龟蒙诗中所说“千峰翠色”,是绿色基调的。

到了五代,北方的耀州窑开始烧出了高质量的青瓷,

打破了唐代北白南青的格局。

耀州窑烧出来的,除了常见的传统青瓷,

最重要的就是首先烧出了最早的天青釉和粉青釉。

虽然作为最早的天青釉,耀州窑天青釉的釉色还是偏绿,和后来汝窑纯正的青绿闪蓝的天青色尚有一段距离。但天青色釉的出现,是一个里程碑。

而汝窑天青釉盯上艺术顶峰,是在于它不以繁缛的装饰纹样来美化器物,而是以釉质和釉色取胜。

从釉色看,经过北宋100多年的发展,天青釉终于在北宋末年发展出汝窑那样青绿闪蓝的纯正青色。

在光谱上,天青色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绿色是一种充满静谧感的温和色彩,而蓝色则是带有神秘感的冷色。

天青色既有蓝色之冷,又兼具绿色之暖,是一种冷暖适中、优雅合谐的色调,是最适合视觉审美的一种颜色。

这是汝窑瓷器走上古代瓷器顶峰的重要审美因素。

很明显,相比于五代耀州窑的原始天青釉,汝窑的瓷器釉色更加接近于天空色。

釉面也更加厚重,如凝脂一般的厚釉,使瓷器表面的玉质感更为强烈。这是汝窑的另一个特色。

一般来说此前的瓷器,采用的高温釉是石灰釉,这种有在高温下流动性强,因此只在瓷器表面烧成薄薄一层

但烧成后玻璃感强,通透性高。

但到宋代,陶瓷工匠发明了石灰碱釉。汝窑瓷器就用的是石灰碱釉。

和石灰釉相反,在烧制时,石灰碱釉的流动性差,因此合适层层堆叠烧成厚釉。

汝窑瓷器的釉层,比起前辈唐秘色瓷,厚了将近一倍。

石灰碱釉烧成后,釉质凝厚产生了乳浊感。有一种“似玉”的质感。

而且汝窑的釉层极均匀规整,甚至在唇口、转弯拐角处,釉层都能保持厚薄一致。更保证了“似玉”的质感。

似玉的质感,这是汝窑走上古代瓷器顶峰的另一个重要审美因素。

加上汝窑瓷器造型大都多姿婀娜,又简洁古朴,线条优美挺秀,使得汝窑瓷器的器型优雅大方。

这样,汝窑瓷器将形态、色彩、纹理乃至光亮均调合得恰如其分,从而达到了工艺美术表现的高峰。

因为在中国古代审美尺度下,以汝窑为代表的宋瓷以瓷器自身的形质神韵为根本,体现出优美典雅

而以青花、粉彩等为代表的明清瓷器以绘画装饰为表现主体,体现出华丽繁缛

两者具有两种不同的美感。

但,虽然各具美感,但两者却有着境界高低的不同。

在审美上,古代传统上以道家老庄为主流。

《道德经》有云“五色令人目盲”

《庄子》云“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

老庄的审美观中,摒弃繁复炫目的色彩和纹饰,崇尚“自然”、“朴素”

又经历了魏晋玄学的洗涤

让传统中国人的美感表现出一种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绝去雕饰的“初发芙蓉”比之于“错采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

汝窑等宋代名窑瓷器并非不注重人工的雕琢,但是成器之后却浑然天成、毫无人工雕琢之感,呈现出一种自然天成的审美特征。

它以静谧优雅而又清净幽玄的天青色,似玉浑厚的质感和简洁古朴的造型

直接将鉴赏者带进了

道家“返璞归真”、“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的哲学境界。

“初发芙蓉”的宋瓷自然比之于“错采镂金”的明清瓷更受推重了。

古瓷之美,至此为最。

而在此之后,元代是中国审美观整体由雅转俗的关键转折时代,如上期我们所说,元青花在艺术上展现了极高的技艺。

但是以绘画装饰为表现主体,华丽繁复的风格都已经预示着以下明清时代的瓷器风格走向。

虽然明清瓷器技术上更上一层楼,但艺术审美的顶峰,永远留在了宋代的汝窑瓷器上。

当然,有人会有这样的反对

不是还有一个甚至被称为“瓷皇”的柴窑吗?

不是说汝窑都不如柴窑吗?